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结合我国运营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实际情况、数据调查的可操作性等,同时借鉴我国铁路隧道中渗漏水病害等级划分的经验,将运营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划分为润湿、渗润、滴水、漏水、射水五个等级。选取武汉地铁王家湾站区进行移动三维激光扫描仪器的在线监测,采用运营地铁隧道的机载可移动式渗漏水感知器设备沿隧道长度方向移动来带动三维扫描仪移动,以扫描隧道的不同区域,提高了检测效率;机载移动式安全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检测精度高、扫描范围全面,可简单、准确和快速地对运营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进行检测,并基于物联网实现病害的诊断。建立物联网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渗漏水诊断系统对运营地铁渗漏水进行病害检测,将检查得到的病害症状输入诊断系统,系统便能根据输入的运营地铁渗漏水病害情况进行推断,并输出相应的渗漏水病害养护、维修和治理措施。对武汉地铁中南路、王家湾路与香港路高危险点进行物联网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布局并重点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建立红外热成像技术图像与隧道内表面渗漏水类型的量化关系,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检查、评估和维护过程,探索了高效的渗漏水检查和质量评定的新技术和方法,对于轨道交通隧道结构渗漏水病害的治理、结构的安全和地铁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公路隧道自身工程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所处的环境位置的复杂性,容易造成隧道出现各种不同的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其中隧道渗漏水病害最为普遍。以沈海复线漳湾至浦口高速龟岩隧道为例,简要介绍隧道渗漏水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隧道渗漏水对衬砌结构产生的影响,继而提出了防治隧道渗漏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北京地铁隧道病害检测结果,分析结构形式、配筋和运营时间对隧道病害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片接缝变形是盾构隧道病害的根源,并由此引发了盾构断面的椭圆化变形、管片的压溃与错台以及盾构隧道的渗漏水。衬砌开裂是矿山法隧道的主要病害,裂缝宽度与深度受运营时间影响大且具有离散性强、随机性大的特点,配筋对隧道结构安全有积极影响。渗漏水受降水的影响较大,多出现于隧道衬砌结构的缝隙,如盾构隧道的接缝、螺栓孔或矿山法隧道的变形缝、施工缝和衬砌裂缝等。衬砌空洞多位于拱顶,形状接近于长条形、正方形和椭圆形,且多伴随着邻近衬砌的开裂。混凝土碳化深度与运营时间成正比,碳化深度和速率在隧道道床位置最大、边墙次之、拱顶最小。裂缝是整体式道床的常见病害,道床在剥离的同时还伴随沿其纵向的扭转。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近年来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当前运营隧道病害分类的有关规定及统计资料,目前隧道病害主要表现在:隧道渗漏水、结构衬砌腐蚀裂损、仰拱变形损坏,约占隧道病害的75%以上。这些病害中衬砌开裂变形和渗漏水多发于投入运营5~10年的公路隧道。隧道渗漏水的产生将直接危及行车安全,制约着汽车的运行速度,阻碍正常的交通运营,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对隧道渗漏水病害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征  穆振兴  孙鑫  冯纪朋 《市政技术》2012,(Z1):106-108,112
城市道路隧道建设在承德市日益发展,但是近年来各种原因造成的隧道渗漏水病害正在影响着隧道乃至整个城市路网的正常运营。通过对承德地区道路隧道出现的各种渗漏水病害进行系统性研究探讨,从分析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着手,提出了工程设计、施工及维修养护等各方面的改进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施工以及运营期间,渗漏水是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对于隧道施工以及正常运营会产生严重影响.高海拔高寒地区地质环境特殊,受冻融循环影响,相较于一般隧道工程更容易出现渗漏水病害,因此对于隧道防排水设计以及施工要求较高.本文结合香草隧道工程,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防排水施工以及保温处理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地铁隧道急剧增加的养护需求,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病害尤其是渗漏水病害亟需快速精准的识别诊断。利用计算机视觉对盾构隧道进行健康检测是近年来国内外的一种新趋势,但目前渗漏水病害图像的识别效果尚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在分析盾构隧道衬砌表面图像特点的基础上,将渗漏水图像分为6种类别,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全卷积网络的盾构隧道渗漏水病害图像识别算法,并从图像识别结果、错检率和运行时间三个方面与大律法、区域生长法、分水岭法等传统图像识别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基于全卷积网络的盾构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图像识别能够有效地避免管片拼缝、螺栓孔、管线、支架等干扰物的影响,特别是在克服管线遮挡方面具有优越的鲁棒性;与传统图像识别算法相比,提出方法在错检率和运行时间上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9.
常见的地铁隧道病害有渗漏水、裂缝、错台、侵界等,这些地铁隧道病害的存在会对隧道的安全使用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隧道的病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对于地铁隧道病害检测,常用的方法有人工巡检方法、全站仪方法等,这些方法效率低下且采集信息量有限。针对这些问题,使用一种自主研发的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进行隧道检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与轨道车系统的配合,快速、准确、大数据量地采集地铁隧道数据。根据对实例的应用分析,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渗漏水、裂缝等病害和计算分析错台、侵界等病害。  相似文献   

10.
铁路运营隧道渗漏水灾害成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已竣工运营的隧道目前普遍存在隧道衬砌结构渗漏水的情况。隧道渗漏水已成为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最为普遍的病害之一,系统的分析造成隧道渗漏水的原因,使隧道的前期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后的渗漏水治理能够有章可循,对隧道渗漏水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95条铁路运营隧道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隧道渗漏水灾害的成因,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为以后渗漏水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运营隧道渗漏水危害等级评价中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将Copula函数与云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适用于运营隧道渗漏水危害等级评价的模型,构建Copula-云模型评价方法体系,具体包括划分指标等级状态、构建云模型、选择Copula函数、构建Copula-云模型、风险等级隶属度计算等步骤。基于运营隧道渗漏水影响因素分析的大量工程实践和参考文献,对运营地铁隧道渗漏水来源进行梳理,建立自然条件、围岩及地下水、隧道设计、施工与运营五个方面一级指标,以及五个因素下得到的17个具体二级子因素,建立运营地铁隧道渗漏水危害指标评价体系及等级评定标准。以武汉地铁2号线上的循礼门站、中南路站、江汉路站及三号线上的王家湾站、香港路站为运营地铁隧道渗漏水危害等级评定案例,采用Coupla-云模型对五个站点的区块进行渗漏水危害等级划分,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研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在运营期间发生渗漏水会影响地铁运行,由于可供堵漏施工作业时间短,治理困难,渗水严重时会造成列车停运,甚至造成社会影响。分析隧道渗漏水原因,采取有效的堵漏技术措施,保证地铁隧道使用寿命及安全运营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受周边地块开挖影响某地铁盾构隧道结构出现变形的异常现象,开展管片变形、接缝张开及错台、道床脱空、裂缝及破损、渗漏水等病害调查、特征分析、健康度评价等工作;同时基于监测数据分析周边地块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变形发展规律。并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根据病害调查和监控量测的结果,计算分析隧道当前状态下隧道结构、螺栓、钢筋受力状态,综合评价周边地块开挖影响下地铁隧道结构安全状态,提出针对性处治措施,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性建议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少夏 《建筑施工》2020,42(11):2035-2037
在上海软土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及重大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安保区内施工引起隧道病害的情况不可避免。为确保地铁结构安全,应对突发隧道病害,采取分类分析的方法,对安保区内施工引起的隧道病害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渗漏水、结构破损、结构变形过大等不同病害相应的应急抢险措施,为后续类似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软土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现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地铁列车运营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为了对上海软土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稳定状态进行评估,为及时进行病害治理提供依据,地铁运营管理部门通过日常巡查、长期监测等手段对地铁隧道结构状况实时监控.根据历年监护经验与成果,文章总结了目前隧道病害的主要形式,初步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病害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类似地区运营地铁安全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运营期间,在各种外界和人为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病害。鉴于此,论文介绍了我国公路运营隧道病害的基本特点,分析了隧道渗漏水、衬砌裂损、通风及照明等病害的分类及成因,针对隧道渗漏水提出了"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的处治原则,并对隧道衬砌裂损病害提出了裂缝修补、衬砌空洞压浆、底板处理等处治技术。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的隧道病害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袁洪海 《四川建材》2012,38(3):136+141
隧道渗漏水的弊病作为隧道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不仅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影响甚至威胁隧道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设和隧道周围水环境,是危及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的一种常见病害.本文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病害发生的多种原因,并针对不同隧道工程提出了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原则,阐述了隧道渗漏水治理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建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施工,容易导致被穿越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从而引起道床与管片脱开、隧道纵缝张开、隧道渗漏水等情况。运营隧道的过大差异沉降,如不及时控制,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地铁的运营安全。通过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隧道由于新建11号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注浆控制研究,探讨软土地区地铁隧道结构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对其施工措施和注浆效果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可以为今后其他线路区间隧道结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施工技术》23/2019基于三维激光扫描地铁运营隧道渗漏水监测预警及管养系统研究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下的运营隧道渗漏水监测预警及管养系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隧道渗漏,建立三维激光扫描仪监测隧道渗漏工作流程,确立三维激光仪器扫描步骤和方法,基于大量工程实践和相关文献,提出渗漏水监测病害等级划分和预警标准;为提高隧道渗漏水管理养护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采用基于Java  相似文献   

20.
沈艳 《江西建材》2014,(1):142-142
地铁工程施工均会有渗漏水问题,对已运营地铁造成影响。为治理渗漏水问题,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但效果均较差,病害没有完全根除。笔者主要探讨地铁施工中发生渗漏水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