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保证我国城市雨水管理工作高效健康地进行和推动雨水排放费制度在我国施行,通过对加拿大雨水管理保障措施和雨水排放费实施进展进行调研,得出了加拿大采用的组织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经费保障、激励机制保障和公众参与保障等六个方面的雨水管理保障措施,以及目前加拿大所采用的统一费率制度、分类费率制度、不透水面积统一费率制度、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径流系数与开发强度费率制度和独立住宅等效单元费率制度等六种主要雨水收费制度类型。对米西索加等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的收费方式以及不同用地性质和建筑类型的收费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雨水排放费的补贴方法。在对加拿大典型城市雨水排放费和补贴制度实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雨水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议我国加强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计算方法与制度设计的研究工作,做好宣传与公众教育工作,并在部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开展雨水排放费与补贴制度的试点探索工作。  相似文献   

2.
城镇排水工程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介绍了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口的防臭方法和雨水分流方法;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管道的冲洗方法;排水管道的通风和防冻方法。指出了为适应排水工程走向市场在雨水排放收费和污水计量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日益紧缺、暴雨洪涝灾害已经对中国城市发展构成了严威胁,城市雨水利用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是缓解或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轻城市水涝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讨论了雨水利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含义及分类,详细介绍了雨水利用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屋面雨水蓄集、下凹式绿地及渗透设施等,最后分析了雨水利用的保障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管理雨水径流是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雨水径流管理的基本内涵、技术应用现状、政策法规现状和雨水管理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认为我国需要加强雨水径流管理的宣传,提高认识,需要建立健全雨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完善标准规范、加强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雨水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更多地成为可为城市兴利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雨水综合利用是低碳生态城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有助于解决城市河流行洪压力和径流污染等问题.调研分析了国内绿色建筑雨水管理现状及低碳生态城区建设中已采取的雨水管理措施.以场地综合径流系数作为衡量低碳生态城区雨水管理的控制指标,分析了各类雨水利用措施对场地综合径流系数的影响.根据多年平均降雨量进行全国区域划分,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的低碳生态城区雨水利用措施及对应的场地综合径流系数范围.  相似文献   

6.
城市雨水是继再生水、海水之后,又一可供开发的新水源。雨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源,已成为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城市雨水利用可实现新的水资源开发、减轻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压力、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不仅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具有相当大的经济效益。雨水就地入渗或拦蓄,不仅能对雨洪水水量起到调蓄作用、削减洪涝灾害,同时还能补充地下水、减缓地面下降。讨论了天津市水资源利用状况及雨水利用的必要性,分析了雨水水质、雨水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城市雨水作为资源利用,国外先于国内,首都先于省会。实践证明,城市雨水资源化管理是解决当今中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三大水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的德政工程。在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在山西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山西省雨水集蓄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就目前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家应尽快制定雨水集蓄利用的标准及规范并给予资金扶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加强山区集雨工程的示范与推广,开展平原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的景观水体以其独特、多样性的表现形式成为城市居住区的亮点,但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限制小区水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山东省是资源性缺水大省,利用雨水补充景观水系水源已是势在必行.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山东省居住区雨水用于景观水系的可行性,介绍了居住区雨水收集和处理的方法及过程,论证了利用选择、搭配合理的水生植物群落的人工湿地处理后的雨水,不但可以有效的补充居住区景观水系的水源,节约水资源及居住区建设、管理资金,还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丰富居住区的景观内容,提高居住区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水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必要性,介绍深圳市水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范围和标准,以及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对深圳市水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建筑屋面雨水简易利用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工程调查、与建设单位讨论以及具体工程实践,认为在江南地区推广小区雨水回用系统,必须简单易行。介绍了屋面优质雨水回用于绿化及地面浇洒的设计思路、简易处理流程,并提出沉淀储水池作为雨水简单利用的构筑物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认为城市雨水利用经济、技术可行,提出了加快我国雨水利用发展的若干措施:尽早制定雨水利用法规、条例;强化统一管理;加强雨水利用的科学研究;提高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力度。 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及其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尤其是对鳟鱼、鲑鱼等冷水鱼的危害,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对雨水径流温度的影响,指出非渗透路面所储存的大量热量促使雨水径流的温度升高。综述了国内外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应及雨水管理措施对径流温度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开展径流热污染研究及采取缓解措施的必要性。在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雨水管理措施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果评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典型城市特点提出了缓解城市雨水径流热污染效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内涝严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水问题,讨论了海绵城市与雨水收集利用的关系,提出城市暴雨管理的一种新观点——雨水雨能联合利用(Co-use of Rain WaterRain Energy,RWRE)。以屋面雨水收集为例,给出了其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模式,介绍了实现RWRE的雨能发电、雨水电化处理、积水助排等几项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世界上第一座采用RWRE模式建成的雨水电站——位于金华市茂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厂区内的小型雨水雨能联合收集利用系统,分析了RWRE的应用前景。分析认为,相对于传统的雨水收集利用模式,RWRE具有环境友好、节能降耗、产投比高、能协同缓解城市水问题等优势,可以通过雨水管网连接和自然能互补发电两项措施分别解决RWRE雨水收集量不足和雨能品质差的问题,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绿色生态小区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雨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现代城市雨水系统设计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核心技术和解决途径 ,对生态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如水量平衡分析、贮存容积和渗透容积的确定等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李俊奇  刘畅 《给水排水》2020,56(5):84-88
通过雨水下渗来补给地下水对于维持和恢复健康的水文循环十分重要,许多国家都在雨水管理相关文件中强调应重视下渗,然而缺少量化的引导性指标使得政策的落实效果欠佳。美国部分州的雨水管理标准体系中设置了地下水回补体积控制指标,通过对其定义、标准及计算方法的梳理和分析,对中国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体系的完善、制定雨水下渗回补地下水指标的标准以及推进指标落地的统筹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扣兄 《治淮》2003,(1):17-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将日趋规范化、透明化和法制化。正确认识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特点,规范收费管理,完善收费机制,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增强水利工程抗洪减灾能力,落实水利产业政策,推动水利事业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利工程水费从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涉及到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困难和矛盾多。水费实行经营性收费管理,其核心内容是将过去纯政府定价的水费标准转变为由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供水价格;水费资金从过去的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转变为经营性收入管理;农业水费从过去的委托代收转变为由供水部门自行收取,实现水利工程供水经营管理与服务收费的一体化。如何抓住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适应水费经营性收费管理的要求,切实开展好新形势下面广  相似文献   

19.
鉴于模型应用的广泛性以及软件升级的可能性,评析了国内外近些年较为流行的8个基于绿色基础设施(GI)的城市雨水管理模型。分别从GI雨水水质和径流量控制、GI经济效益分析、GI雨水管理及经济分析集成模型3方面对模型进行分类;从GI实践的典型性、空间尺度、模型的算法、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用户界面和工具应用几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详细阐释;从模型支持的GI类型、模拟方法、输入参数、模拟精度、应用范围几个方面比较了模型的不同属性;总结了几个典型模型在中国的应用情况,指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未来雨水管理模型研发的方向和趋势。通过本研究,帮助城市雨水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了解不同的基于GI措施的雨水管理模型的特征及用途,有助于他们在实践中根据自身需求恰当选用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在采油、炼油及石油化工企业装置区内进行初期污染雨水、后期清净雨水分流排放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人工手动切换和自控电动切换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并浅析了新设计的利用液位标高及水池,即能实现初期污染雨水、后期清净雨水自然分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