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3.
基于聚类分析的酒店建筑分类与用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特性来进行类别划分是客观、科学地评价建筑用能水平的前提。以酒店建筑为例,从多个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中选取23个参数引入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酒店建筑样本群划分为三类,最后对各类建筑的用能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按照新的分类方法,每一类酒店都代表了各自的特点,与传统按星级分类相比,该方法反映酒店总体特性的参数更趋近一致,按照此分类进行的能耗基准评价将更具代表性,能够更好地引导酒店建筑节能诊断和用能管理,也为其他类型建筑的类型细化和用能评价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实施建筑用能和碳排放总量控制是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排放达峰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梳理分析我国建筑用能和碳排放总量测算方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更加优化的多渠道的建筑用能和碳排放总量测算方法,对建筑用能及碳排放总量进行了测算,并提出了完善建筑用能和碳排放测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一、上海公共建筑节能现状从上海建筑的基本情况分析(如图1)中可以看到,上海市住宅建筑总量是37997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包括有办公建筑、商场以及学校旅馆医院等)总量是13498万平方米,公共建筑约占住宅建筑总量的26%。根据上海目前建筑用能水平,我们对2006年至2010年上海建筑用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如图2)。根据基本预测结果,如果按照 相似文献
7.
8.
节能建筑的发展动向及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设计节能建筑和研发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人们瞩目的课题之一。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这里所谓建筑能耗,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用能,如采暖、空调、照明、烹饪、洗衣等耗能。建筑本身耗能,是指建筑施工、拆除以及与建筑直接有关的水泥工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等耗能在内。其中又以日常生活用能最大,材料及设备生产用能次之,施工用能仅居第三。本文阐述了节能建筑的发展动向及设计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典型城市未来天气参数与建筑能源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已得到证实,对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备受瞩目,气候变化无疑将对建筑能源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基于IPCC最新预测结果,选择我国3个典型气候区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采用统计降尺度方法 -Mor-phing,在现有典型气象年的基础上,结合地球气候模式(GCM)在气候变化中间稳定路径(RCP4.5)和高端路径(RCP8.5)下的大尺度预测结果,进行未来天气参数预测。针对每个城市、每个气候变化路径各生成5个未来时间段(2000年~2017年、2018年~2035年、2036年~2053年、2054年~2071年和2072年~2089年)的TMY逐时天气参数文件,用于典型建筑模型进行全年能耗模拟,预估典型城市建筑能源需求在未来100年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运用轮换模型,对我国建于不同年代的城镇居住建筑的存量与拆除量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城镇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占比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示:2000-2015年间全国共拆除25.66亿m^2城镇居住建筑,截止到2015年城镇居住建筑存量达到243.8亿m^2,且仍有超过一半的非节能建筑,这部分建筑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基于此,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两个角度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BIM的起源、发展及内涵进行了系统介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权威组织对BIM特征的认识差异,并解释了差异产生的根源,指出对BIM特征的认识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BIM工具的技术和功能要求也会随之提高,BIM工具的界定标准也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选取中国一所典型综合型高校及澳大利亚某知名综合型高校,对其建筑内使用者的用能行为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展开对比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建筑中使用者各类用能行为、节能意识、使用者对建筑节能设计及优化运行等信息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等。通过分析,了解建筑使用者的用能行为是否节能,以及上述因素是否对其用能行为产生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高校建筑使用者的用能行为均存在很大浪费,其节能潜力很大。建筑使用者均能意识到建筑运行节能的重要性,但在建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大部分使用者并没有注重用能的节约,且这种情况在国外更甚。此外,国内高校建筑使用者对建筑节能的相关知识均不太了解,且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甚至不存在,大部分建筑使用者无法全面了解甚至不能了解其所在建筑的节能设计及运行的相关反馈信息,从而无法对其用能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国外高校在这方面的现状要略好于国内,但也不甚理想。因此,在国内外高校中制定建筑用能定额制度及日常用能行为的奖惩制度,并结合教育、宣传等手段,加强建筑节能知识的普及,营造积极的节能氛围,并提高建筑使用者在建筑优化设计和节能运行中的参与程度,对高校行为节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各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及完善,用能定额标准的编制及超定额加价制度的建立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广西自2007年以来逐步建立的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工作基础,基于用能定额标准制定的角度,对主要类型的大型公共建筑的二次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已有能源审计数据的分析整理及研究后,笔者认为,广西大型商务办公建筑可不进行二次分类;大型商场建筑可分为大型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3类;大型宾馆饭店建筑可分为二星级及二星级以下、三星、四星及五星级3类;大型医疗卫生建筑可分为二级及二级以下、三级2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建筑能耗基准确定及用能评价方法仍不完善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住宅建筑的新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不同影响因素(即特征参数)与建筑能耗的关联度,将关联度作为该因素的权值并结合聚类分析对建筑进行合理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累积频率分布法确定了每类建筑的能耗基准值,并对建筑住户进行用能评价。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将其应用于日本建筑学会所建立的住宅建筑能耗数据库,为聚类后的每类建筑确定了相应的能耗基准并对住户进行了用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特征参数的影响大小,科学合理地对建筑细化分类,根据分类后的基准评价能够更好地评估住户的节能潜力并提供可行的节能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建筑运行用能占社会总能耗的22%.城市建筑能耗模拟为评估区域可再生能源潜力、节能改造效果、气候变化对城市影响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而城市建筑能耗模拟面临数据来源庞杂,城市热岛、建筑遮挡等影响因素复杂,计算规模巨大等挑战.因此,城市建筑能耗模拟平台的开发尤为重要.本研究提出一个基于DeST的城市建筑能耗模拟平台(DeST-urban),实现了从城市三维几何数据到城市建筑的DeST能耗模型的自动生成,并实现了多线程并行模拟.本文以北京市五环内区域的建筑能耗模拟为案例,分析了城市气象的空间差异对建筑耗冷热量的影响.考虑建筑当地的气象后,相比采用单一默认气象,城市建筑的逐时耗冷热量的最大值和累计值均呈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厦门农村住宅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采取实地调研和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农宅住户实际用电特征将厦门农村住宅分为6种基本类型,从中归纳出3种不同的空间原型作为计算机模拟的模型,通过De ST-h模拟软件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典型农村住宅基本能耗,分析其建筑能耗的特点。结果表明,农宅的用能方式导致不同的建筑形态其能耗也不同,通过典型气象年的运算发现,空调冷负荷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最大,3种计算模式的空调开启时间和运行时间均不同,3种计算模型的空调能耗占比分别是81.5%、84.6%、96.8%。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