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多联机具有良好的个性化调节特性,能够满足加班工作期间的空调需求。以上海5栋办公建筑能耗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统计和软件模拟方法,对多联机加班运行能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的9种季节能效比组合场景下,多联机加班运行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平均值为35.6%。与统计的加班运行能耗比例数据相比,模拟值最大偏差为13.8%。以统计部分负荷率为基础模拟多联机运行的方法能够反映其实际能耗特性。在有加班需求的办公建筑中,建议优先选用多联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多联机系统的特点.从负荷计算、多联机室内机选型、多联机室外机设置、多联机新风系统四个方面给出了在设计工程中应注意事项.列举了多联机室外机的三种设置方式,对四种多联机新风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胡军  王长庆  徐晓环 《建筑节能》2009,37(10):31-34
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空调室外机的散热进行模拟,研究了高层建筑中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对上层设备的影响。对室外不同风速以及室外机不同排列方式进行模拟,分析了室外风速对室外机散热的影响,通过对室外机排列方式的优化,满足了室外机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变频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的除霜性能,搭建了制冷剂为R410A的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系统实验台。在模拟室内外环境条件下进行了除霜特性实验研究,测量了除霜过程中系统压力、温度等参数,分析了多联机除霜过程中除霜时间、压力及频率等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除霜过程平均吸气压力为0.30MPa、室内机盘管最低温度为-26.4℃、除霜过程压缩机最高转速为90r/s。指出了制约多联机快速除霜的因素,提出了除霜的改进方法,为多联机系统除霜优化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变频多联机控制系统的典型故障、变频多联机空调制冷工况下的基本控制、多联机空调制热工况下的基本控制与多联机空调基本保护控制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上海某医院节能改造为例,通过并利用eQUEST软件模拟分析能耗。对适用于该类型建筑的空调系统进行调研,分析总结适用的空调系统,并对空调系统的改造做出经济性分析。本次改造中,空调系统拟选用多联机空调系统代替分体式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节能可达12.3%。又对建筑的照明系统进行改造分析,节能效益比较可观。  相似文献   

7.
多联机空调系统使用量大,客观准确的开展多联机的现场性能检测分析非常必要。在空气焓差法测试的基础上,对室内机换热量、室外机换热量和输入功率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一套使用多年的多联机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总结了多联机空调性能的测试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赵祎凝  高洁 《门窗》2013,(3):144-145
多联机空调系统由于其具有安装方便和低能耗的特点越来越到国内用户的欢迎,已被普遍使用,赢得了社会各界普遍好评。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将目前两种主要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期望能对多联机空调系统的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秀梅 《山西建筑》2011,37(21):103-104
简单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针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建筑节能,室内机型选择,室外机布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以促进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联机的广泛使用,多联机配管长度对机组性能的影响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配管长度的增加,虽然可以扩大多联机的作用域,但是同样带来了回油困难、制冷量衰减和系统需充注大量制冷剂的问题,造成了多联机在理论上具有节能潜力,而在实际使用中未必有效的现象。本文就机组配管长度对机组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讨论了多联机的经济配管长度。  相似文献   

11.
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对采用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办公室的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室内气流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吹风感觉,竖直方向温度梯度较小,热舒适度较好。  相似文献   

12.
无粘结预应力超宽扁梁-平板楼盖体系是一种介于预应力框架和无梁楼盖之间的新型楼盖体系,能有效降低层高,在节约预应力钢材、减小平板厚度、降低综合费用等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已开始应用到国内的一些工程之中。本文根据该新型楼盖体系在一高层工业建筑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结构方案的选取及其优越性、楼盖的受力特点、内力及配筋计算、次内力影响、抗震设计等设计方面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预应力筋形状、扁梁钢筋布置、张拉方案、构造处理等施工方面的特点和该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新型全预制装配式RC楼盖平面内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工业化程度高的新型全预制装配式RC楼盖体系,介绍了其构造特点。预制装配式楼盖受力复杂,且其平面内力学特征对整个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影响巨大。引入了预制装配式楼盖平面内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对新型楼盖的平面内刚度进行了评价。采用基于反应谱理论的振型分析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楼盖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研究了该新型楼盖的平面内变形特征和破坏模式。在新型楼盖平面内力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新型楼盖合理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新型楼盖构造形式能有效地提高预制装配式楼盖的整体性和平面内刚度,模型楼盖在仿8度地震烈度水平荷载作用下,平面内相对挠度较小;用现行规范设计新型楼盖结构存在较大偏差,建议采用考虑楼盖真实刚度的空间振动模型或修正的刚性假定简化方法进行新型楼盖结构的抗震验算。  相似文献   

14.
刘永生 《山西建筑》2003,29(17):17-18
介绍了某教学楼用轻钢结构加层改造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概况 ,并结合其工程特点 ,就钢架节点、结构体系的设计作了分析 ,指出轻钢结构在建筑物加层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工程的飞速发展和跨越式的革新,推动了铁道建筑、结构设计理念不断创新。武昌火车站房大跨度楼盖采用了双向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体系,保证其舒适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动力特性和行走激励时程反应分析表明,武昌站大跨度楼盖设计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跨度预应力空间框架体系托梁受力复杂的特点,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预应力梁板体系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详细讨论了预应力大梁和楼板对托梁的侧向弯矩、扭矩及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扩建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中央兵器大厅屋盖及环廊屋面采用钢结构。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基础方案和结构体系;为确保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设计,并采取专门措施,解决了大跨重载区域楼盖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超长结构设计、贴近保留建筑的基础设计、地下室错层处理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某多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结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讨论多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的结构体系和楼板结构,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设计,包括结构体系选型、结构布置、构件和节点设计等,最后对该工程做了简单的经济评价,可为多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谢益人 《福建建筑》2011,(10):11-14
本文以厦门蓝湾国际五幢高层住宅为基础建立高层建筑箱形转换层结构模型,采用ANSYS结构分析软件对转换层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重点研究了转换层结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并提出了高层建筑箱形转换结构设计相关要点。  相似文献   

20.
深圳观澜版画艺术博物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与钢桁架的混合结构,结构体系较复杂。结构的屋面及上部楼层由跨度达40~54m的钢桁架组成,钢桁架支承于4个剪力墙筒体上,局部存在悬挑。结构内部空旷,楼板开洞较大,同时存在楼面标高复杂和楼板不连续的情况,属于平面和立面不规则的复杂高层结构。针对结构特点,进行结构弹性分析、钢桁架结构形式对比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温度效应分析、舒适度分析、节点有限元分析。根据各项分析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措施,取得明显的综合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