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每年都有大量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大量涌现的城市建筑,工业及民用项目的建设使得土地的可用率越来越小。现代社会土地是真正的寸土寸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段德罡  芦守义  田涛 《规划师》2009,25(8):11-14,25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GB)是城市增长管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UGB的编制、管理与城市规划存在差异,针对我国UGB研究面临的问题,应结合国情构建UGB编制-管理体系,包括:由上一级政府组织编制UGB、因地制宜的编制UGB、建立UGB编制单位资格准入制、建立UGB专家审批制、明确UGB的实施管理要点和"弹性"UGB的修订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000年-2009年广西以及广西十四个城市的两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原因在各个城市的表现侧重不同,政府应该改变过去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地型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及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网络的空间涵义基础上,分别从人群、建筑群及互动网络三个方面描述了网络时代城市空间组成要素的特点并从网络空间的经济现象与社会意义出发探讨了网络时代城市空间的变迁趋势。  相似文献   

5.
纪晨  李珍琪 《城市建筑》2013,(24):50-50
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空间问题而引发各类冲突事件频频发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实践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分析,明确如何科学地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为创建和谐社会及城市发展更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郭扬扬 《山西建筑》2022,(8):167-172
基于2002年—2011年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及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统计信息,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建设用地变化弹性指数、用地结构信息熵及地理探测器多种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都逐年增加,但是用地弹性系数较高,远未达到集约用地的水平.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信...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意大利历史城镇科莫市过去300年中的城市发展进程作为样本,研究一个城镇在保存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空间系统结构的增长模式。并在大量测算数据的基础上,指出城市演变过程中空间网络的动态特性以及回归值的存在。以此量化解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机制,同时为设计师理解城市的传统空间特质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合理确定和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制定本建设用地指标。  相似文献   

9.
滨海城市受到海洋空间的限制,城市发展演化呈现出自身独有的规律特征,本文通过研究1987年、1999年、2012年以及2018年的4个不同时期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并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分析了青岛市过去30年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特征,并探究了城市发展演化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从城市外部形态的角度出发,青岛市在总体发展状态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城市的演变同时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与区域发展趋势的推动,整体环湾发展,与外围区县相接形成区域共同体,对空间的占据能力不断提升。同时,自然地理因素、经济产业迁移、交通设施要素共同构成了青岛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 ,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 ,总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 ,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 ,吸取历史经验、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 ,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6,(3)
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城市规划思路的众多变化,文章以榆林中心城区为案例,围绕城市生态环境底线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两个主要方面,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出发,根据既有的城市空间管制方法,将生态、文化要素贯穿始终,构筑起以战略研究引导城市空间格局、以要素管控城市用地布局及以数字平台辅助实施管理的城市空间管制体系,以期有助于城市空间管制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全国现存耕地到2010年能否守住"18亿亩红线"的热点问题.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与耕地减少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主要原因的分析研究,以及从不同角度对处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进行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应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动态、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规划编制与管理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延吉  林高志 《城市规划》2021,45(12):95-103
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主要沿用"单一控制"思路,除人口规模和气候区外,尚未考虑影响城市用地的其他因素。为此,本研究从职能视角出发,以全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揭示了36个产业部门的职能指数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值、工业用地面积人均值和比重值的对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城市职能是决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市工业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的关键因素,其相对影响已超过既有标准中的所涉变量,但各类二三产部门对土地要素投入的需求强度不尽相同。在预测用地规模及修订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时,建议根据重点产业部门的职能标准化指数,对规划期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弹性增减,以提高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李王鸣  李玮 《城乡建设》2004,(11):62-63
建设用地增长特征 建设用地总量快速增长.2000~2002年,浙江省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从1061.66平方公里增加到1413.79平方公里,总量增加约33.17%,年均增长率约为15.40%;而同期新征土地面积由69.72平方公里增加到440.90平方公里,总量增加约5.3倍.如果根据浙江省境内用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和趋同性,将其划分为三大特征区域,则根据数据的聚类分析,得出浙中及西南内陆地区建设用地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建设部2004年10月29日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通知强调,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指标,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合理利用,加快制订建设用地指标;抓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制订和修改完善工作,并要求优先开展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城市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其空间形态就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就象一个初生的婴儿,随着营养的增加逐渐成长。当然,城市的生命远比人的生命漫长,因此,这种变化可能十分缓慢,有时甚至不意觉察,但这一过程却始终不会停止。今天,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也处于加速状态,这才使我们有可能通过一个城市近百年来空间形态的变化,来探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一些规律。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城市的功能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城市诞生的初期尤是如此。以大连为例。大连地区最早的城市建设应追溯到公元十二…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北京市全市域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对北京市近30年来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空间扩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轴向性和圈层蔓延特征。北京市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展在不同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人口激增加剧了对于空间的需求,产业发展奠定了空间形态的基础,空间战略的延续维系了形态的演化,大事件大项目的出现给城乡空间形态带来了变革。  相似文献   

18.
刘长国  徐苏宁 《规划师》2012,28(5):64-67
东北地区的城市体系发展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他组织痕迹明显,显现出城市群与城市带集聚特征,等级规模分布不均衡,城市化高水平、低质量,对该地区的城市体系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可从几方面入手:完善城市体系的空间与梯度分布,促进城市体系网络结构的形成;提高大、中型城市的辐射功能,发挥城市群与城市带的增长极作用;提高城市化质量;组织城市转型与复兴;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各个地区的土地管理机关要科学合理地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理界定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本质内涵,以我国基准地价修正法为依据,努力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框架。论文介绍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基准地价评估意义,分析基准地价评估体系的研究思路,主要对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体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城市建设内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结合安徽数据,通过绿色GDP指标对安徽省2008年—2015年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结果表明对人口密度的牵引和高校教育的投入以及绿化环境的改善能极大促进经济增长,而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房产建设过量和区域分化、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则阻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