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陕西某氧化锌冶炼企业拟退役地块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地块历史和现状调查、地块污染识别、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分析。通过研究污染物的回转窑烟尘浓度分布规律,分析厂区土壤环境中的铅、铜、镍、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最终确定拟退役地块为非污染地块,满足地块后期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中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氨氮污染严重,高岭土是矿区土壤的主要黏土成分之一。本文对高岭土黏土矿物与氨氮污染间的吸附特点及吸附动力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氮初始浓度、温度的升高,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与吸附速率均提高;pH9.2时,高岭土对氨氮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而增大;pH9.2时,二者间的吸附量随pH值增大急剧降低;高岭土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对于实际的我国南方的离子型稀土开采矿区,在矿区土壤的温度存在主要区间(298~310K)、pH值存在范围(3.0~6.0)内,随原地浸矿时温度、浸矿液浓度或pH值的升高,矿区土壤中氨氮的吸附残留量均会增大;可通过使用较低浓度的原地浸矿液、控制较低的土壤pH值和温度,加强对矿区污染土壤中氨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其中污染控制包括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及氨氮废水处理等,工程治理包括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生态修复包括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生物脱氮工艺脱氮效率低的问题,赣州稀土矿业公司采取两级OA生化工艺处理离子型稀土矿山小流域氨氮尾水,进水水质氨氮100~150mg/L,总氮150~200mg/L,出水水质氨氮<10mg/L,总氮<30mg/L,达到GB26451-2011排放标准,氨氮脱除率可达94.1%以上,总氮脱出率可达85.9%,大大提高了脱氮效率,实现了氨氮废水达标排放。工程实践表明,本工艺处理效果良好和运行稳定,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包头地区稀土污染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晖  新华 《稀土信息》2000,(12):15-16
  相似文献   

6.
我国稀土工业从20世纪60年代初建厂,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稀土产品消费国和出口国。  相似文献   

7.
矿区环境地质工作是矿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其中心任务是调查和研究与煤矿环境质量及其控制有关的地质条件及其变化,该文主要阐述了矿区环境污染的地质调查、矿区环境污染治理效果的地质调查、矿区环境污染源资源化利用地质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稀土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稀土矿山生态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意见》(环发〔2011〕48号)。中国环境报记者近日就有关问题专访了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记者: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稀土资源开采与加工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铜陵矿区由于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截止2012年底,全市因采矿占用、破坏土地面积2085.9hm2;地下水均衡遭到破坏,最大降深达已达100余米;矿产资源开采诱发岩溶塌陷、采空塌陷、不稳定边坡等地质灾害。铜陵市通过积极创新保证金制度、扎实推进矿山复绿行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对接城市建设、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开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局面;总结了铜陵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还存在治理资金严重不足、治理责任主体不清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加大对铜陵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铜陵市应加快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构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责任确认制度,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稀土信息》2008,14(11):23-25
四、治理工艺流程简述1.工艺方法及设计基础硫铵废水处理方法采用石灰乳中和蒸氨法。处理的对象为混碳沉高浓度原液废水。要求在处理前对该工段的废水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CW)可对稀土矿工业开采遗留的氨氮污染废水进行高效生态化处理。添加铁碳和生物炭材料构建四组潮汐流人工湿地,研究不同淹没空置比(F/D)条件下铁碳和生物炭添加方式及位置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F/D=6 h/6 h(水流淹没湿地床体6 h后排水空置6 h后下一批次进水),进水NH4+-N为40±2.37 mg/L, CWFeC2(NO.2 Fe-C substrate Constructed Wetland)对NH4+-N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平均去除率86.44%±3.28%,最高去除率89.72%,CWB(Biochar based Constructed Wetland)对总氮(TN)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最高去除率51.12%。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基质湿地Alpha多样性指数各指标均大于铁碳基质湿地。具有固氮作用的变形菌门在CWFeC1和CWFeC2中占比70%以上,在CWB中占比40%以上,是最主要的脱氮菌群。在CWB中发挥好氧硝化作用的硝化螺旋菌占比15%以上,酸杆菌门存在近10%,能适应酸性条件且具有一定脱氮作用。本实验的进行对稀土矿山含氨氮废水的生态化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填补空缺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艺原理是用硫酸铵作为浸矿液,把呈吸附态的稀土离子交换浸出并回收稀土元素。该工艺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浸矿液的渗漏而造成地下水中氨氮浓度增加。针对该种工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质量意义重大。以某稀土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通过设置两种情景模式,应用数值法来证明地下水水力截获是原地浸矿区地下水质量保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掌握离子型稀土矿体的孔隙结构特征对于分析浸矿效率和开采周期具有重要意义。假设离子型稀土矿土壤孔径服从对数正太分布,运用毛细管模型建立溶液在土壤中穿透曲线的计算公式,提出土壤有效孔径及其分布参数的测试方法,试验测试了赣南某离子型稀土矿体的原矿重塑样和筛分样重塑样的有效孔径。测试结果表明,当矿样孔隙度为44.4%时,相对于粒径范围0.075~0.09mm的筛分样重塑样,原矿重塑样的平均有效孔径和有效孔隙度大,分别为1.14倍和1.90倍,但两者的孔径分布参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张凯  李七明  王永全 《钻探工程》2021,48(S1):181-186
地面区域治理技术在淮南矿区水害治理上效果显著,对目的层进行水害治理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推进的前提。水平分支孔快速施工是区域治理技术实施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张集煤矿区域治理水平分支孔综合钻效、生产钻效、纯钻进效率、剔除低效钻进效率4种钻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工艺技术水平、生产管理水平、组织管理水平对钻效的影响,并提出提高钻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