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江 《润滑与密封》2012,37(3):117-119
现有的波箔动压空气径向轴承实验台存在最大工作转速达不到轴承实际工作转速,无法在不影响轴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轴承施加径向载荷,无法测量轴承的阻力距等缺点.为了全面满足波箔动压空气径向轴承的实验需要,设计一种最高转速为60 000 r/min的波箔动压空气径向轴承实验台,可以在不影响轴承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轴承施加径向载荷,可以同时测量转轴转速、轴承阻力距、转轴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轴承工作温度、冷却空气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三点接触纯滚动轴承球的强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点接触式纯滚动轴承球的强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被测试样球仅在同一最大圆截面上受到三次非等间隔但等强度的循环接触载荷作用,并沿此圆周做纯滚动,试样球的最大转速为23000r/min,最大赫兹接触应力可达7GPa。该试验机可用于评定各种材料轴承球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具有被试球球径变化范围大、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圆锥滚子轴承的摩擦热来源,在此基础上以脂润滑下的CRH3列车用轴箱圆锥滚子轴承单元130/240-B-TVP为研究对象,通过热网络法建立圆锥滚子轴承的热节点的平衡方程组,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进行热分析,研究了各热节点随着径向载荷和运行速度的变化趋势,并得出了圆锥滚子轴承在工作过程中温度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出现在滚子与轴承内圈接触处和主轴上.  相似文献   

4.
潘奔流  叶军  薛玉君  李泽强  王健 《轴承》2011,(4):48-50,62
根据电主轴轴承的实际工况、极限工况及运转特点,研制了高速电主轴轴承性能试验台。介绍了试验台的技术方案,并对试验台进行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台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用于电主轴轴承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滚动轴承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重网格法对滚动轴承进行了热弹流润滑数值计算,得出了接触点处的油膜压力、厚度和温度分布情况,并研究了不同转速、载荷和滚子半径对润滑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转子-滚动轴承系统的振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发动机转子 滚动轴承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弹性轴段、刚性圆盘和弹性支承的动力方程集结后得到系统振动方程,分析计算了支承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将转子不平衡惯性力和轴承支反力作为激励,求解了系统的稳定响应,得出了合理设计支承刚度和阻尼,可以改善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的结论。通过转子系统模拟实验,对该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基于热网络法与有限元法的球轴承稳态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承热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热网络法、有限元法及实验法.以直升机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中的球轴承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热网络法及有限元法开展稳态热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干运转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倩  张志新  王亮 《风机技术》2012,(1):67-70,78
振动法是滚动轴承最重要的故障诊断方法,其核心在于有效抽取表征故障的特征值。本文重点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围绕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对国内外基于振动法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滚动轴承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宪章  崔艳梅 《润滑与密封》2007,32(7):51-53,58
为了分析万能法轧制H型钢的过程中,轴承内部摩擦力对滚动体接触反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了轴承座受力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在轧制力峰值一定和摩擦因数变动的条件下,系统地模拟了轴承座的静力学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反力随接触包角的增大而增大,在接触包角22.5°~56.25°的范围内,摩擦因数越小,接触反力的波动越大,波动的峰值出现在接触包角45°的区域内。该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轴承座的受力及其优化和判定轴承的寿命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小波包分解(WPD)和HilbertHuang变换(HHT)的基础上,通过将WPD和HHT相结合,引进了一种故障诊断方法(WPDHHT)。仿真和实验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提取周期性脉冲成分并抑制噪声。  相似文献   

11.
低速重载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钢厂连铸机大包回转台轴承是典型的大型低速重载回转设备,由于常规的振动传感器很难拾取如此低频的信号致使振动分析无法进行,因此利用润滑脂的光谱和铁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状态监测。在此研究过程中,开发出新的润滑脂专用溶剂。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润滑脂的光谱和铁谱分析技术来评价该类型低速重载轴承磨损状态是可行的,1#连铸机大包回转台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到了14年。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提供了该系统的总体方案.根据虚拟仪器技术构建了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运用LabVIEW软件实现系统的信号采集和处理功能.通过试验表明,将虚拟仪器技术运用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来,不仅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实时显示,处理和存储等,而且使得测控过程更加高效和便捷.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独立分量技术消除或有效抑制包络分析中强干扰对分析结果影响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包络分析方法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包络波形,再通过独立分量分析实现各振源包络分量的分离去噪,最后对滚动轴承相关的包络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获得对滚动轴承故障在强干扰源存在下的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以滚动轴承小波分解后的能量信息作为特征,通过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识别,经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可方便地推广到类似的诊断领域。  相似文献   

15.
以风力发电机圆柱滚子轴承为对象,利用有限元法对其静力学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滚动轴承多体接触几何及有限元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载荷、不同滚子数目及空心度的变化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了滚动轴承的有限元模态分析。相关方法和结论为风力发电机滚动轴承的设计制造及相关接触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steel and ceramic rolling elements on protrusions from the raceway of a bearing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Such protrusions, which are normally caused by solid contaminants in the lubricating oil, create stress concentrations and lead to a reduction in th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life of the bearing. To compare the over-rolling effects of steel and ceramic rollers, experiments with steel discs with artificial dents on the surfaces were performed using a modified twin-disc mach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eramic rollers can reduce the height of the protruded edge of an artificial dent more than steel rollers, which means that they are more effective in smoothing a damaged surface. The stresses at the contact were calcul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deformed profile of the dented surface. The reduction in the stress level due to the smoothing effect of ceramic rolle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steel rollers. According to the Lundberg–Palmgren bearing fatigue model, that smoothing ensures a significantly longer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life for a bearing. To put the idea into practice, a rolling ball bearing with two of its nine steel balls replaced with silicon nitride balls (referred to as a “partial hybrid bearing”) was run, together with a full steel bearing of the same model, on a bearing tester in a highly contaminated lubrication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al hybrid bearing suffers from less damage in terms of wear. The post-experiment examination of the damaged surface of the bearing raceway found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partial hybrid bearing was smoother than that of the full steel bearing. This reveals the smoothing effect of the rolling ceramic element on the contaminant-damaged bearing surface.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SYS的滚动轴承径向游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滚动轴承游隙的理论计算方法,运用ANSYS软件对装配和工作时的游隙变化量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进一步的分析证明理论计算时,发现按照线性关系合成变形量的方法存在误差,从而验证了ANSYS软件计算轴承游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滚动轴承寿命试验机及其试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滚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及其试验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探讨了寿命试验的设计,寿命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在中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重点要求开展提高滚动轴承寿命和可靠性工程技术攻关。低载荷、高转速的传统轴承寿命试验方法周期长、费用高且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差,而强化试验则在保持接触疲劳失效机理一致的前提下,大大地缩短了试验时间,降低了试验成本,从而加快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改进步伐,因此轴承寿命强化试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由热锻制坯和径向热轧环复合而成的环件锻轧成形工艺是中小型轴承环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先进塑性加工技术。轴承环锻轧成形生产中,环件上下端面的外径边缘处容易产生塌角,不仅迫使加工余量增加、材料利用率降低,而且易导致环件尺寸不合格报废。针对该问题,利用Transvalor.Forge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GCr15轴承环锻轧成形全过程仿真模型,直观模拟环件塌角变化过程,揭示其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研究热锻镦粗比、热轧进给速度、热轧摩擦因数以及热轧初始温度对环件塌角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环塌角受热锻镦粗比、热轧进给速度以及热轧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大,而受热轧初始温度影响极小。通过对GCr15轴承环锻轧成形过程中塌角变化行为的研究,为生产中环件塌角缺陷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一维绝热模型研究了滑动推力轴承在阶跃载荷冲击下的热瞬态行为.通过对轴承油膜压力、温度和推力盘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建模,应用有限差分以及Runge-Kutta法等对模型求解,获得了大载荷阶跃冲击条件下推力轴承热瞬态过程中性能参数的非线性响应曲线,给出了瞬态过程中轴承最高温度、最小膜厚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论认为如果轴承设计和运行不当,轴承有可能因为瞬态过程中温升过高或膜厚的突然减小而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