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DAT-IAT工艺进行冬季和夏季的实际运行效果比较,并就DAT池和IAT池在运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污水处理厂对BOD的平均去除率在96%以上,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5%左右,均能保证出水达标,对于BOD和COD的去除效果冬季和夏季无明显差别,对SS的去除效果冬季略优于夏季,DAT-IAT工艺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污水处理厂DAT池过高的BOD去除率对后续的脱氮除磷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处理效果的原因主要为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不充足,水质水量变化大,且ρ(BOD)/ρ(COD)值偏低,不利于生化处理。此外,DAT池的非限制性曝气工艺不仅使BOD在DAT池中过度消耗,影响后续处理,而且浪费能源,建议减少DAT池曝气时间或调整DAT池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2号模型中进水COD组分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特性一直是设计、优化和运行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应用数学模型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模拟时,进水COD组分的确定非常重要,但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确定方法。首先对COD组分的区分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COD各组分的确定方法;详细研究了荷兰废水特性指南中的COD组分确定方法,在该指南基础上根据研究情况总结了一套简单、可行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模拟实际污水处理厂时确定进水COD组分。  相似文献   

3.
张子潇  魏屹  王京涛  孙萌  芦占赢 《给水排水》2020,56(5):112-117,122
北京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规模为5万m~3/d,在分析现有污水处理厂工艺、处理水质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提标出水水质指标,选择以MBBR为主处理工艺对现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新建进水提升泵房、MBBR池、气浮车间、CMF及臭氧接触氧化等处理单元。由于现污水处理厂进水95%以上为工业废水,进水水质复杂可生化性较差,通过现状SBR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营养物质比例失衡,且污水中剩余物质较难降解。通过MBBR及后续工艺进行处理,出水COD、BOD_5、NH_3-N、TN、TP、SS的年平均值为21.7 mg/L、3.1 mg/L、0.57 mg/L、7.84mg/L、0.15mg/L、2.54mg/L,年平均去除率为31%、26%、70%、23%、42%、70%;MBBR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较难降解的污染物,出水水质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低温条件下AAO工艺运行效率减慢,生物活性降低的问题,以商丘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污水处理工艺模拟软件-Sumo对该污水处理厂1月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该温度和进水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加以优化.研究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的修正,工艺模拟软件可较好的模拟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随着混合液回流比从50%提升至400%,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效果有所增强,除磷效果有所减弱,而COD的去除效率变化不大.好氧段的最佳DO浓度为1.95 g O2/m3.当DO浓度大于1.95 g O2/m3时,随着溶解氧的增加,T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而NH3-N、COD、TP的去除效果则基本不变.以混合液回流比为300%,DO浓度为1.95g O2/m3作为优化后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可知优化后出水TN有明显降低,出水TP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针对太湖流域20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利用实际运行数据系统分析了水质特征以及有机物、氮、磷和悬浮物之间的概率分布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水中NH3-N和TN浓度分布符合正态分布,COD、BOD_5、SS和TP的浓度分布均呈正偏态分布。进水BOD_5/COD值在0.4~0.6之间分布的污水处理厂概率为39.2%,说明太湖流域整体进水的生化性较差;进水SS/BOD_5分布超过1.5的概率为36.3%,表明太湖流域进水易造成生物系统污泥的活性的降低;BOD_5/TN的均值为3.82,表明进水反硝化碳源不足;进水BOD_5/TP20的概率为82.8%,基本满足生物除磷的要求。水质指标中BOD_5和COD,SS和BOD_5、COD,TN和NH3-N之间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结合新排放标准和太湖地区进水水质特征,提出适用于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提标工艺技术路线建议,为新一轮提标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动态特性及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负荷的大幅度变化会对污水处理厂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使污水处理工艺很难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针对污水处理厂进水动态变化特性,研究其变化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存在周期性变化,进水水质变化属正态分布,而且水质指标间显著关联。在掌握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态模拟评价降雨等冲击负荷影响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良A2/O工艺强化除磷控制措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方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对改良A2/O工艺在低碳高磷进水条件下的除磷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控制并辅以化学除磷措施,进水总磷在3~8mg/L时,出水均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第六污水处理厂设计水质水量分析与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与水量是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针对拟建的西安市第六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的水量、水质进行调查,根据衡算法计算相应的水量和水质,并按照不同的保证率计算设计进水水质,建议按实测水质浓度90%保证率确定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同时依据实测水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规模为10万m~3/d,监测和计算结果为西安市第六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UCT工艺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坂雪岗污水处理厂是深圳市第一个采用BOT方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万m3/d.采用改良UCT工艺,进水采用两点进水方式,80%的污水进入厌氧区,20%的污水进入缺氧区,由配水井和配水堰板配水;通过阀门调节,可实现UCT、常规A2/O、改良A2/O、A/O4种工艺的变换.介绍了工艺特点及其设计、运行参数,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基于ASM2D模型对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扬  邵青 《给水排水》2014,(2):117-121
目前比较成熟的包括脱氮除磷过程的活性污泥模型为ASM2D,但该模型由于参数和过程较多,限制其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工艺中。以ASM2D模型为基础,对采用改良型A2/O工艺的武汉市龙王嘴污水处理厂进行稳态和动态模拟。通过调整进水组分百分比与参数,在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后,所得仿真结果与实测值均较吻合,成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的进一步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ASM1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经参数校准后的GPS-X计算机模拟软件,结合天津市某污水处理厂工艺现状及新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对悬浮填料生物膜A/O工艺、三级A/O工艺及两点进水三级A/O工艺等几种可能的升级改造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基于计算机模拟结果,提出了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ASM2d模型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GPS-X模拟软件中国际水协(IWA)的ASM2d模型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应用的实例.该研究的目的包括:建立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的模拟模型,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处理过程;使用建立的模型寻求改善和优化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方案.在应用中,模型的校准和验证是在已有资料基础上进行的,包括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和日常运行监测数据,这样就避免了在模拟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前期进行大量的专门研究工作.但是已有的数据不能直接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需要把进水的COD、氮和磷的数据转化成适合于模型输入的各种组分.最后,使用经校准和验证的模型对改善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2016年城镇排水统计年鉴》为主要依据,对我国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情况、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运行负荷率、单位电耗、采用处理工艺、进水COD水质等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可为"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水平、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刘杰  刘涛  苏红玉  王俊能  陈敏敏 《给水排水》2021,47(6):92-96,103
以我国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实际运行和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污水处理量、水力负荷率及使用的主要处理工艺等,研究了COD、BOD5、NH3-N、TN、TP的进出水水质特征以及与去除效率的相关关系.结果 表明,我国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以1万~5万m3/d的规模为主,平均水力负荷率较低,为43.9%,AAO工艺、AO工艺、普通活性污泥法、SBR类、氧化沟类和MBR类为主流工艺,合计占比达76.2%;进、出水浓度值相对偏高,浓度值波动幅度较大,除总氮去除效率较低外,4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均高于80%;66.1%的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进水基本能满足生物除磷的要求,但有56.4%的污水处理厂进水可生化性较差,53.6%的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过程需要外加碳源;5项污染物的进出水浓度和去除效率与本指标的变量均呈显著相关性,其中进水污染物浓度对出水水质、去除效率均为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5.
活性污泥法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针对现行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建立实用数学模型比较困难这一难题 ,通过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建立起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 ,确定其最佳运行状态。模拟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完全可以用于活性污泥法建模。这种模型的建立 ,使得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的在线智能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西固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阶段出水氨氮超标。通过分析四种形态无机氮浓度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变化、好氧池运行操作条件和进水COD波动情况,发现好氧池硝化反应较弱,操作条件比较适宜硝化细菌的繁殖和生活,而进水COD浓度63%频次低于设计值;综合分析得到碳源不足是氨氮不达标的主要原因。采取在进水COD浓度较低时直接超越初沉池的办法补充碳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BioWin3动态模拟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招远市某个以百乐克工艺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的夏季实际运行情况,用BioWin3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仿真模型,并不断调整设定参数,最后通过对模拟水厂出水效果与实际水厂出水效果的比较分析,验证软件模拟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18.
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的工艺流程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依据江苏省太湖流域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特别是进水水质特性和出水达标情况的分析研究,结合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的除磷脱氮技术改造需求,总结分析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所需的代表性工艺操作单元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稳定达标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和扩展工艺流程,阐述了工艺流程中各工艺单元的组合方式、关键控制参数和设计选择重点.  相似文献   

19.
陈佳  唐燕秋  陈建  周谐 《给水排水》2020,46(8):126-131
TP超标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TP去除效率不高,是长江流域TP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实地监测获得本地数据,对BioWin软件部分参数进行本地化改造,模型校验结果显示,稳态和动态模拟偏差控制在15%以内。利用BioWin软件模拟,分析了进水水质、运行参数等变化对污水处理厂出水TP的影响,提出了减少曝气、降低污泥回流、降低进水跌水高度等运行参数优化方案。经过实证,参数优化后运行,污水处理厂TP去除效率有显著提升,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可以提升至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山镇安污水处理厂是佛山首批城市污水治理重点项目之一。二期工程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2/O工艺,扩建规模10万m3/d,通过分点进水实现高效的脱氮除磷功能,污泥采用一体化浓缩脱水处理,采用自动反冲过滤器实现中水回用。设计进水水质采用85%的保证率确定,工艺设计参数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特点、运行情况和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