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城市文化和艺术的圣地。博物馆建筑代表一个时期、一个地区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水平。创意是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灵魂。文章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现代博物馆建筑实例的分析,研究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创意,探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砖雕是中国独特的建筑装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砖雕,各自呈现出不同的工艺手法和风格特点。区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反映于砖雕艺术中,形成了以临夏、山西、徽州、苏州、北京、天津、广东为代表的不同流派,中国砖雕呈现出博大精深的艺术面貌。汉儒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临夏文化既丰富灿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普雷斯顿·斯科特·科恩的两个建筑作品——太原博物馆和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的设计过程与方法,强调了场地、文化、光等因素对塑造建筑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在中国建筑设计模式中内部空间设计和外部空间设计分离的弊端,呼吁建筑设计应内外整合。  相似文献   

4.
李超 《城乡建设》2021,(1):61-63
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建筑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提供一个可遵循的道路.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布局、庭院空间、外形风格、建筑取材、建筑配色等五个方面,反映了贝聿铭先生传统与现代融合、建筑与环境融合的设计理念,展示了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建筑特征.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关键要素进行提取冶炼,加之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苏州博物馆的建筑样式及空间组成,探讨了该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并从整体设计、屋顶造型、庭院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设计》2011,(9):42-45
2011年9月1—3日,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阿姆斯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届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高峰论坛"在苏州隆重开幕。本届高峰论坛是继"第一届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之后的又一全力推出的论坛,同期在苏州美术馆举办"2011首届UED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建筑作品展",并增设了"2011UED博物馆建筑设计奖"。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筑》2009,(1):113-113
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于2008年12月1日开放.该博物馆被认为是贝幸铭最后的“宣言”。4.5万m2的博物馆位于多哈海湾南部的一座人工岛上。该项目是波斯湾地区开发的第一座大型综合文化设施,将展出伊斯兰地区的艺术品。博物馆外墙由白色石灰石砌筑而成,表现出伊斯兰建筑传统错综复杂的几何图案。  相似文献   

8.
<正>堪称古代艺术瑰宝的苏州园林闻名中外。但上个世纪90年代建成的苏州博物馆一点也不逊色苏州园林,也值得细细品读其建筑艺术之美。岁月如歌,作品如人。苏博是时年近90岁高龄贝聿铭送给家乡的一件礼物。童年的贝聿铭穿梭于苏州园林,网狮林是他们贝家私园,所以他比其他人更深谙传统园林文化。又常年在国外学习现代建筑理论进行现代建筑设计。体现在苏博上,作为一个现代建筑,却具有了比一般现代建筑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的探讨与分析,来研究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为中国以后博物馆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指引一个明确的方向。从河南博物院入手,通过皮尔士符号学的三元方法论,分析研究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中所运用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以及象征符号,并结合河南当地的地域文化,来探析博物馆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符号原则和发展方向。博物馆建筑代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因此设计人员要重视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研究,推动中国未来博物馆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沈晨翀 《园林》2008,(3):46-47
早在2003年就欣闻由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承担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正式开工建设,而在此之前关于苏州博物馆选址与建筑设计风格等问题已经引发人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等历史遗产的继承和创新的思考。众所周知,贝聿铭的代表建筑包括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北京的香山饭店等,都反映了明显的中西传统交融的美学标准,对于几何形体与简单秩序的追求是贝大师一生执着的建筑符号。  相似文献   

11.
贝聿铭是著名的华裔建筑师,祖籍江苏苏州,自幼在中国生长和学习的经历使其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造诣,熟悉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贝聿铭采用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手法,凸显了建筑的文化特征,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苏州博物馆在建筑色彩、建筑造型、庭院空间、轴线布局、造景元素、造景手法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设计之路。学习其设计方法,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建筑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17,(6)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见证了20世纪以来世界艺术的变革与发展,也推动了诸多文化进步的新思潮。而博物馆的数次改扩建设计可以视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在20世纪探索与前进历程的缩影。通过图解博物馆改扩建中建筑边界变化带来的空间观看方式的改变,揭示这一历史建筑生长过程中回应不同时代多样需求的空间策略,其中涉及的社会文化思潮也诠释了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对于协调城市、建筑与人群的态度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张春晓 《现代装饰》2012,(9):108+110
本文通过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的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从地域性的概念出发,层层剖析二者关系,总结地域性对设计的现实意义,以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从文化、科技、材料等多方面分析探索地域性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随着艺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归属感的缺失,努力寻求文化的认同感,这便是本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建筑作为地域文化的风向标,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比较宁波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的异同,从中国山水意象角度入手,分析其在中国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博物馆的地域性建设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讨,同时为建筑设计在文化趋同的现行压力下如何回归地域本土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建筑设计作品中存在的缺乏辨识度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在中国当代博物馆中的体现为主题,对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宁波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四种将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当代博物馆的方式:对地域传统建筑造型的抽象、对地域传统空间语言的转译、对地域记忆场所的再现、对地域符号的运用。并据此提出了设计广西博物馆的构想。希望通过这些分析,能够对解决建筑设计作品中存在的缺乏辨识度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复合功能,"符号化、景观化"的设计方向误导了人们对博物馆建筑的全面理解.博物馆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职能,要求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应从地域性视角出发.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深刻剖析博物馆建筑设计地域性表达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7.
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作为我国维吾尔族伊斯兰建筑的经典,集中地反映了17—20世纪南疆地区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本文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结合现场调查,探讨了阿帕克霍加麻扎建筑群始建、扩建和成形3个时期建筑的主要特征,由此分析并得出该时期南疆地区传统伊斯兰建筑在空间形制、建造体系和装饰艺术上的演变规律,为南疆地区传统伊斯兰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地域性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通过对贝聿铭先生在中国设计的杰出的建筑作品的分析,指出中国这一"根"的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是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历史的宝藏。在设计中融入中国自己的东西,再结合现代化的发展,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贝聿铭先生为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和"现代派设计大师"。他的作品有许多,而为中国设计的有: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每一个作品都融入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其中座落在北京香山公园内的香山饭店,放进了中国的风水布局,是他将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19.
苏童  郑世伟  李苗 《建筑创作》2012,(4):132-141
简要介绍了蒙元文化博物馆的规划、建筑设计思路和理念。蒙元文化博物馆的的总体设计着重于建造一个符合草原景观特点和能够反映蒙元文化建筑特点的建筑。  相似文献   

20.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代表性文化符号,生动展现了中国千年历史文化,集中了古人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哲学。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和符号,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常走入生搬硬套的形式表达误区,如何从现代美学和建筑艺术的角度来展现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是建筑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中华成语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探究成语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现代表达的形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