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水利应用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河道治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仅降低了原有景观效果更使流域环境的可供人类居住能力减小。生态水利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和治理中考虑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主张把河流变成流域生态系统的骨干的方式。生态水利的实现更注重因地制宜。生态水利运用在现代河道治理中即构建生态河堤规划自然化河流把河道治理和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的衔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金云峰  袁轶男 《园林》2022,(3):48-53
社会—生态韧性作为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 System,SES)的动态属性,其研究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大量信息和复杂的耦合关系,对于城市治理领域,尤其在城市规划与治理实践层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础数据为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中2906篇基础研究成果和345篇筛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国家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好转,生态效益明显提升。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积极构建生态经济林对实现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新疆和静县实际情况,就生态经济林的特点和发展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实现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9)
文化是民族发展繁荣的动力源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着各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规范着各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探讨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动因,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从文化认同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高层次转变。  相似文献   

5.
李研  查君 《云南建筑》2007,(4):24-27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结合处.环境类型丰富.形成了人类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生态学认为.在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地方的文化生态系统.对于滨水区的规划设计必须重视这套系统的建立。通过对滨水区文化生态和景观视觉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滨水区文化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5):134-13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生态文明素养的高低关乎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程度和进展。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知恩必报、知恩图报;尚简节约、适度索取的生态伦理智慧和追求,对大学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及提升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文章以壮族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敬畏自然之心、爱护自然之德、保护自然之行,以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7.
现代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从空间结构要素着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浩  李咏华 《中国园林》2003,19(5):40-43
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结合,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文章尝试将生态设计应用于现代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中,指出居住环境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从空间结构要素着手,对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熊国平  郑璐琳 《风景园林》2020,27(3):113-117
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中国实践整体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如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等级、分布密度和传承传播路径,合理确定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格局,划定保护核心区、文化线路、文化节点是保护规划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乡镇为单元,运用GIS技术建立空间数据库,构建三大基准层、12个指标层的价值评估模型,确定权重,加权得到综合价值,将价值分值录入空间插值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划定核心保护区和文化节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路径进行分析,确定文化线路,叠加得到保护格局,构建划定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格局的技术方法,运用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实践,有利于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和景观的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9.
当令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但建筑绝不会没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华夏建筑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它出自地域、气象,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伦理等天时地利人和,植根干自然,人与自然和谐是一整体,依托于天地人和汇成统一生态环境.阴阳结各为太极,是生命之舜,半夏建筑是固功能、时空、环境而创意,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而巧妙地融合,再现自然,富含人情伦理,学习华夏建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节能、节水、净化空气、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生态人居环境.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0.
王文洪  张焕 《建筑与文化》2016,(12):197-199
实现文化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系统的融合涉及到大量的工作。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文化生态角度着手,解决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给人居环境带来的破坏,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在结合新区所处区位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生态以及人居环境方面的理论成果,从实用性科学角度出发,对舟山群岛城市建设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全面且细致的分析,以提高该地域人居环境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意识和意志的精华。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National parks     
《Landscape Research》1978,3(2):12-13
  相似文献   

14.
本期将与您一同参观波托马克河沿岸的国家港口综合建筑群;见证荷兰艾瑞娜大道的改造与复兴:感受伦敦伯德菲尔德公园的多重功能兼具的舒适体验:再到新加坡城市广场购物中心一游.看设计师是如何打造出一座现代的空中花园……  相似文献   

15.
国内聚焦     
Sany Heavy Industry puts American HQ in Peachtree City 三一重工与美国佐治亚州政府正式签署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制造基地 C hinese heav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maker SANY Heavy Industry Co. Ltd. is spending $30 million over five years to build its first North American assembly plant in Peachtree City, Ga. The plant will employ 200, with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600 over the next decade.  相似文献   

16.
国家体育场     
国家体育场高低起伏变化的外观设计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完美纯净.外观即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了网络状的构架.它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空间效果既具前所未有的独创性.又简洁.典雅。  相似文献   

17.
18.
2008北京奥运给土木工程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了的新的挑战。国家体育场与国家游泳中心是奥运重要场馆,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使用功能,代表着不同的结构形式,带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就这两个场馆进行了对比,为其他大型场馆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2003年12月24开工.于2008年1月竣工验收。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一支由德杰盟国际建筑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gmp建筑师事务所和Schlaich Bergemann及伙伴事务所组成的团队参加了为2012年足球欧洲杯而筹建的华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