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探索湿热地区老年人夏季室外热舒适阈值。以课题示范工程、样本量集中的广州市老人院为研究案例,结合现场实测与问卷调研,获得各气象要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风速)的逐时数据及老年人室外热舒适状况;借助Ray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ET,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老年人室外热舒适评价模型;并评析不同类型测点空间的热环境情况与特点。结论如下:(1)湿热地区夏季老年人室外热环境中性PET值为25.60℃;台湾、香港、广州等湿热气候地区,老年人与混合年龄层中性PET值接近,人群中性PET值具有一定普适性;(2)老年人热感觉中性范围为23.79℃~27.41℃,较混合年龄层窄;老年人室外环境热舒适PET范围为22.70℃~32.53℃,老年人对偏凉感觉(PET=23.10℃)更感舒适;老年人达到90%可接受率的PET范围是22.62℃~31.15℃;(3)老年人夏季热敏感度为3.62PET(℃)/TSV,夏季老年人对室外热环境敏感度明显高于混合年龄层,因此室外热环境设计对老年人具有更大影响;(4)在适当遮荫条件(植物或建筑)下,老年人在夏季依然乐于接受室外阳光辐射;但需综合运用遮阳、通风、降温等设计策略才能满足老年人对热环境的舒适需求。以期为湿热地区室外环境适老设计提供研究方法和设计目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湿热地区住区不同季节的室外热舒适特点,在湿热地区典型城市广州采用现场热环境实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不同季节室外环境下人们的热感觉、热舒适、热接受度和热环境参数偏好评价。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广州住区不同季节的热舒适阈值,并对湿热地区住区的热环境设计提出了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明确湿热地区不同室外空间夏季的热环境设计要求,提高使用者的热舒适水平,以广州为例,通过热环境测试和热舒适调研,获得了6处不同室外空间的热环境水平和主观热舒适评价特点。统计结果显示:开阔的广场空间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居民偏热投票最多,热感觉投票值和太阳辐射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718以上,广场空间进一步增加湿度的投票比其它空间多;遮阴区域的架空层和东西街居民偏热投票最少,热感觉投票值与空气温度或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强;小区活动场地内的热感觉投票值与各热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均较低。研究推荐遮阳和增湿作为广场空间热环境改善的最主要方法,架空层是6处室外空间中最为适宜的活动场地。  相似文献   

4.
热舒适指标在湿热地区城市室外空间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热舒适指标在中国湿热地区城市室外空间的适用性,以广州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获得8个典型城市室外空间的人体热感觉投票和微气候参数。采用统计指标和定性指标,对比评价生理等效温度(PET)、标准有效温度(SET*)、通用热气候指标(UTCI)和经验指标(TSV_(model))对室外热感觉的预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SV_(model)的适用性最好,表现为其计算参数,也即空气温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湿热地区居民在城市室外空间的热感觉投票决定系数最高,为0.942,TSV_(model)预测值与居民室外热感觉投票的Spearman相关系数最大,为0.833,TSV_(model)对居民热感觉投票百分比的预测正确率最高,为65.1%。推荐经验指标TSV_(model)作为我国湿热地区的室外热舒适评价指标,用以评价不同城市室外空间的规划设计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岭南庭园夏季热舒适状况进行研究。首先,使用现场实测及问卷调研的方法,获得各气象要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风速)的逐时数据及庭园室外热舒适状况;然后,借助Ray 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综合评析庭园不同景观要素组合空间的热环境情况;最后,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岭南庭园室外空间人体热感觉与热环境指标之间的关联并获得PET热中性温度及阈值上限,初步建立岭南庭园室外热舒适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室外热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与建筑节能。本文介绍了室外热舒适的定义与发展状况,重点对比分析不同室外热舒适模型,包括PMV(Predicted Mean Vote)、OUT_SET*(OUT_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PET(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UTCI(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等的定义、考虑因素、热感觉区间,以及其发展与修正等。此外,本文概述了热适应理论的定义、3个经典模型研究情况,以此提出目前室外热舒适研究的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室外微气候环境对于广场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广场是居民获取日照,进行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对哈尔滨典型广场的长期测试以及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冬季广场参与人数的主要因素为平均辐射温度,其次为温度与衣着量;室外参与人数与温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PET温度有较高的相关性。夏季,影响广场参与人数最主要因素为风速与湿度;哈尔滨地区的室外PET热中性温度为9~26℃,可接受范围高于其他地区,热感投票与广场总参与人数相关性较高,微气候因子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广场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室外热环境直接影响室内热环境并关系到人居环境质量,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从借鉴传统古村落建筑群室外热环境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广州等湿热地区气候特征,探究影响该地区居住区室外热环境的主要因素,以期在未来建筑设计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因素,从而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室外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广场是市民室外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室外环境的热舒适性又和市民出行密切相关,因此对城市广场进行热环境探索并加以改善已成为迫切需求.文章通过对中国广场最多的城市大连市进行分析,选取8个典型城市广场进行室外热环境的实测调研,从广场使用功能、空间形态等角度进行实测数据分析,为城市广场的规划改造和热环境的改善建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室外热舒适性一直是城市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室外微气候环境利用主客观现场调查研究,明确影响人体室外热感觉的影响因素.为确定户外环境的设计策略、营造具有吸引力的良好公共空间提供重要研究基础.文中研究通过对寒冷地区过渡季节的确定,利用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和同步微气候数据现场调查,获取了 1050份有效主观问卷及相对应气象参...  相似文献   

11.
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区域的逐渐扩大,导致城市夏季室外热环境逐渐变差。天津原九国租界多为天津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客流量大,其夏季热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主要目的是探讨天津5个不同典型的原租界街区的热环境差异及其设计因子与夏季室外热舒适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搜集5个原租界街区的热环境相关参数,并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ET)以对街区热舒适环境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相比于气象站,植被覆盖率大的原英国租界街区的平均PET增值最小,仅1.20 ℃;植物覆盖率小的原奥匈帝国租界街区的平均PET增值最大,为8.50 ℃。此外,本研究从街区设计的规划指标、空间形态和细节设计三方面,量化分析设计因子与PET的关系。结果表明,绿化率、街道百分比、天空视域因子(SVF)和街巷高宽比会对PET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街道朝向、植物种类及其形状、建筑遮阳构建和喷泉等因素也会影响原租界街区的夏季室外热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上海创智天地广场夏秋冬三季小气候实测与问卷调查,探讨广场空间形态、热环境和使用者心理感知之间的关系,10个测试日共获得问卷870份。结果表明:1)SVF与广场热环境关系紧密,夏季需要更小的SVF,冬季需要更大的SVF;2)热中性与热舒适范围随季节发生变化,热感觉、热舒适与空气温度、PET显著相关,就相关系数而言,热感觉更高;3)人们的热感觉和热认知较为一致的是广场夏季热环境更为严峻;4)空间开阔是人们在秋冬两季来广场的主要原因,它影响了人们对广场各区的热认知;5)创智广场的热中性范围低于国歌广场,空间形态与行为活动的耦合可能影响了人们的热中性范围。本研究成果可为上海高密度环境广场热环境设计及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夏季和春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因素组合测点的单日测量数据,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步行环境春夏两季的日间风环境指标和热环境指标变化特征,评价不同因素组合在步行环境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区别,以此得出多种步行环境微气候舒适的局部模型,以期为湿热地区大学校园的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改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黎珊  李琼  毛会军  孟庆林 《建筑科学》2023,(4):63-69+80
公路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常用方式,湿热地区的气候特点使得公交候车亭的热环境问题极为突出。本文以广州地区典型候车亭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开展了不同喷雾方式的室外实验,明确了湿热地区候车亭喷雾的降温效果,拟合了降温效果与湿球温度差、喷雾压力之间的函数公式,并利用不同室外热舒适指标评价了候车亭喷雾对人体热舒适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喷雾方式的降温效果存在差异,其排序为空地侧喷>候车亭侧喷>候车亭顶喷>空地顶喷,降温范围为1.0~4.4℃;喷雾期间候车亭侧喷可使降温效果空间分布最均匀,站姿和坐姿的候车乘客在头部、腹部位置的温降几乎相等(2℃左右);喷雾稳定段降温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湿球温度差值和喷嘴压力,并且两者的相对影响随喷雾方式而变化;从降温效果角度出发,适合湿热地区公交候车亭的喷雾降温方式为候车亭内顶喷;当采取的热舒适评价指标不同时,不同喷雾方式产生的热舒适改善效果排序会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5.
对湿热地区典型教学组团的夏季室外热环境进行了33 h昼夜连续实测.根据气象参数,行人高度上温度、湿度、风速和湿球黑球温度(WBGT)分布以及典型地表温度等的测试结果,得到湿热地区教学组团夏季室外热环境的主要特征.测试结果表明,组团内的天井、架空、透水砖可有效降低夏季白天行人高度处的空气温度及WBGT,一些建筑设计手法对组团夏季白天室外热舒适的改善效果依次为:架空>天井>透水砖路面>不透水砖路面>混凝土路面.夜间,各测点的热舒适性基本一致.将测试结果对组团室外风速和WBGT现有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研究表明,数学公式计算值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6%,与实测统计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快速城镇化和全球变暖使城市室外环境的热不舒适加剧,热安全风险提高。为了解湿热地区室外动态热环境中人体生理量的变化规律,为快速评价室外热环境提供依据,开展了室外人体热反应观测实验。基于实测数据,对二节点模型进行了模拟精度分析和吻合度检验,研究得到了人体在室外受风速、MRT和自身调节的作用下,皮肤温度和体核温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及二节点模型修正方法。在室外动态热环境中应用二节点模型,需从皮肤、体核调定温度、人体标准模型、肌体启动体温调节的环境温度值及人体与室外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4个方面对人体二节点模型进行修正,相关参数和调节过程应写成可赋值的变量或数学表达式,修正后的二节点模型对室外人体热反应预测具有通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热舒适指标作为表征室外空间舒适程度的主要依据,其在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是影响室外热环境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为了分析不同热舒适指标在中国严寒地区城市室外空间的适用性,以哈尔滨市大学校园室外空间为例,通过气象参数实测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校园典型空间中受访者的主观热感觉投票和微气候参数,并选取3个统计指标和2个定性指标作为...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歌广场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上海国歌广场夏秋冬三季物理环境及广场使用者的热感知和偏好。现场进行小气候实测和问卷调查,21个测试日共获得问卷878份。研究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的形式评价热舒适。客观评价指标采用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3个指标。结果表明:1)广场夏季热舒适问题相较秋冬两季更为突出;夏季,80%受访者期望空气温度降低、风速升高;秋冬两季,近半数的人希望温度升高、风速降低、太阳辐射增强;夏季,居民太阳辐射偏好与空气温度值呈显著负相关;秋冬两季,居民风速偏好与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2)预测PMV不适合评估上海广场户外热舒适;使用PET计算的热中性温度为16.2℃,热舒适范围为7~25℃;使用SET*计算的热中性温度为17.1℃,热舒适范围为10~24℃。本研究成果可为风景园林师优化上海高密度环境下的户外热环境提供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干热地区夏季城市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城市活力下降。为探究不同形态参数和建筑布局对干热地区居住区夏季室外热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石河子市五个典型居住区的热环境物理参数进行实测调研,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比不同形态参数对居住区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干热地区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干热地区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外环境和街区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湿热地区城市热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户外遮阳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有效措施,为探析夏季户外遮阳空间下人体生理量的变化与热舒适特点,选取无遮阳、植物与高架桥遮阳三类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夏季对其热环境参数与人体生理温度进行监测,并对人体热感觉和热舒适展开同步问卷调研。结果表明:从室内转向室外,人体生理温度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无遮阳环境各生理温度增长速率均明显高于遮阳环境;第二阶段人体逐渐适应室外环境达相对稳态后,生理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期间无遮阳环境平均皮肤温度均值为34.42℃,分别高出植物与高架桥遮阳环境1.31℃与1.49℃;热舒适投票均值为1.24,分别高出植物与高架桥遮阳环境1.09和0.91个单位。此外,无遮阳环境下人体主观投票随停留时长变化明显,1 h内TSV与TCV均增大了约0.5个单位,而有遮阳环境的投票值则表现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热适应模型、改良室外热舒适实验及理解城市微气候舒适感受机理提供数据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