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曾冠生:国外的学习让我看到世界的多元,更让我看到自我独特性的重要性。大院的工作经历锻炼了设计的把控能力、掌握全专业全过程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认知不同建筑类型的项目选择与自身价值观、能力的关系,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  相似文献   

2.
反几建筑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反几:事务所的合伙人都没有国外工作经历,之前大部分都是在大型设计院或者明星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成熟的、体系化的工作方式,对于新事务所的建立与运营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尤其对于技术图纸的规范绘制、法律法规的敏感认知等专业性培训上,都能有比较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3.
《建筑技艺》2020,(2):34-41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李竹:从小在山城重庆长大的我没有留学的经历,但是在我身上同样也体现出了迁徙和不同知识体系交融的印记。我在1996年进入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习建筑学,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中,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来自于"重建工"学派的教学体系、师长们传授的经验,更多的就是在重庆这座充满"解构"色彩的城市里,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  相似文献   

4.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孟凡浩:近年来中国建筑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获取更容易了,网络能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国外的优秀案例,但空间的尺度、质感、场所感等都无法通过阅读平面化的信息而获得,所以每年的国外游学交流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实地体验感知,然后转化累积为经验记忆,在日后的设计实践中会不经意地运用。  相似文献   

5.
周实/Studio10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周实:在创立Studio 10之前,我在KPF事务所的纽约和香港办公室服务了7年,在此期间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的建筑执业资质。很幸运,在这7年间我参与了许多国内大型综合体、超高层项目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期间不仅受到专业方面的训练,也从设计、技术和管理层面了解、学习了如何系统、科学地推动复杂的大型建筑项目的实施,这对于独立实践后的项目把控十分有益;此外,我也有机会和国内的甲方、顾问、政府  相似文献   

6.
正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一乘:换个角度,我想讲讲心态的变化。"运用""帮助"是直接产生作用力的词汇,不只讲直接的得到与帮助,是希望避免大家误会,以为做了什么,就可以如何,陷入一种功利的理解。谈到这些,我们不得不关注技术、理论之外的更多话题。做一个这样的事务所,首先要肯大量投入,并且坚持。如果我们想做一点什么东西产生积极意义的话,首先要理解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王冰冰  袁丹 《城市建筑》2007,(12):67-68
■UA:WSP的主创建筑师都有在德国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这种国际化的职业背景对事务所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模式有什么影响吗?■WPS:我不认为国外的经历是影响我们工作模式和设计理念的唯一因素,它只是影响我们整个创作过程的所有因素当中的一部分。总的来看,我们成  相似文献   

8.
李立自述     
<正>我在东南大学学习、生活了13年,来上海工作也有12个年头了。对流落异乡的游子来说,故乡是追溯乡愁的根,而母校则是安身立命的学术之根,正是在母校多年的学习帮助我建立了基础的价值观、建筑观和人生观。不管后来生活的城市与南京有多么的不同,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嘈杂,都难以撼动我已有的信念。我深信空间影响行为,在中大院那高度整合的教、学、研空间内浸染多年,会塑造出一些具有共性的群体行为,"止于至善"的校训是为这些群体行为添加  相似文献   

9.
莫洲瑾 《当代建筑》2023,(3):116-117
<正>CA:请您介绍一下工作室成立的初衷?莫洲瑾:UAD 9+studio成立于2014年,当时的名称是“A5”建筑工作室。成立的原因来自我与伙伴们的成长经历及浙大院的一次多元化尝试。我们在“大院”的培养与帮助下快速成长,但也逐渐意识到工作内容的趋同化与模式化。我们在很多项目中往往从“单纯执行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CA:请您介绍下您在“大院”的工作经历。屈培青: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西北院从事建筑创作工作,圆了我们家“三代建筑师”在西北院工作之梦。在工作中我静下心来,虚心向前辈学习,传承“大院”的优良传统作风,全面培养自己的方案创作能力和综合工程设计能力,在创作设计过程中重视建筑原创的精品意识。但是,在建筑创作的道路上从实现梦想到超越梦想,要经历漫长的学习积累和不断的探索,特别是在二十年前,张锦秋院士和韩骥老师就告诫我不要“追风”,要静下心来去研究一个领域课题,从创作方向上去研究我们西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风建筑,这些正是我从小生活和熟悉的地方。从那时起,我就坚持走原创之路,对传统文化、民风建筑和关中民居领域进行了长期调研和专门研究,并在院里成立了“关中民居研究中心”。筑梦还需静心,厚积是为薄发。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1)
<正>我学习英语已有数年时间,总结我的英语学习经验,我最大的体会就是:重在方法,贵在坚持。掌握了合适的语言学习方法后,就会觉得学得很轻松,而且更有信心和毅力学好。现在的我刚从初中过来,回想以前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现在觉得还是很有效果的。以下是我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广大学弟学妹在初中阶段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2.
正AT:国外的城市建设及项目要求、社会文化等都与国内不同,如何将国外的经历和收获运用在国内的实践中?程艳春:毫无疑问,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情况,从现代化进程来说,有些问题是各个国家都正在面对的。和建筑师本身相关的更多是对建筑认识的宽度拓展,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海外旅行,当好建筑真正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这种体验是无法用互联网信息代替的。另外,来自不同地域的人对建筑的价值观和判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有机会受到冲击,这种体验对建筑师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就我来说,对于好建筑是如何被设计、建造出来的,有机会亲身经历其经验和工作方法,再把这样的经验传递到自己的事务所,是保持不断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1.作为一个一直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北京的建筑师,我最了解的居住方式当然也是在北京的。而且我不仅是住宅的设计者,更是有过两年多购房经历的消费者。这段购房经历现在看来对我的设计工作颇有裨益,使我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与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北京,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在设计上的差别并不明显,其低廉的价格主要是由政府行为导致的较低的土  相似文献   

14.
对话李兴钢     
正UED:工作室创立于大院机制之中,您也代表了在这种特殊氛围下成长的很典型的一代建筑师,这给您的工作方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兴钢:对比于十年前,大院机制所拥有的资源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有时反而成为束缚。但工作室的模式给我提供了较为独立的工作条件,无论对于建筑的思考还是实践,这都无疑是有利的和重要的,并且可以得到团队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庄慎 《建筑创作》2017,(3):74-77
我所经历的学校教育与职业衔接 我是在同济教育体系里成长起来的。1997年在同济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习之后,又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了三年。那时候的教育和职业环境与现在相比是有很大差异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两年来,在独立实践的过程中,我愈发对之前经历的大院实践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它确实训练了我对于具体的建筑实践所面临的流程节点与技术方法的掌握能力,特别是对当代建造工业体系的熟悉,让我有充分的自信带领一个团队来推进一个项目;但另一方面,我也感觉到它对于设计研究各个环节思考不自知的压缩。任何的创作活动,若不是从自身内在出发,真诚地与世界互动,对操作中的每一步判断仔细反思,可能都无法创作出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36)
<正>在到交流学校学习和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有幸经历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学生如何有效地实施英语教学。交流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很糟,在这一年里,我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如何激发并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1.严为先,情相随——与学困生建立良好关系英语学困生普遍问题都差不多:英语基础差,上课不听讲,也听不懂,不喜欢背单词,读书,回家作业不写或乱写,经常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瞧不起等。所以要改变这些学生绝  相似文献   

18.
1977     
《城市环境设计》2017,(10):134-139
我的同学 崔愷: 我们班有34位同学,其中北京来的有7位,四川来的有3位,其余都是天津本地生源.由于“文革”原因,1977级同学普遍年龄差距较大.有“文革”前老高中的,入校时已经三十多岁;成家有孩子的老大姐老大哥有好几个;也有高中刚毕业二十岁出头的;更多的和我年龄相仿,都是高中毕业后有了几年工作或下乡经历的.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同学们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也是一个机遇.所以大家都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都非常努力,积极向上.而且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顾,班里气氛相当团结.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积极推荐下,凭借在国内江苏省规划院丰富的规划实践、研究成果积累和国外一线院校、研究机构的学习工作经历,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陈小卉,在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  相似文献   

20.
全过程的建造服务是我们的一个特点UED: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带有鲜明的服务军工的色彩,这是否是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与其他国有设计大院的最大不同点?与其他设计大院相比较,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具体设计项目的类型有哪些不同?孙兆杰:我国最早有几大军工部,原来的兵器部现在叫兵器集团,部队使用的常规武器是兵器集团的业务。我们院是中国兵器集团的设计院,负责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