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装配式建筑现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配套不齐全、施工难度大等风险因素普遍存在。文章立足于开发建设方的视角,研究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建设风险的影响因子,并确定了18个关键性指标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建设风险评价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计算出开发建设风险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同时结合算例对所构建的开发建设风险评价体系进行实际运用,并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该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因素较好地结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发建设方案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客观且具有可行性,能够帮助投资者有效评判和规避开发建设风险。  相似文献   

2.
面对智能建造时代的需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政策、劳动力人口减少等社会因素,发展绿色可持续的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可成本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为有效管控装配式建筑成本, 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管理模式的内涵与优势,提出了承包商视角的全产业链管理模式, 调研识别了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通过 AHP 法,找出关键影响因素, 从全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措施,为相关企业降本增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增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保障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采用文献梳理与实际调研结合法,贯穿全生命周期时空链,阐释装配式建筑产业企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而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评价体系,采用COWA-DEMATEL法分析其自主可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中心度及其原因、结果效用,并从科技自主性、组织安全性与产业脆弱性3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企业链属结构单元层面,价值链属结构目标层面,供应链属结构运行层面,三者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 核心技术水平、外部环境波动、信息可控能力、合作协同程度、组织应急能力对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外部环境波动、资金自主水平、人员综合素质为影响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水平的主要原因因素,而产品安全水平为影响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力水平的主要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施工进度延期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实地调研,归纳出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的25个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加权平均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影响因素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关键的影响因素,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艳  杨煜 《建筑经济》2021,42(7):67-71
结合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特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得出影响其利益分配的三大核心因素——合作贡献率、成本承担、风险承担,并构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指标体系,采用AHP-GEM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然后运用兼顾多个影响因素的Shapley值法进行利益分配;最后通过实例对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加以验证,为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提供...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预制、运输、安装过程中,受到专业人才缺乏、节点连接技术不成熟、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缓慢。运用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法,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识别出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应用DEMATEL 分析了各制约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运用ISM 构建了制约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将两个模型进行耦合构建组合模型,通过组合模型理清了各制约因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层级关系及相对重要程度。研究发现,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缺乏专业人才。根据原因因素的中心度排序,确定出主要制约因素,制定出提升我国施工企业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的应对措施,为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数据及其发展方向的研究,以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为前提,筛选出社会发展、经济人口、政府决策、市场环境及能源消耗五个维度下影响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18个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确定装配式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权法计算隐性影响因素组各要素的权重。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投入、政策引导力度、装配化技术水平及装配式建筑成本是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及提升其碳排放效益的关键因素,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装配式建筑模式成本始终高于传统现浇建筑模式的问题,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运用,文中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分为设计、生产、运输和施工4个阶段进行成本因素分析。应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来构建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成本指标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成本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隶属度矩阵,创建评判模型。得出所列成本因素对于装配式建筑整体造价成本高的影响程度。评判模型结果分析施工阶段对全产业链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识别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构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合不安全因素搜索分析法,对影响因素风险高低进行排序,从而得出制约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因素。研究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外部环境、战略计划、组织关系、科研力量、采购、制造、装配、运输与交付;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产业链成熟度、新材料、建筑规范及行业标准、部品集成化程度、构件制造成本是影响着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收集山东省 17 个地市的集成应用类与部品生产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指标数据,选取集成应用类基地 10 个计算指标与部品生产类基地 15 个计算指标,构建使用 SoftMax 函数作为输出层激活函数的 BP 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分析了产业基地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构建的整体支持度,并利用 SPSS 软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山东省集成应用类与部品生产类产业基地对全产业链支撑程度较高,且具备优化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如何从全产业链角度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已成为项目开发单位的关注点。研究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现浇建筑的管理特点,在总结协同管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全产业链协同平台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有效管理的模式,并通过某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利用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方式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同时增加了各专业、各阶段的工作协同性,有利于项目品质的管控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首先确定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指标,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然后基于调查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技术、市场等六个关键制约因素大类并给出重要程度次序.最后从六个方面给出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技术体系、改善市场环境、升级产业组织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经济、技术、政策和市场四个方面构建了郑州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指标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了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包含22个制约因素的5级递阶有向图。再运用网络分析法计算ISM模型分析出的15个表层直接制约因素的重要度权重,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对装配式建筑在郑州市乃至其他地区的推广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建筑固有的生产、运输、装配多空间调度特点,导致其与现行传统现浇建筑的调度节点存在诸多不兼容之处,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如何从多空间特点出发优化装配式建筑的项目调度,成为行业和学术界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辨识出14个关键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揭示各因素之间...  相似文献   

15.
产业链的稳定发展是促进装配式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者达成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构建了基于Shapley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利益分配模型,综合考虑了投入比例、风险分担、合作程度三个影响因素,引入修正因子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以提高利益分配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动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积极性,促进装配式建筑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罗祥  黄喜兵 《建筑经济》2021,42(11):73-77
高成本已成为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或推广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管控,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整理筛选出13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ISM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指标体系,分析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表明,构件价格、产业链完整性、预制率与装配率、项目管理经验及体系对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成本管控措施及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建造模式在建筑市场逐渐占据着重要地位。为提高装配式建筑工期效益,通过文献分析和专家调查确定由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材料、技术和环境5 个维度构成的影响因素清单;采用三角模糊改进的DEMATEL 法分析了各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程度,由中心度将因素影响程度划分为3 个等级,由原因度区分出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确定关键因素为利益冲突扯皮不断、预制构件供应不及时、班组配置与调度不合理等;并通过分析数据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工期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过程中若产生质量问题将不利于其健康发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42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影响因素;继而借助SPSS 17.0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降维,获得11类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为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中首先针对装配式构件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AHP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现浇建筑管理模式中,装配式构件设计、生产、运输、吊装过程存在信息共享效率低、偏差大及风险把控能力弱等突出问题。通过BIM+RFID技术,建立了工程项目各方共同参与的装配式构件产业框架,可实现实时共享、风险预控等目的,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和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确定初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明确可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通过在AHP法获得各指标权重,结合模糊数学的专业知识全面评价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并利用此模型论证具体项目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