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保护层特点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以保护钢筋的混凝土层,简称保护层。框架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中,墙柱的侧面需要放置垫块以保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校正墙柱模板时保护层垫块易破损、掉落、偏位,钢筋易发生位移难以保证纵向结构  相似文献   

2.
正建筑工程中含有地下室或消防水池时,因地下室的环境要求,外墙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一般为50mm,部分蓄水结构的剪力墙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也为50mm。因保护层过厚,为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需配置钢筋网片。竖向结构受力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迎水面一侧绑扎钢筋网片,钢筋进行隐蔽验收后安装模板。由于钢  相似文献   

3.
<正>剪力墙结构钢筋的安装要严格按照平法GB 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11G101—1国家标准图集的要求施工。要抓住钢筋工程施工的重点,加强钢筋工程安装施工质量管理。一、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剪力墙钢筋的安装,要依据墙体外皮线位置和墙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调整最外层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按1/6坡度比要求,在校正竖向甩槎钢筋后,进行墙体竖向钢筋的连接。  相似文献   

4.
框架剪力墙的墙体是片墙包暗柱,墙体端部及洞口两侧均设暗柱,中间部位设双排双向钢筋,钢筋数量多。施工中剪力墙的竖向钢筋极易发生偏位,其表现为:竖向钢筋向中间靠拢,使保护层增厚,剪力墙有效厚度减小;还有的钢筋向外或向内倾斜。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当,会留下工程隐患。现结合海口四幢高层建筑的监理实践,就剪力墙竖向钢筋偏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些介绍。一、剪力墙竖向钢筋偏位原因剪力墙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片墙;二是墙包暗柱。造成竖向钢筋偏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施工中我们经常发现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一,钢筋移位等问题。加上模板尺寸偏差等因素造成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要求,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又无法直观的看到其内部结构,因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文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包裹在钢筋外面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其实际厚度为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重要结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设计图上会有要求,而无明确要求时保护层厚度一般均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当结构外有装修抹灰层时不能计算为保护层厚度内。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够有足够的粘结强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包裹在钢筋外面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其实际厚度为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间距。重要结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设计图上会有要求,而无明确要求时保护层厚度一般均指主筋的保护层厚度。结构外的装修抹灰层不能计算为保护层厚度内。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能够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钢筋不受侵蚀,这是混凝土保护层所起的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滑模施工中楼层高度超过4m,剪力墙竖向钢筋直径在12mm 以下时,在操作平台井字架以上部分无法按常规方法绑扎钢筋,钢筋容易向一侧偏弯,使滑模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9.
余波 《建筑工人》2008,(8):10-10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在梁、柱、板中,保护层越大则截面有效高度越小,所能承受荷载越小,故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大;而保护层过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严格的要求,对允许偏差值设了上限,且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保护层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单位在一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中,采取了一种防止钢筋移位和污染的措施,效果很好。即在绑扎完剪力墙和柱子钢筋,墙、柱模板支设完毕,剪力墙和柱子位置已经固定,按墙、柱的模板位置便对剪力墙和柱子的竖向主筋进行加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产生移位和污染。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我们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日常工作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监督无疑是一个重点。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面广,在检查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造成钢筋位置不准。再加上模板尺寸偏差较大等因素追成钢筋保护层超标,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又不能直观的看到其内部结构,因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惠。除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影响因素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参与建设、施工的各个单位均应足够重视并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问题。下面就参与建设工程施工工作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唐才均 《建筑工人》2009,(10):36-38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竖向构件与后砌砌体之间的拉结钢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用手持式电钻在模板上钻眼,将钢筋事先预埋在混凝土竖向构件之中;到70年代,广泛采用钢模板,又将拉结钢筋预埋后贴在钢模表面,待拆模后从混凝土表皮抠挖出来。  相似文献   

13.
某地一幢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在施工中由于支模不牢,浇捣混凝土时柱子模板发生偏斜,导致柱子纵向钢筋就位不准,当框架梁浇捣后,柱子纵向钢筋外露。为了保证梁上柱子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施工人员将纵向钢筋在梁表面处弯成了型折线,且未做相应的加固处理,使柱子纵筋在梁上表面处人为地造成弯曲,大大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安全度。至发现时,该框架已结顶,重新返工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此,需进行节点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减少施工工序,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钢筋模板一体化剪力墙结构体系,其两侧采用20mm厚高性能纤维砂浆板作为模板,钢筋骨架配置于中部空腔内,具有自重轻、易于运输、安装等特点。通过对4个剪力墙开展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连接界面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一体化剪力墙的受弯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本相当,能够满足“等同现浇”的设计要求;模板与混凝土整体性良好,剪力墙屈服时模板与混凝土保持整体,破坏(加载点位移角θ>1/60)时模板未发生剥离,模板与后浇混凝土保持共同受力;连接件间距为400mm、预制模板内侧自然成型的一体化剪力墙的模板构造满足受力要求。模板拉毛处理和连接件的加密具有延缓结合面开裂的作用,对剪力墙的承载力、刚度、延性等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多数混凝土结构在地面以下,受地下水位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尤为重要,在钢筋保护层超过允许偏差较大时,将会影响结构构件整体的受力,钢筋的锈蚀也会影响结构耐久性,甚至发生安全问题。文章结合实际案例,从钢筋加工和安装、大型钢模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保护层厚度检测数据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较低的原因,提出在侧墙外侧增加T型筋用以控制竖向筋的垂直度,中部安装保护层控制筋、内侧适当加密垫块,上部使用卡具法工艺施工,优化保护层检测方法等控制措施,进而提高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某高层住宅楼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钢筋套筒半灌浆连接,水平钢筋采用现浇节点整体式接缝连接。本着设计、生产与施工一体化的协同建造思想,为便于现场施工、节约工程造价,推出了一种预制剪力墙水平钢筋整体式接缝连接的改进型现浇节点,提供预制剪力墙连接节点详图、预制剪力墙模板图及配筋图,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董世田 《混凝土》1990,(6):53-56
一、主要用途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亦称钢筋位置检测仪),其主要用途是检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位置、走向以及估测钢筋的直径。它的主要用户是混凝土产品的制造厂商、桥梁设计、建筑和道路检查部门、建筑承包商以及混凝土试验室。随着我国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的发展,钻孔取芯法应用日益广泛,由于在要取芯的部位必须避开钢筋,因而在欲取芯的位置上要进行钢筋位置的检测。在混凝土构件厂,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规范要  相似文献   

18.
罗立新 《中外建筑》2009,(8):201-202
当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城市工程建设项目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到处可见,而在泵送混凝土时因输送管的自重、剧烈摩擦和振动直接重压在粱、板水平构件钢筋骨架上,使楼板上下双层钢筋压变为双层叠加钢筋,上层钢筋保护层加厚,造成浇筑完的混凝土楼板开裂而引发渗漏等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屡见不鲜。解决这一问题是确保梁、板构件质量的关键。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分析,采用一种减摩擦减振支架与水平构件钢筋进行隔离,可有效的将水平输送管与钢筋骨架间的滑动摩擦变为输送管与减摩擦减振支架滚筒间的滚动摩擦,大大消减了摩擦力的产生。且支架脚置于钢筋骨架间距中,避免了与钢筋骨架直接接触,同时架脚下设有橡胶垫,有效的保护了钢筋、模板成品,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钢筋和混凝土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黏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黏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结合质量体系中的作业指导书抓施工前技术交底;二是抓我们质量体系中提到的施工过程要素控制。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黏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紧密粘结,构件内钢筋侧边应设有保护层。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也就是钢筋的外边缘至构件近侧边的距离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6.1.3的规定,且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还与结构所处的环境以及构造形式有关,为了设计和施工上的方便,我们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分为基本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附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