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液共混法将植酸加入到壳聚糖季铵盐溶液中,然后冷冻干燥制备出多孔复合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和测试,并研究了该复合膜对变压器绝缘油中铜、铁、铝、锰4种金属杂质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植酸的加入没有破坏壳聚糖季铵盐复合膜的多孔结构,该复合膜能有效吸附变压器绝缘油中的金属杂质。当植酸与壳聚糖季铵盐的质量比为0.4时,该多孔复合膜对变压器绝缘油中金属杂质的吸附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铜离子过量会导致变压器油介质损耗因数增加,通过N-甲基吡咯烷酮(NMP)-水萃取体系对铜铁含量较高的变压器油进行萃取,研究萃取次数、温度、含水量对液液萃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萃取前后绝缘油中添加剂的含量和电气性能指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MP-水萃取3次可以使变压器油中铜铁离子含量大幅降低,介质损耗因数明显下降;该萃取体系有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NMP体系中加入微量水能增强铜铁离子的去除能力;经过NMP液液萃取后,绝缘油中的添加剂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广东电网由于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导致变压器绝缘电阻不合格缺陷频发的问题,通过热油循环、灭箘过滤等试验排除了受潮、微生物对变压器绝缘电阻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检测油中以及变压器内壁漆的铜离子含量,查明变压器油绝缘性能下降是由变压器涂覆的铁红内壁漆富含铜溶解在油中造成的。选择γ-氧化铝、A型硅胶、801、改性Y型分子筛等4种铜离子吸附剂,通过吸附能力以及对油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吸附剂为改性Y型分子筛吸附剂,并进一步对比试验确定吸附剂的用量和处理温度。研究成果在中山供电局110 kV谷都站1号主变压器试点应用,处理后该变压器绝缘电阻得到大幅提升,恢复正常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4.
钱晖  胡旭  申积良 《湖南电力》2007,27(5):14-16
对几台变压器油介损值超标原因及铜含量成因进行分析,指出油中铜含量异常是引起油介损值增大、绝缘电阻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试验室各种净化处理试验,寻找处理变压器油铜金属异常的最佳方案,并应用于实际,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乾良  蒋国顺 《变压器》2019,56(2):12-13
正1引言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变压器油作为变压器的绝缘和冷却介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变压器能否安全运行。运行中的变压器油绝缘电阻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变压器油介损值增大,油中杂质颗粒含量增加。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将变压器停运,采用板框式压力滤油机配备吸附药纸对变压器油进  相似文献   

6.
变压器油中存在腐蚀性硫和铜离子会严重威胁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腐蚀性硫和铜离子综合治理这一技术难题,采用吸附法对变压器油进行脱除处理。结果表明:经过84 h吸附处理,油中铜离子含量从1.2 mg/kg降至0.2 mg/kg,介质损耗因数从1.57%降至0.057%,体积电阻率从3.6×10~(10)Ω·m升至1.96×10~(12)Ω·m,总硫含量从550.1 mg/kg降至380.8 mg/kg,腐蚀性硫含量从51.6 mg/L降至18.1 mg/L。绕组绝缘电阻提高约3倍,吸收比恢复正常。处理过程对抗氧剂T501含量、水分、酸值、界面张力和击穿电压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二苄基二硫醚(DBDS)是一种腐蚀性的有机硫化物,能与变压器中的铜导线反应生成导电性比绝缘油和绝缘纸高得多的硫化亚铜,从而威胁变压器的安全运行。脱除变压器绝缘油中的二苄基二硫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腐蚀性有机硫化物对变压器铜导线腐蚀的问题。本文通过在多孔状壳聚糖材料上负载聚乙二醇-氢氧化钠试剂制备出新型的脱硫材料,研究了该脱硫材料的负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脱除变压器绝缘油中二苄基二硫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壳聚糖脱硫材料脱除变压器绝缘油中二苄基二硫醚的效果好、速度快,经过处理后的油品色度低,能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8.
《湖南电力》2015,(1):2
<正>2008年,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简称省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化学技术室承担省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变压器油中金属含量的影响及处理研究》,针对变压器油中存在金属杂质导致油介损升高,主绝缘电阻下降的问题,采用吸附加钝化剂的方法,成功地将油中的金属脱除。该项目于2013年1月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在省内20余台变压器推广应用,节约运维成本超过300万元,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2015,(12)
<正>1引言变压器经长期运行,油中会产生金属铜离子,而铜离子含量超标,将严重危及变压器安全运行,最终可能导致变压器整体绝缘性能降低而损坏。目前,湘西供电公司所辖110kV及以上变压器存在铜离子超标的数量多达11台,其中220kV变压器1台,110kV变压器10台。检修单位利用传统的处理装置对铜离子含量超标的变压器进行了吸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台大型变压器在做高压测试时,发现了变压器绝缘缺陷故障,分析和通过试验发现变压器油中金属含量超标。采用WXD-02型多孔高效吸附剂或相应的滤纸吸附处理,是处理变压器油中金属性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吸附变压器油中的腐蚀性硫,以XDK为吸附剂,二苄基二硫(DBDS)为实验目标物,向新变压器油中添加DBDS制备实验油,在不同吸附条件和再生条件下研究XDK对实验油中DBDS的脱除效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A)和比表面积测试仪(BET)对XDK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XDK的最佳再生温度为600℃,再生4次后的XDK依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XDK质量分数为10%、吸附次数为2次、吸附温度为10℃、吸附时间为2 h时,绝缘油中DBDS的脱除率达到96.9%,且处理后绝缘油的介电常数、击穿电压、体积电阻率分别提高了0.31、5.3 kV、0.23Ω·m,介质损耗因数则降低了0.21%。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绝缘油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会逐渐劣化,导致变压器油电气性能、理化性能大幅降低。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将亲水SiO2纳米颗粒固载在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上,制备出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联合静电吸附技术净化处理脏污变压器油。对于SiO2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通过油品净化效果测试得出,最佳的制备条件为溶胀后干燥12 h,作为硅源的正硅酸乙酯(TEOS)加入量为6 g;将上述条件下合成的改性纤维素集尘体材料,置于静电净油反应器内,二者协同净化脏污变压器油后,油品的主要运行指标如水分由最初的32.0 mg/L以上降至23.5 mg/L以下,且其他包括介质损耗因数、酸值和体积电阻率等关键指标也均已达到运行油的国家标准。可见,静电技术结合改性纤维素吸附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油中的杂质颗粒。  相似文献   

13.
钱晖  冯斌 《湖南电力》2013,(Z2):4-6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变压器绝缘电阻下降的原因,发现是由于绝缘油中铜含量超标导致;提出吸附净化处理及添加金属钝化剂的联合处理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杨京渝 《变压器》2015,(12):47-48
1 引言 变压器经长期运行,油中会产生金属铜离子,而铜离子含量超标,将严重危及变压器安全运行,最终可能导致变压器整体绝缘性能降低而损坏. 目前,湘西供电公司所辖110kV及以上变压器存在铜离子超标的数量多达11台,其中220kV变压器1台,110kV变压器10台.检修单位利用传统的处理装置对铜离子含量超标的变压器进行了吸附处理,成功解决了铜离子超标的问题,但铜离子吸附处理过程较长.一般需要停电10天~15天才能处理合格.而湘西电网构架及供电方式单一且薄弱,单台变压器运行的110kV及以上变电站有16个,一旦变压器停运,将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5.
油中的腐蚀性硫化物会侵蚀变压器绝缘绕组,导致油纸绝缘性能下降,给变压器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工程上常通过加入金属钝化剂来抑制腐蚀性硫化物与铜离子的结合,进而延缓硫腐蚀过程的发生。研究了油中常用金属钝化剂苯并三氮唑(BTA)对铜硫化物形成的抑制效果,并研究了钝化剂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对变压器绝缘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腐蚀性硫的绝缘油中加入BTA可以有效缓解变压器硫腐蚀,但高浓度的BTA会促使油中铜离子含量增加,而油中铜离子能通过传递分解过氧化氢产生过氧化自由基,加速油品劣化,导致油纸绝缘老化加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变压器油中的甲醇含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变压器固体绝缘老化程度指标。本研究结合固相萃取和顶空进样的前处理技术,利用固相萃取对样品进行吸附浓缩,然后采用顶空进样技术解吸附并进样,再采用气相色谱对变压器油中微量甲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固相萃取的样品量为20 mL,顶空进样器的平衡温度为90℃,加热时间为25 min时测定效果最佳。绝缘油中甲醇浓度为0.98~18.62 mg/L时,甲醇的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优度为0.998 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1%,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钱晖  欧阳军  胡旭 《湖南电力》2009,29(6):13-16
通过试验分析了绝缘油铜含量超标的原因;论证了T551金属减活剂能有效地降低变压器油中铜含量,并成功应用在怀化新街1号主变油的处理中,可供今后变压器油铜含量超标处理时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存在对铜导线及油浸绝缘纸特性的影响,在实验室内对某现场已运行5年的尼那斯(Nynas)油进行了相关热老化分析。通过肉眼观察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油样老化过程中所添加铜线及绝缘纸表面的颜色变化、微观结构及元素组成;利用宽频介电谱测量了油浸绝缘纸老化前后损耗因数及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并对绝缘纸的击穿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铜线表面的颜色变化表征了其被腐蚀的程度;变压器油中氧气浓度对二苄基二硫(DBDS)与铜导线在油中的反应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硫化亚铜(Cu2S)在铜线、绝缘纸等表面的附着情况;Cu2S附着后会改变铜线的表面结构、绝缘纸的纤维分布,并导致油-纸复合绝缘介电性能下降。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危害及相关作用机理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常温到极寒条件下不同微水含量变压器油的黏度、导热系数、电导率与介电性能等特性,配制4种不同微水含量的45#变压器油试样,在+30~-50℃对变压器油黏度、导热系数、电导率与介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变压器油的黏度呈指数函数增大趋势;变压器油的微水含量越高,黏度越大;导热系数受温度和微水含量的影响较...  相似文献   

20.
万涛  钱晖  冯兵  周舟  龚尚昆 《高电压技术》2013,39(5):1128-1134
为了研究变压器中硫腐蚀作用的监测方法,考察了40台运行变压器油中铜离子质量分数与腐蚀性硫测试结果的关系。将变压器油样品充入氮气、空气和氧气条件下进行了腐蚀过程动态模拟试验,确定了铜腐蚀过程中油中铜离子和铜片表面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和氧气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离子质量分数检测与腐蚀性硫试验一致性>70%,油中铜离子和铜片表面硫化亚铜离子质量分数随腐蚀过程不断增加,通过铜离子质量分数检测能够有效监测变压器铜腐蚀状态;腐蚀性硫试验中铜片颜色能够准确反映硫化亚铜离子质量分数变化.不含氧气时,铜的腐蚀过程主要为铜→铜复合离子→硫化亚铜,含氧气时铜的腐蚀过程同时具有铜→氧化铜→铜复合离子→硫化亚铜和铜→铜复合离子→硫化亚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