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化学亚胺化聚酰亚胺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2,2一双[3,5-二甲基-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TBAPP)为二胺单体,分别与二苯甲酮四酸二酐(BTDA)和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酸(PAA),并以乙酸酐/吡啶为脱水剂,对PAA进行化学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探讨了化学亚胺化条件,通过红外光谱(FTIR)、特性粘度([η])、示差量热扫描(DSC)及热重分析(TGA)对PI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在两层法挠性覆铜板(2L-FCCL)上的应用作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苯(TFMB)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制备聚酰胺酸,采用氮杂环类喹啉(QL)促进其在较低温度下亚胺化,并对QL用量、最高亚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进行了优化.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所得聚酰亚胺(PI)薄膜的亚胺化程度.结果表明:当QL添加量为BPDA物质的量的两倍时,聚酰胺酸在200℃下固化4 h,亚胺化程度即可超过99%;在250℃下处理0.5 h除去残留溶剂和QL后,PI的热稳定性大幅提高,而透光率基本不变.与300℃高温下亚胺化制备的PI薄膜相比,采用QL促进亚胺化的PI薄膜5%热失重温度(T5%)、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拉伸强度仅略有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提高,400 nm处的透光率从4.5%提高到34.4%. 相似文献
6.
7.
8.
9.
本文提出用折射率法解决运行中聚酰亚胺薄膜半成品的溶剂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问题;提出通过测定半成品膜的折射率而计算其亚胺化程度的方法;以及用半成品膜折射率分布曲线或溶剂含量分布曲线对设备的某些性能进行考察并分析试验中的某些现象。为提高工作效率,为生产中的半成品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高温熔融缩聚法,以2,6-二氨基甲苯(2,6-DAT)及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为二胺单体,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为二酐单体,苯甲酸(BA)为溶剂,通过改变两种二胺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聚酰亚胺(PI)模塑粉及薄膜,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和溶解性测试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PI模塑粉和薄膜已经亚胺化完全,PI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率和热稳定性,PI模塑粉可完全溶解在常见的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 相似文献
12.
13.
以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单体,以三聚氰胺为成孔剂,制得一种聚酰亚胺多孔薄膜,并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介电常数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制备该聚酰亚胺多孔薄膜的成孔工艺简单可行,三聚氰胺成孔剂可用热水溶解的方法去除。多孔薄膜孔洞数量多,且分布比较均匀。薄膜的介电常数较低、力学性能良好、吸湿率较低。当三聚氰胺添加量分别为25%和40%时,聚酰亚胺多孔薄膜的介电常数分别为1.82和1.36,聚酰亚胺多孔薄膜的拉伸强度分别为86 MPa和74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和10%。 相似文献
14.
15.
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无机纳米杂化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因无机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纳米尺度的分散以及与基体间强的化学结合而具有较常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高绝缘性能及耐电晕性能等.依据国内外聚酰亚胺纳米杂化薄膜材料的最新研究情况,重点综述了SiO2/Al2O3、SiO2/Ti2O3、SiO2、TiO2、Al2O3、SiC、MMT等纳米杂化聚酰亚胺薄膜的研究进展,表明其是一种性能优异、具有广泛应用前途的有机一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但尚存在许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测量了聚酰亚胺薄膜在冷热循环过程中各温度点的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聚酰亚胺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具有不稳定性,当经四次冷热循环后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参照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试验条件,对较有代表性的国内外聚酰亚胺薄膜样品的热收缩率进行了测试,讨论了影响聚酰亚胺薄膜热收缩率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热处理时,试样在烘箱中的放置方式对热收缩率试验结果只有轻微的影响;150℃下热处理30 min是合理的,但400℃下国内外试验标准存在差异(收缩率随热处理时间呈单调增加趋势);薄膜的热收缩率与大分子的取向度、均方末端距变化有关,纵向热收缩率要大于横向;国产聚酰亚胺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远低于国外电子膜,树脂的化学结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