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电阻丝(箔)瞬间爆炸产生的超高压来完成胀接的一种新型爆炸胀接方法。利用图算法从理论上计算了小口径管(小于14mm)的胀接变形能量,并对这种电爆炸胀接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胀接变形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影响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强度的因素是连接方法,结构细节,材料性能等。本文研究了三种连接方法:均压胀接,机械胀接,焊接。本文涉及的结构细节,包括:管板孔表面质量,开槽与不开槽管板,槽子的几何形状。分别研究了钛管,碳钢管与碳钢管板的连接强度,以致查材料性能对连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接强度的理论预测值适用于各种材料与结构  相似文献   

3.
换热管在开槽管板中的液压胀接变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颜惠庚  张群 《化工机械》1999,26(5):260-263,277
根据圆筒的径向变形与弹性基础梁横向位移的微分方程具有相同形式的特点,将换热管的胀接变形比拟为弹性基础梁的变形,提出了管板开槽后管子胀接变形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胀接炉管是利用金属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的性质,将管子胀接在锅筒上。胀接的管口要求有足够的严密性,必须保证不漏水,不漏气,也要求有足够的强度。胀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胀管率,不能胀接不严密且不能过胀。所以,胀接过程中胀管器  相似文献   

5.
陆怡  颜惠庚 《化工机械》2003,30(3):156-159,163
根据液压胀接变形曲线及其胀接接头密封机理 ,分析槽边缘的接触正压力 ,进一步确定开槽管板胀接接头密封压力及其与胀接压力和开槽宽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万  张逸尘  陆怡 《化工机械》2010,37(4):422-424,478
应用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液压胀接性能的关系,根据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胀接原理,给出了可实现胀接的必要条件,为选择合理的管子和管板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化工机械》2016,(6):759-763
建立了换热管与管板胀接的三维对称模型,采用ASME工程材料曲线进行了液压胀接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了贴胀和强度胀接过程,并将理论贴胀压力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更真实,并且提出了通过胀后贴合率确定贴胀压力的方法;同时对强度胀接压力的合理确定进行了阐述,通过引用垫片密封原理来判定残余接触压力,为液压胀接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换热器强度胀接接头缺陷产生的原因,从硬度差、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通过热处理、换材料、控制间隙、液压胀接等方法进行改进措施。随着国内提倡"节能、环保"政策方针的推行,强度胀接所具有的高效性、环保性、低成本性等优势,越来越引起国内厂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液压胀接单管模型的受力分析计算 ,得出胀接中管孔的弹性变形是很小的。这一结果与目前的胀接学说是不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周艳彬 《广东化工》2009,36(5):199-200
对T2铜管与Q345R管板进行胀接试验,测试胀接接头的拉脱力,并观察其随胀管率的变化。研究表明:T2铜管与Q345R管板胀接可以获得较好的胀接质量;当壁厚减薄量在5.5%时,可获得最大拉脱力;实际制造中,可以将壁厚减薄量控制在4%~8%之间;同时,胀接接头补胀时,应控制壁厚减薄量不超过15%。研究结果对制冷装置用管壳式换热器的制造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说明了双管板换热器在结构设计、强度计算、材料选择和制造、胀管方法、水压试验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玉欢  邱朝啟 《广东化工》2008,35(4):104-106
文章介绍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其中机械胀接由于优点多,操作简单,因此应用广泛。为了检查胀管的质量、管材的胀接性能,确定最佳的胀度,检验胀接部位的外观质量及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在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通过试胀,检验合格,选定最佳胀度,待正式胀接时采用。  相似文献   

14.
焊接对管头与管板间的胀接连接的影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换热器制造开发高质量的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技术,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换热管与管板间的连接形式。采用胀焊结合的连接形式时,焊接产生的热应力和胀接产生的残余接触应力之间互有影响。胀接分析过程中根据材料的力学、物理性能,引入材料的几何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理论分析[1],采用多线性随动强化准则,计算胀管压力卸除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应力,得出最高效、最合适的胀接压力。焊接分析过程中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采用单元生成技术,得出强度焊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范围。本方法为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崔荣荣 《山西化工》2000,20(4):29-32
介绍了管壳式换热器管子与管板连接的质量控制,其中包括管板、管子的质量控制,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和检验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聚酯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管道与其金属扣压接头的三维装配模型,分析了扣压量及接头结构参数对接头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扣压量的增加,接头密封性能逐渐提高,但在大扣压量下管体会发生塑性变形,管道密封性能下降;随着锯齿角度增加,接头密封性能先增大后减小,当角度大于55 °时,管体会发生塑性变形;锯齿高度越大,接头密封性能越好,但增加到3 mm时,芯管端部应力值会达到断裂强度;接头锯齿数不宜过多,在齿数达到14时,管体在接头端部会受到严重挤压。综合考虑密封性能与接头强度,确定扣压接头的最佳扣压量为5.5 mm,最佳结构参数为锯齿角度为50 °、齿高为2.5 mm、锯齿数为11。  相似文献   

17.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in explosives is basically possible using the Heraeus automatic Mikrorapid N as developed by Merz. The combustion of the substance takes place in pure oxygen and the nitrogen is determined volumetrically. However, when sodium and lead azides are analyzed in this way the residues of sodium and lead strongly attack the quartz of the combustion tub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longest possible service life of the combustion tubes a joint investigation with BASF AG was undertaken to test other tube materials (e. g. steels, nickel, Alsint, Phythagoras) in addition to quartz. Pythagoras prove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material for the combustion of all explosives at 950° C in the same tub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odium azide a quartz finger (according to Merz) can be inserted in the tube which, at 500° C, collects the sodium residues.  相似文献   

18.
液压胀接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紧密连接的技术。本文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平面模型,分析液压胀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点,接触压力等,并计算了胀接压力卸除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得出液压胀接时管板外径对胀管的接触压力和残余接触压力影响不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黄达森  赵齐欢 《化工机械》2009,36(2):163-164
轴向挤压式胀管法能使管子在特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变形量和胀管率,应用此法修复的再沸器,其胀管率和拉脱力均符合要求,产品修复出厂后得到用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设备的工况、材料和制造工艺.分析了干燥再沸器、卧式再沸器管子-管板接头的失效 原因。对换热管管端外表面进行严格清理并采取液压胀管工艺,有效保证了换热器管子-管板接头的 制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