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轮下滑。有的专家判断造成这一轮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内生型因素为主,多种。因素叠加”。所谓“内生型因素为主”,是说导致现在经济增速下滑、增速减缓的原因是一个必然的经济周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增长模式问题。这30年的过程我们一直强调要从外延性增长变成内涵式的增长,要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变成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的,过分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不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6月以来,有关经济二次回落的说法充斥坊间,要不要进行二次刺激的争论又起。改革初期,中国经济的体量小,需要较高的增速才能做大蛋糕。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的体量已经位列全球前茅,因此,再强调过快的增速实在是一种误区。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今天想要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放心让刺激政策及早“退市”,就须尽快寻找到一个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如此,才能有效地吸纳看似过剩的金融资本,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把目前低迷的经济推向一个由市场自身造血功能所支撑的繁荣的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GALINA和MURAT构造的出口中学指数,采用1980—2007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度出了各省市出口中学的数值,并通过模型直接检验了出口中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出口中学对GDP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出口中学每增长1单位,GDP平均增长2 515.707 3个单位;然而GDP对出口中学的影响几乎为零。此外,去除多重共线性,对外贸易并没能与出口贸易所获得的国外研发的外溢效应结合起来对技术进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且其开放度过大已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层面考察产能过剩现象,着重考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中国特有的地方政府控制行为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综合影响。运用沪深A股967家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构造GMM回归模型,对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并且除了公司内部控制变量之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公司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控制对于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存在显著的影响。该结论为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现状提供了政策检测以及近一步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济升温,防止偏热。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有两大特点:经济增长趋稳、物价大幅上行。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比如两三个季度内,经济进入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经济偏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今年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上涨的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金融、经济动震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着选择:大力刺激经济还是忍受暂时阵痛进行大刀阔斧的结构性改革?经济刺激计划当然能奏效,可以预期经济在二、三季度肯定会被拉起来,但来自政府的投资需求只能暂时平衡供需关系。居民是最终消费者,当他们的收入在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需求和供给最终将无法平衡。政府投资能否转化为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能否带动私人部门的投资,成为政府刺激计划成败的关键。即使中国经济不平衡源自过度的投资和乏力的消费,刺激计划目标仍然是刺激投资。  相似文献   

8.
数据解读:经济企稳现积极迹象8月9日公布的7月份一系列主要经济数据显示,工业增速反弹超预期,投资、消费和物价都比较平稳,但可以说经济企稳的积极迹象越来越明显了。从月度经济增速的代表性指标工业增速看,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进步》2010,(7):43-43
世界银行6月1813发布的最新《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今年GDP增速为9.5%,但近期略有放缓。 对中国经济进行定期评估的《季报》指出,继去年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之后,今年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放缓,房地产投资仍然强劲。消费方面,在有利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影响下,居民家庭消费保持了良好增长。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进步》2011,(10):43-4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20日表示,在投资依然强劲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二季度出现减速,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增速出现逐季趋缓、前高后低的趋势。这里既有去年增长基数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今年宏观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中国经济形势在较短时间内趋稳方向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三大政策变量:一是房地产政策,二是地方融资平台整顿,三是限制过剩产能、能耗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进入二季度,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减。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准备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发改委审批投资提速,被解读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启动,政府将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来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摘自《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上处于“换挡”期,即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速增长;同时,又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此前一些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经济政策的取向颇为重要,需要宏观政策之“稳”、微观政策之“活”与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宏观政策上必须坚持既定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实施仍需要坚持结构性减税,  相似文献   

14.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它以其巨大的潜力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物流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及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未来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经济增速下降的情形,保增长、调结构与抑通胀这三大政策目标之间关系更为复杂而微妙。经济增速的放缓其中既有良性降温的意味,也是此前调控政策发力的结果。是过多关注短期的政策调控手段,还是着眼于更长远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笔者认为,应当在强调平稳发展的前提下,坚定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或将不再 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的低价格、高投入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未来出路在何方?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探寻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 201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去年增长7.6%。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各界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争论很多。乐观者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力主8%甚至以上的增长仍可以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相对稳健者主张7.5%左右的增速;也有人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认为7%甚至更低的经济增速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运用GALINA和MURAT构造的出口中学指数,采用1980-2007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度出了各省市出口中学的数值,并通过模型直接检验了出口中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出口中学对GDP的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出口中学每增长1单位,GDP平均增长2 515.707 3个单位;然而GDP对出口中学的影响几乎为零.此外,去除多重共线性,对外贸易并没能与出口贸易所获得的国外研发的外溢效应结合起来对技术进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且其开放度过大已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结构改善是中国最大看点 2014年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改革深化的一年。与2013年相比,中国经济最大的看点是结构改善。2013年,欧美主要国家采取“宽货币、紧财政”政策组合,在应对短期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债务压力方面取得了进展,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动能回升。2014年主要国家的政策组合将转向“宽货币、稳财政”,财政紧缩的力度下降。预计全球经济将呈现同步复苏,但增速仍将低于潜在水平,经济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多数国家特别是金砖国家结构性改革压力上升。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八字方针”,为2011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了调。这是在深刻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做出的科学选择。2011年中央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要求会稳字当头,兼顾灵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