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宣萍 《丝绸》2003,(8):47-49
“中国风”是随着东方贸易的繁荣,大量中国商品输入欧洲后在西方装饰艺术上出现的一种新样式。当时除向中国大量定制外,欧洲尤其是法国的丝绸厂也生产过不少“中国风”题材的丝绸织物,成为一时流行。文章简要叙述了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2.
华美致远     
《中国服装(北京)》2014,(15):144-145
6月20日,“华美致远——中国外销丝绸的风貌”展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揭幕,揭开了18至19世纪远渡重洋销往欧美的中国丝绸制品的神秘面纱.这些既洋溢着中国传统风格和审美趣味又散发着西洋异国情调的外销丝绸不仅柔曼华美,而且也是当时中西海贸背景下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相遇和对话.外销绸在欧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风靡一时的“中国风”体现在当时整个欧洲社会中,并渗透到欧美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新的审美形式,形成了新的文化趣味,创造了新的时代风尚.  相似文献   

3.
东方贸易与中国外销丝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宣萍 《丝绸》2002,(6):43-45
16世纪航海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贸易之路,17世纪中国丝绸大量输入欧洲,引发了中国风格在欧洲的流行热潮,并于18世纪达到顶峰。与此同时,产生了一批专为欧洲市场加工的中国丝绸,它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论述了这一特定时期中国外销丝绸的时代背景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阎鹤 《国外丝绸》2006,21(2):25-27
“中国风”是指17、18世纪西方装饰艺术上出现的一种新样式。当代欧洲,“中国风”不时地会在纺织品设计上“回潮”,但每次都有不同的表现与设计‘风格。本文把18世纪欧洲“中国风”纺织品设计与当代欧洲“中国风”纺织品的设计做比较。分析其不同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为中国纺织品设计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是17-18世纪间随着大量中国外销艺术品输入欧洲后,在西方装饰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种中西合璧的新形式。本文以其在18世纪欧洲的盛行为背景,以英国著名的乡村庄园为切入点,结合相应的室内陈设场景,具体分析了中国风设计对英国装饰图案与装饰工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风”在现代家具陈设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江北第一家丝绸专业市场──中国北方丝绸城于1995年10月18日在山东淄博市周村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山东省委书记赵志浩为此题词:“丝绸之城”。国家工商管理局、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天津丝绸集团公司、苏州振亚集团公司发来贺电。周村是著名的丝绸之乡,素有“旱码头”之称,丝绸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已形成级丝、丝织、印染、丝绸机械生产以及内外贸机构和教育科研等较完整的专业体系,主要产品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16大丝绸出口基地之一,年丝织品出口量占全省的一半。基于周村丝绸的历史、现实地位和全国丝绸…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最初认识就是从丝绸开始。早在战国时,西方就称中国为“丝国”,中国的丝绸誉满天下。但在近代,中国的丝绸开始落后于西方,在西方强热文化和发达工业的作用下,欧洲丝绸上升到了领先地位。同时,欧美又是当今世界的时尚中心,先进的时尚文化不断赋予丝绸以新的风貌,因此,丝绸成为世界上层社会的时尚宠儿。  相似文献   

8.
洛可可之梦     
朱昕玥  张艳  郭毓斌 《纺织学报》2022,43(1):216-216
本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18世纪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提取其精致、轻快、繁复的复古元素与现代时装相结合,华丽与简洁碰撞后形成了创新的设计。采用欧根纱、丝绸为主要材质,半透明的轻盈质感凸显出梦幻的氛围;利用拼接的方式,在现代服装上加入洛可可风格装饰,再借助链条、皮草等配件增强了2种时代的冲击感。时间倒流一如大梦乍醒,多种元素同时存在,更体现出“梦境”的叛逆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郑祁 《丝绸》2000,(4):36-38
通过考察欧洲纺织品博览会及纺织品、服装市场,分析最新流行丝绸样品,提出对丝绸产品发展趋势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很早就听过这样的说法:中国文化是美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这里所说的“西洋”,其有代表性的地区即是欧洲。但说欧洲文化是男女文化的确有失偏颇,而且这男女文化与美食文化也不可类比。如果说中国文化是美食文化还有些道理;那么,说欧洲文化是酒文化就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