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两手抓,紧急启动战时供水应急保障机制,强化了从水源、净水厂到管网的全过程应急保障措施,保障了安全、优质供水,同时也发现了龙头水监测受限、部分水厂自动化系统老旧、低流量工况下设备配置考虑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为提升应对类似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保供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COVID-19)发生,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水集团)紧急启动战时应急保障机制,采取多种应急措施,保障了所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和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发现了污水处理厂药剂种类过多、储备困难、自动化程度有待提高、在线仪表安装不足等问题,尤其是污水处理厂建设时留下的"硬伤"给应急保障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为提升污水处理行业应对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冠病毒存在介水传播的风险,结合北京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实践,对疫情期间污水再生处理与协同消毒工艺实际运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新冠病毒在水环境中的存活能力及对消毒剂耐受力均弱于粪大肠菌群,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粪大肠菌群可以用来参考指示新冠病毒的灭活。二级处理与深度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使消毒工艺进水SS5mg/L,有效保障了后续消毒单元的消毒效果。对于臭氧-NaClO协同消毒工艺,臭氧剂量维持在3~5mg/L,NaClO剂量根据水量与清水池容积维持CT值不低于8mg·min/L,可以稳定实现出水粪大肠菌群2CFU/L的消毒效果,同时节省NaClO投加量。对于臭氧-UV-NaClO协同消毒工艺,1~3 mg/L的臭氧投加量能够将紫外透射率提升30%,在设计紫外剂量下(景观用水30mJ/cm~2,城市杂用水80mJ/cm~2),能够达到紫外出水粪大肠菌群2CFU/L;后续根据再生水用途及管网输配要求进行补氯,保障出水余氯达到相应标准。协同消毒工艺通过不同消毒技术的合理选择与运行优化,可以实现粪大肠菌群99.99%以上的去除,出水粪大肠菌群2CFU/L,出水余氯浓度稳定可控,保障了再生水与受纳水体安全。  相似文献   

4.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情重点区域,医疗污水的处理重中之重是杀菌消毒,但消毒剂的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通过解读环办水体函〔2020〕52号文,分析了医疗污水消毒的必要性及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的影响,总结了疫情期间保障城市污水处理厂应对进水水质变化稳定运行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市中心城区11座再生水厂长时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污泥膨胀和出水水质波动风险加剧。各再生水厂通过优化进水碳源分布、改善缺氧环境,实现了生物脱氮效果稳定;通过微生物种群结构检测、污泥负荷评估调控,降低了污泥膨胀风险;通过精准调控、厂网联动联调等措施,保障系统稳定、节能降耗、出水水质安全达标。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与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相同,加强医疗废水和城镇污水监管,防止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扩散至关重要。笔者参与两次疫情医疗污水污染防控相关技术方案编制工作,通过回顾和总结"非典"疫情期间的技术"遭遇战"、"非典"后医疗污水污染防治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和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分析我国传染病疫情污水传播防控三级防护体系的构建情况。根据此次疫情中国家防疫工作体系的新变化,提出了污水传播的三道防线目前面临冲击,城市污水处理关口前移,医疗机构污水应急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应成为当前构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