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拉菲尔·莫内欧关于建筑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放  竺越 《建筑师》2008,(5):41-50,59
本文针对当前设计的一种倾向——建筑设计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而忽视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反思建筑师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菲尔莫内欧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对于他而言.正是建筑的本质内容决定了一个建筑在现实中扮演的角色.同时也决定了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职责。因此,在此对其关于建筑本质的思考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建筑教育缺乏对现实社会的关注,致命建筑师社会责任感不强,这对于一个国家建筑水平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者认为建筑教育应该关注社会,和社会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建筑师和建筑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琦  庄凯强  季秋 《建筑师》2008,(4):102-107
中国的近代建筑历史研究经过5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多年的深入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成果,具备了向理论化和系统化发展的条件。近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思想是这种研究的重要的线索和切入点。近代建筑师是对于近代建筑发挥最大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群,近代建筑思想则是近代建筑背后所有主客观的影响因素的总和。该研究通过对典型建筑师和建筑师群体及其相应建筑文化遗产的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试图为同类型的研究建立范式。社会意识、体制与制度、工艺与技术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及其互动,形成了社会建筑思想。该研究将通过对社会建筑思想和建筑师思想的对比与分析,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原因并揭示其发展规律,为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建筑发展提供史学参考。该研究将通过综合运用实证调查,社会史观、中西比较等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以上命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余国栋  李早 《安徽建筑》2012,19(5):28-29
正如沃尔特·格罗皮乌斯一生主张各门类学科融会贯通一样,他的一生也同时融合了三个重要的角色:教育家、建筑师和社会批判者。在这三个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领域中,他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社会生产、城市问题的密切关注,成为他发展的基石。作为社会批判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在建筑和教育领域中,进行了勇敢而正确的探索。作为建筑师,他继承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酝酿期的宝贵成果,最终发起了新建筑运动的伟大战役。  相似文献   

5.
唐望松 《安徽建筑》2014,21(5):269-271
201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给日本建筑师坂茂,不仅缘于他对自然材料尤其是纸质材料的运用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也不仅在于他的众多的杰出建筑作品,更是由于他人道主义救助所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社会责任感.从坂茂获得被誉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对比、反思中国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有些建筑师放弃建筑师职业道德底线,有的建筑师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有的建筑师则追随浅薄的时尚和潮流,有的建筑师关注个人名利.我们应该从坂茂获普利兹克奖受到启发,坚守建筑师的职业精神,担当起应有的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3,(8):148-153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于2012年来到香港,旨在促进香港和大陆的建筑交流,推广活跃在大众化及国际舞台上的香港建筑师,介绍香港城市发展的经验,展示香港当下的发展进程以及香港本土建筑师如何在多元文化、法制健全、舆论自由和商业发达的背景下,经营自己的建筑业务,承担社会责任感,同时追求建筑师的理想抱负。为了能为本期杂志热身,构建一张相对完整的香港城市、建筑和建筑师的立体景象,  相似文献   

7.
海佳  刘立欣 《华中建筑》2007,25(9):9-11
该文针对当前建筑创作中的误区--意义危机展开论述.具体列举了危机现象并扼要分析了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指出如何在当代社会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背景下,探索当代建筑的意义,是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8.
沈佳 《重庆建筑》2008,(6):52-54
平民化建筑思想是20世纪世界建筑潜流思想中的一支,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独特的艺术和社会背景。国外,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已经有不少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建筑实践,本文总结了他们的平民化建筑思想及平民化建筑实践。作者认为平民化建筑思想不仅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它的提出,在弘扬地区文化特色,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深化对建筑本质的认识都有积极作用。在中国提倡平民化建筑思想研究,将对解决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进行建筑道路的探索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与中国建筑师制度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相互依靠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改革的深入,对建筑师职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影响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在这种大环境下有必要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建筑新材料、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杨磊     
青年建筑师是任何一个时代社会上都最富有朝气,最富有生命力的建筑师群体,敢于冲破世俗观念,执着追求“乌托邦”式的建筑理想.青年激进不在于一味反传统和拥抱超前的技术文明,而在于在时代发展脉搏中努力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回归人性,通过强烈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实践向社会发声.建筑实践成为我们介入社会事件的连接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该文以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实践为主要考察对象,分别从其人生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梳理。该文认为,饱受中西学洗礼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国家危难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高远的职业理想、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等将为当今青年建筑师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2.
出生于改革年代的80后建筑师有着很多共同点.但叉极具个性。从《新建筑》杂志"80后新建筑师"专题发起的缘由开始谈起,对其中访谈过的16组(20位)80后建筑师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了记忆、环境、激情、适应力、责任感、小建筑、大设计等方面的相似点,以及性格、信念、标杆、视点、创新等不同点。最后对80后建筑师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在所谓"小建筑"的实践中,谋划空间的"大思想",实现自己的建筑梦想。  相似文献   

13.
低成本建造     
车飞 《时代建筑》2010,(1):25-26
2008年发生的5·12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让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建筑师群体重新发现了社会责任感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做出反思。为震后失去家园的灾民和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改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乡村变迁 徐甜甜的松阳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时代建筑》杂志编辑团队与建筑师徐甜甜在浙江松阳考察期间的交流,记录了关于松阳乡村近几年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建筑师在其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访谈以松阳乡村复兴的整体策略为出发点,探讨了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与传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关注乡建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建筑师、当地工匠与村民的共同参与所带来的机会与挑战。而作为建筑师,徐甜甜依然坚守着本分的情怀,对空间的组织,对光的营造。我们看到了建筑师对松阳乡村的热爱,更看到其背后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沈伊瓦 《新建筑》2006,(2):107-112
建筑大师张开济,亲身经历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见证了新中国建筑事业的曲折历程。他丰富的建筑人生,几乎囊括了那一代建筑师在时代洪流中可能选择的道路;他的建筑理想和设计理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内心的挣扎,现代社会精英的敏锐和开放,在张开济的身上奇妙地融合起来,使他成为我国第二代建筑师的典型,也浓缩了第二代建筑师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建筑史上发展最快、社会环境最好的时期,当代中国建筑师在建筑领域尤其是地域建筑创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实践成果。该文立足于对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成长背景及其地域建筑思想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以期为后学者提供参照范式,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提供设计资料;对国内相关学术动态及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研究的意义和期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18.
工业建筑曾拓展了新建筑美学,其原初艺术性具有时代性、先锋性和本体性的特点,但在我们讨论建筑艺术的时候,工业建筑经常成为被遗忘的部分而处于边缘地带。重温工业建筑的艺术性及其发展源泉,探索其先锋性,不仅对建筑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认识意义,而且对今天正在萌发的信息社会将要产生的新艺术的动向,对于建筑师在新条件下的创新,更有预见作用和现实意义。对信息时代工业建筑的艺术性进行归纳和预测,希望能有助于信息时代的工业建筑设计、建筑审美和建筑评判。  相似文献   

19.
<正>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是公众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建筑师利用所掌握的物质、科学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营造法式、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文化需要建筑师通过特殊的符号信息借助建筑进行传递,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性,是建筑师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建筑带有极强的社会时代性,也是对一定社会时期的综合反映。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进步逐渐在消融建筑的城市文化特征,世界性的文化趋同性也使得建筑本身的文化符号逐  相似文献   

20.
<正>坂茂获得了2014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这已是第七位获得该奖的日本建筑师,因此,并没有掀起如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奖那样的轩然大波。评委会重点褒扬了坂茂所坚持的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在评语中写道:他的建筑直接诚恳,但并不平凡,每件作品都源于一个新的灵感。对建筑的热爱和多年的从业经验成就了其作品的优雅、简约和轻松自如。最重要的是,他对居住其中的人们心怀敬意,不论他们是自然灾难的受害者、还是私人客户或者公共大众。这份尊重体现在他用心的工作方式、合理的布局、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