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58-59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17个安徽地级市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取各地级市大中型企业相关科技进步评价指标的7个主成分因子信息,实证研究了安徽省各地级市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及其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各地级市大中型企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施工企业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在同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应采取适当的技术创新策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优势。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针对评价指标的筛选提出了通过利用粗糙集理论,约简并构建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准确全面地对施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配置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工程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建筑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模型。利用2016年—2018年10家建筑业上市企业的年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排序和分级,找出了各企业的竞争力优势和劣势,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精益建造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对新时期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的评价研究有助于建筑业企业改进施工生产模式,真正做到精益采购、精益施工以及精益交付。根据精益价值链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了一套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重点对采购流程中的准时采购、按需采购和施工流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消除浪费等指标进行了分析,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建筑业企业的精益建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建筑业企业精益建造能力的评价与提升提供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建筑业现存的诸多问题,规范企业施工生产工艺、提升企业建造能力及建筑业整体水平,开展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管理水平评价研究。基于 TFV 理论分析了精益建造管理的内涵和内容,归纳了精益质量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精益工期管理、精益安全管理、精益组织管理包含的精益建造管理工具,根据精益建造管理内容和工具构建了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 ANP 结构,通过专家咨询和 Super Decisions 软件分析确定了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法开展了工程项目精益建造管理水平评价,通过实证检验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企业间技术、资金等硬实力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管理能力、社会影响力等软实力方面的水平高低越来越成为影响和决定企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结合软实力理论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建筑业环境和建筑业企业的特征为基础,分析了建筑业企业软实力的内涵,建立了建筑业企业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估结合信息熵法确定权重,构建了建筑业企业软实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北京市某国有大型建筑业企业为评价对象进行实例分析,为建筑业企业提供了对企业软实力进行量化评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一是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企业工业增加值、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等项。这一指标包括人力资源存量和经济资源存量,主要反映某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等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的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技术推…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建筑业协会推介的中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百强排名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参考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排名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同时给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水平评价的示例,以期有助于建筑业企业明确努力方向,追赶标杆企业,有的放矢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针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影响因素不确定和风险环境复杂的特点,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序关系法对指标赋权,结合灰色聚类法进行评价分析,得到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值。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其有效性,为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良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能力的根本是技术创新能力,建筑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市场需求,需要强化“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观念,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技术。通过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得出6 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并对这6 项要素进行熵权值计算确定其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的模糊综合评价,确定评价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项指标,以求实现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管理突破,促进建筑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为企业技术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创新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1.
当前,建筑业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如何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构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旨在提升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选取30个初始指标,综合分析指标重要度、相关系数与变异系数进行指标筛选,构建地方性房地产企业知识更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粗糙集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为地方性房地产企业知识更新能力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中发现,我国建筑业的增幅在逐年减少,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率发展缓慢。这体现了我国很多地区的建筑业还是处于比较粗狂的经营模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各省建筑业在开展技术创新的现状以及差别,从而寻求提升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给出了建筑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FUZZY理论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钻石模型"理论,构建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组合熵值法和FAHP法的赋权优势对评价指标赋权。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的建筑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显示:济源、亳州等城市的建筑业竞争力整体较弱,濮阳、聊城等城市则显现发展不均衡的弊端,郑州等城市虽具备强势竞争力,但也存在利润水平低和盈利能力不足问题。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研究东北三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本文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效率分析的视角,选取了20032015年东北三省建筑业有关投入产出的相关指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以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装备率为投入指标,以竣工面积、建筑业总产值、利税总额为输出指标的评价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个别年份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效率无效多是因为技术创新投入不足。为了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建筑业发展效率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所得结果与DEA分析基本一致。说明东北三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与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日本建筑业的技术创新的分析,对目前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我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有必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入手,以提高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建筑业企业的诚信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对其诚信评价的研究是此项任务的基础工作。为了客观评价建筑业企业诚信,严格界定了建筑业企业诚信的内涵,并构建了建筑业企业诚信评价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确立其评价的关键指标,最终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出建筑业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我国建筑企业大部分还是粗放经营 ,高投入低产出 ,技术进步缓慢 ,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而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 ,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强。国内建筑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注重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因此不得不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本文从中观层次———行业角度对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拟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为工具对我国建筑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1 模糊评价的基本原理模糊评…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特点,明晰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的内涵,从建筑产出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中小型建筑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以某建筑企业为例,运用该模型进行成长性评价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促进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