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绵校园改造植物配置研究为对象,结合玉溪师范学院典型高原山坝特征的地形特点,通过合理配置适宜植物,形成玉溪师范学院绿色坡地生态屏障,营造良好的海绵校园氛围。研究不仅展现了玉溪师范学院海绵校园植物现状,也为其他类似校园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作者采用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水文资料,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研究最新成果,对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绿色海绵校园的建设体系进行了设计,该建设体系设计对于绿色海绵校园建设具有引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设绿色校园不仅能有效降低学校资源能源消耗,还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以打造国家示范性绿色校园为目标,通过对北洋园校区的绿色校园建设策略进行研究,在复合能源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绿色交通规划以及绿色建筑关键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高等院校的绿色校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甘肃河西地区气候条件背景下,以某中学既有校园排水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既有校园绿色改造技术措施,探索城市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适宜技术和实现路径,指导地区绿色校园排水系统建设和改造,同时为该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区域海绵体"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该文因由海绵校园建设的提出,在微观层面上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的积极探索,力求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景观构成要素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建立海绵校园的系统规划方法。以武汉大学为例,规划运用雨水桶、雨水花园、植物墙、绿色屋顶、分流设施、多功能调蓄池等LID技术手段从渗、滞、蓄、净、用、排六方面建立了武大海绵校园建设的四大体系,来缓解校园雨洪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校园建设的热潮已经从新建校园向现有校园的改扩建转变。在改善教学设施的同时,也应同时提升校园的生态效益。基于海绵城市视角的校园有机更新,旨在通过优化校园水生态系统,整体解决新老校区统筹、提升校园生态效益和突出校园特色等问题。珠海某高校改扩建总体规划,基于对校园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场地规划、绿色交通、生态景观、建筑措施、雨洪系统五个层面的策略,整体构建海绵校园。文章指出海绵城市也是一种有机发展的思想,为校园有机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因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海绵城市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城市建设重点。中小学校园拥有建设海绵城市的先天优势,通过对其研究及实践适用可化用于其他类型的建筑中。以唐城初中为例,通过实践探讨上海"海绵校园"建设的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路线和建设技术,为今后上海中小学开展海绵城市设计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海绵城市理念在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选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的景观改造作为研究案例,介绍海绵城市理念在国外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措施。探讨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改造中的实现方法及途径。最后总结出海绵城市理念在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景观规划或改造项目中的启示,为实现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可持续校园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绵校园改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低影响下海绵校园改造,通过对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区现状排水系统的解析,从校区全面摸查、雨污分流、海绵设施改造和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利用雨水,解决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为高校海绵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日,昆山杜克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的LEED绿色校园。其以水生态为中心的景观设计和具有高度水弹性的"海绵校园"特征是取得这个国际领先认证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对该项目景观规划设计师时惠来的访谈和对杜克校园的现场调查,文章重点分析了该项目以水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和创新,总结了该校园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对当前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西区的绿色校园设计从校园现状出发,从国内高校新校区的建设现状出发指导新校区的设计思路。除了采用常规的绿色建筑技术以外还主要应用了可再生能源热水系统、海绵城市技术、杂用水技术、绿色交通技术和绿色景观等绿色校园技术。校园全部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其中45%的建筑面积按照1星级建筑设计;50%的建筑面积项目按照2星级标准设计;学校食堂和部分高耗能建筑规划均为3星级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2.
建设绿色节能与低碳为导向的校园环境对于绿色教育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新校区为例,从实践层面阐述了绿色校园规划、海绵校园建设、水系统规划、能源规划等可持续规划理念。并结合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要求与建筑碳排放特征,从围护结构节能、建筑通风优化、供暖与空调控制、绿色照明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与低碳设计策略,为绿色低碳校园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高校校园规划现状、各功能区雨水排放特点以及校园绿化的需求出发,对国内外校园绿色建筑设施进行研究。根据南京工程学院校园实际情况,在对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都市设计研究基础上,提出对校内绿色建筑系统进行都市模式建设的见解。布置4块区域改造方案,构建校园内水资源网络和合理的身边小环境,丰富校园内的规划体系,在校内绿色建筑系统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海绵校园规划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文章将湿地生态理念引入高校生态规划中,提出在具有良好生态本底的基地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形成校园生态雨洪系统。阐述校园湿地的意义和设计原则,结合规划实例探讨校园湿地的构建策略,为海绵校园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建设。针对自身区域状况,重庆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及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该文介绍了重庆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措施,主要包含绿色屋顶、透水铺装、雨水花园、雨水收集回用池等。选择重庆某居住区海绵城市设计案例,简述了海绵城市设计过程,提出了地表径流控制思路,并提供了指标分析计算方法。在景观设计的同时,实现了海绵城市LID设施与景观的融合。另外,基于多个海绵城市设计项目,分析了不同业态下海绵城市建设增量成本。该文可为重庆市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特点,研究了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高校校园景观改造意义,并从地面铺装、绿地、屋顶、水体等方面,介绍了高校校园的景观改造策略,以期为高校校园"海绵化"的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生态城市构建路径,近年来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大学校园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海绵体的构建对海绵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绵校园"可以理解为海绵城市理论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及构建方法与大学校园实际相结合,构建校园区域生态海绵体。本文通过设计理念、构建方法两个层面,对海绵校园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明确了在海绵城市理论指导下,校园可以通过多层次的系统性构建,进行生态海绵体的规划建设。保证校园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生态效应,将固有景观赋予新的生态内涵。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能够发挥出强大的集雨型功能。以迁安市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构建为研究对象,以汇水区划分、空间布局策略、径流控制级别、径流控制功能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田野调查和教学研讨等研究方法,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由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主要载体的集雨型绿地系统的构建方法,归纳了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对绿地系统集雨功能的补充作用;结合专家访谈和课堂授课反馈信息,总结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与偏差。以此来探讨符合京津冀地区城市实际情况的集雨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策略,为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逐步推进,海绵校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缓解城市水环境污染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文中以陕西省汉中市某高校校园为例,从GIS二维和三维基础数据组织和低影响开发理念方面入手,针对雨水收集、回用和管理作了空间布局分析与初步探讨。结果表明:GIS空间分析方法能够与用地布局、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场地设计参数和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对雨水的吸收、渗透、净化、储存和再利用等环节可借助地理空间建模和水动力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与模拟,为解决校园内雨水资源利用、景观绿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和海绵校园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南京一中江北校区(高中部)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经验,以传统校园建设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导向,以绿色建造理念为抓手,校园建设策划阶段明确绿色校园建设指标体系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统领性文件;设计阶段以空间布局、绿色能源、生态环境、海绵设计、健康设计、智慧系统、人文设计七大系统为重点开展工作;绿色施工阶段创新应用针对校园建筑的系列装配式施工技术,绿色运营重点体现智慧运营和教育推广,为绿色校园建设从策划、设计、施工、运营校园建设全寿命期构建了可借鉴、可参考的技术集成应用体系,使得绿色校园建设有章可循,对推动各地中学绿色校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