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山地城市的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韧性城市的理念为山地城市的防灾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文章在对山地城市灾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山地城市"韧性防灾"框架体系,包括山地城市的灾害风险识别、系统韧性评估、不确定性导向规划响应和策略制定四部分。最后在该框架指导下,从韧性思维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分别针对山地城市低、中、高度风险度分区的灾害防控手段以及非工程性防灾策略,以期对山地城市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山地地区灾害频发、损失严重,山地城市的安全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山地城市具有与平原城市迥然不同城市特征,其综合防灾规划具有独特性,不能照搬平原城市的防灾模式。文章在梳理山地城市与山地城市综合防灾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加强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理论基础研究,完善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的法规与规范建设,创新山地城市综合防灾技术,探索山地城市综合防灾管理实施新机制等对策,以期对我国山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是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灾害和灾害景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山地城市滨水灾害的特征和类型、灾害的演进过程以及防灾误区。通过借鉴社会生态学和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出了能承受干扰而不至于崩溃的弹性适灾策略。并以重庆市北滨路滨水景观设计为例,从时空的动态适应、复合的网络系统和适应性的植物群落3个方面进行了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实践,以期推动山地城市滨水空间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山地城市由于灾害的多发性和地形的复杂性,其防灾体系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以山地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中的公共开放空间这一角度,指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对于城市防灾减灾的意义,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公共开放空间的概念,探究其构成要素,提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的设计策略,并希望山地城市的防灾规划体系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抗震防灾角度对韧性城市建设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传统抗震防灾理念与韧性理念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抗震防灾韧性城市的建设体系与特征,并从韧性建设要求、目标与发展阶段以及抗震防灾基本手段等方面对韧性城市的建设对策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建设具有抗震防灾保障的韧性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魏琴  孙弘  李文星 《住区》2022,(6):68-75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国,灾害呈现不确定性与损害性特征,对于城市防灾的挑战愈加严峻。为充分应对灾害的发生,城市传统防灾必将走向韧性视角下的综合防灾,社区是城市防灾的基本单元也是主要的受灾体。本文从灾害频发暴露出的社区发展不足出发,系统性对韧性及防灾等概念进行解析,通过进一步梳理社区防灾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指出当前社区防灾遇到的问题,并从韧性角度对贯穿社区综合防灾的防灾信息平台、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公众参与四个维度提出横向与纵向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韧性概念的过程特点出发分析了城市韧性的内涵,在总结以往城市防灾理念过分强调防抗灾害物质环境建设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理念下的城市安全提升策略。即从物理、社会、信息三度空间分析城市系统产生安全问题的原因,对应以实体要素、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三大支撑要素构建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相互配合吸纳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冲击对城市系统的影响,以提高城市韧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滇中新区东片区的综合防灾规划为例,探讨了城市规划中韧性理念的应用,包括动态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防灾应急设施的弹性设置,以及与韧性理念相契合的管理架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模式和公众参与政策等。  相似文献   

8.
2019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级城市建设管理带来巨大的考验,2020年南方肆虐的洪灾叠加了城市防灾救灾难度。医院、交通枢纽、体育馆、街道等公共开放空间是综合防灾的重要场所,承担了疫情期间的重要防疫任务。从韧性与健康城市建设层面提出韧性健康开放空间的概念,梳理疫情等灾害下城市防灾空间的发展。基于综合防灾存在的多系统叠加的复杂性,提出韧性健康开放空间特征及规划策略:完善叠加灾害预防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建立平灾结合的开放空间弹性复合功能系统、建立线上线下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的城市安全韧性研究基于灾情演变和城市空间元素相互影响的视角,突破了传统防灾中仅专注于城市建筑工程和设施等硬件抵抗能力的局限,着眼于城市功能在灾害情境下的运维、保障需求,以提升城市应对多灾种威胁的综合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为目标。本研究通过城市承灾体时空特征和防灾韧性要素解析,建立了城市安全韧性表征的关联逻辑。研究以台风、暴雨、地震、火灾四类灾害为例,从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特征、建筑与基础设施、应急响应机制三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城市抵抗、适应和恢复各个阶段功能变化的主要影响参量,建立了多灾种下城市安全韧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为城市安全韧性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和城市安全提升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对防灾减灾的需求,在总结国外相关韧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防灾韧性城市的理念,并从减轻灾害影响能力、对灾害适应能力、灾后系统恢复能力3个方面探讨了韧性城市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城市缺乏韧性的原因,给出了评估城市防灾韧性能力的定量方法。基于该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了不同城市在灾害过程中的韧性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提高城市韧性能力建设的举措,并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对规划师的要求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山地城市(镇)灾害的分析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山地灾害与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分析了防灾减灾对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指出山地灾害的防治需要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支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综合防灾与一般的城市防灾相比,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和全过程.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依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城市规划体系外和城市规划体系内的两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灾害特点的差异和灾害防救体系的不同都将影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本文从城市灾害特点、灾害防救体系、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三方面介绍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并以洛杉矶的规划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5.
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划师》2017,(8)
随着大量人口和经济向城市集聚,城市成为各种灾害和风险的多发地,城市脆弱性不断加重,城市安全和城市韧性的问题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基于韧性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借鉴国际经验,从规划观念、技术思路和系统方法三个方面分析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防灾减灾规划与传统的防灾减灾规划的差异,并以深圳为例,探讨基于韧性城市理论引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从防灾、减灾和救灾三个方面提出城市安全运行框架与应对策略,增强城市韧性。  相似文献   

16.
费文君  王浩  史莹  胡伟 《园林》2012,(5):30-37
城市灾害种类繁多,城市绿地在城市灾害防御、灾害减轻及城市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河北省栾城县各类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从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概念出发,在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以栾城县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托,结合栾城各类灾害的特征及灾民避险行为特征等,初步研究规划建立统筹城乡、系统科学、逐级控制、安全可靠、可实施性强、平灾结合、具有栾城特色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流动人口聚居区衍生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聚居区火灾、治安和公共卫生等衍生灾害的致灾因子与致灾机理的分析,从防灾体制、灾害预警、空间防灾和民众防灾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流动人口聚居区衍生灾害的防控策略。以聚居区的特征与需要为基点,不但提出城市空间防灾优化策略,更强调建立聚居区综合防灾体制、灾害监管预警体系、提升民众防灾减灾意识等非工程性措施,从根源上控制和减少流动人口聚居区衍生灾害的产生与蔓延,完善流动人口聚居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基于韧性城市理论的灾害防治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韧性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体系来解决稳定发展需求和城市内外部干扰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并在城市灾害防治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对韧性概念起源和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比较和辨析了城市韧性和灾害韧性的概念和研究边界,概括了当前灾害韧性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适应性循环的扰沌模型和韧性城市规划基本范式,依据已有研究总结出韧性城市规划范式的基本研究策略.基于文献综述对韧性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对比分析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两个评价体系,总结了其优缺点.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级系统分析了韧性城市理论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及防灾领域中的应用,依据对已有研究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灾害韧性研究的三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灾害频发成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增强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街区是城市系统的基本单元,开放空间是街区规划设计中重要元素。街区中尺度适宜,满足韧性城市要求的开放空间能够提升城市灾害应对能力。文章以韧性城市视角下街区开放空间规划,基于人性化原则、综合防灾减灾原则和恢复力形成原则三个方面,提出防洪韧性策略、消防韧性策略、防震减灾韧性策略和社区安全韧性策略四个方面规划策略,进而推动街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汶川地震与日本兵库县南部等近年来国内外地震等灾害的考察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现代城市灾害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灾害新特点,如灾害的复杂性、多样性、广域性以及扩散性和连锁性等。结合对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的发展与应用状况的分析和建国以来城市设施机能状况和灾害特征的分析,从城市减灾对策研究、防灾规划与城市规划、加强城市防灾工作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城市防灾规划的一系列新思路和新举措,例如:1)逐步建立以区域防灾梯级公园、小学防灾据点、社区防灾据点为主体的防灾网状新体系,将防灾规划系统化;2)实施防灾梯级公园建设新体系、建设多功能防灾避难场所,将防灾公园体系化;3)提高单体抗震能力、完善小学防灾据点与社区防灾据点功能;4)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宣传、提高公民防灾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综合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