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已然成为了乡村建设的新型模式,花木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类型,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推进与带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以花木为主要产业的旅游型乡村景观进行研究,总结出其景观营造手法与措施,为其他产业型村庄景观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乡村文化景观在凸显地域风格、传承乡土文化、营造特色景观、助力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对金山村项目实践中的文化景观营造进行了分析与解读,探索文化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营建思路,发掘金山村的荷文化与祠堂文化,引植千亩荷塘,"激活"古祠堂功能,开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旨在为其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景观的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厘清了我国生态村从形成、普及到科学统筹的生态村、生态文明村到美丽乡村的概念的演进过程,梳理了生态村演进过程中各阶段建设模式,即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生态村建设模式,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模式,以及以城乡统筹为目的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总结我国生态村建设进程中建设模式内涵的丰富化、建设依据的系统化、驱动模式多样化、产业模式复合化、技术模式全面化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皖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由于地区建设条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泗县地区美丽乡村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问题,通过对泗县3个具有代表性村庄的SWOT分析,总结出"风貌型""旅游型""产业型"3种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总结出泗县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以期更好地推进泗县地区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要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与转型升级,重点在于自身升级。美丽乡村品牌是乡村和城市无形资产的浓缩,文章以厦门市军营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为案例,结合军营村实际,探索"厦门军营村模式"的建设与管理,浅析美丽乡村建设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和措施。厦门军营村的建设是按照"五位一体"要求,注重发展模式、规划设计和优化建设,通过对基础设施、产业经济、生态文明、乡村旅游等综合配套的完善,建设"富饶、文明、旅游"美丽乡村,打造独具特色核心品牌,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美丽军营村,实现城乡资源有效交换,缩小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旨在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发展,对乡村建设意义重大重大。本文主要从美丽乡村规划的背景出发,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村镇产业、农村风貌四方面来阐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当时就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将其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的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文就从美丽乡村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与当地产业发展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湖北省的美丽乡村建设代表性案例,提炼出"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方法。该模式立足基层,遵循乡村发展的自身规律,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美丽乡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型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拓展村民就业空间提供了先决条件。发展好乡村旅游产业,对生态型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提出了生态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阐述了生态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四大策略,对同类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乡村是祖国建设发展基础中的重要部分,随着城市化步调加快,我国西部大部分乡村面临过度开发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在新疆地区,很多景色宜人的乡村面临消亡的危机,乡村的消失不利于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对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的建设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在计划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研究,尽管面临问题,但总的方向是逐步向前的。本文首先对美丽乡村的内涵进行阐述,其次探讨建设美丽乡村存在的问题,再次就目前建设模式进行探讨,最后对创新建设模式提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5,(Z2)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文章以仙居县广度乡文化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为例,通过挖掘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禅修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构建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的美丽乡村综合建设体系,营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禅修养生"为主题、以高山生态产业和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题,但"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什么?国内研究缺乏对于乡村建设模式的统一梳理,社会各层级对于乡村建设模式以及新时期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理解不够深入。该文以时间为轴,通过探究现代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多元化模式,来深入分析乡村建设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文章以西安市南大康村的美丽乡村设计实践为例,针对南大康村建设存在的产业支撑薄弱、乡村文化特色缺失、生活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整治保护不足等问题,基于其现状,从建设模式、布局规划、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特色风貌塑造四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思路,推动我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15个村庄的规划建设为例,总结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难点主要存在于"规划"和"实施"两个层面。针对上述问题,编制《"美丽乡村"改造建设集成技术指南》,强调改变城为乡用的思维模式,采用"问题导向"的规划方式,加强乡村建设主体参与,注重产业规划等策略,为实现"美丽乡村"提供可借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战略的实施,浙江省在国内率先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但作为中华文明根源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现状的分析及引发的问题,提出基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三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河池市都安县大小湾村的规划设计,阐述美丽乡村的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从主体之间的利益、民俗文化和规划设计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旨在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推动了乡村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并逐渐升级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这种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特色旅游、全域旅游等产业发展新导向开始逐渐被提出。由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起来。为此,本文将以"基于旅游发展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探析"为题,以当代旅游发展导向为切入点,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方法或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潇玮  王竹 《建筑与文化》2016,(12):117-119
城郊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与美丽乡村建设浪潮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该文章基于乡村建设中产业重构与空间重组的现实需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城郊乡村产业与空间一体化的形态模式,实现城郊乡村活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2017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中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类,将美丽乡村分为区位优势型、环境优越型、文化底蕴型、产业发展型、能人带动型和机遇带动型六类,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村民素质提升、融资渠道、管理机制8个方面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以期为各地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广东省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乡村政策的梳理,整体分析了国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政策演进的脉络和要求,从广东省的层面剖析了乡村规划建设政策推进的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从乡村规划编制到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提出,广东省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村庄规划编制、乡村特色挖掘与塑造,以及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等方面都有重要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的新农村“组合抱团”规划建设、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建设、以“道”兴村的模式。同时指出,未来乡村振兴应该结合文化、产业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总结,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