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省水土流失面积达2.57万km~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荒、烧炭等破坏林木、植被现象虽已日益减少,封山育林、植树种草面积日趋增加,但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却日益严重,做好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是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此目的,必须从建立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监督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和查处违法案件着手,加强对生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上保持方案的管理,加强工程建设中的监督检查,保护好有限的水土资源,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线性开发建设项目中,积极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不仅能够正确地认知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具体特征,而且可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体系与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为增强监测项目水土流失量的准确性,提高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尽量降低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于某工程的线性开发建设项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线状开发建设项目中,积极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方式,既可以准确认识到线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具体特点,又能够为线状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工作与水土保持体系的开展具有意义的重要理论数据。为了可以加强监测项目水土流失量的精准性,提升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尽可能减少项目开发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应用于线状开发建设项目中,能够动态监测该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而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1 水土保持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 (1)做好监督保护工作,控制人为水土流失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种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而这种人为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后果非常严重,很难治理。因此,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就必须把监督保护工作跟上去。总的设想是,近期要切实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长远要实现开发建设同保护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国家的层面上讲,近期将重点抓好“三江”源区等生态良好区域和特殊生态功能区的预防保护工作,并加强对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国家重点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各地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立近期重点预防保护区,确定重点监督区和重点监督工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在滑坡、泥石流易发区和其他生态极度脆弱区、生态敏感区,要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要深入研究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慎重对待,为国家把好生态保护关。要加强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城镇周边和开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要以监督执法为切入点,加大对农村”四荒”治理开发的监督管理,控制农业开发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对集中连片、动土量大的治理开发项目,更要严格执行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河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流域内各种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因此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引起的人为水土流失现象频繁发生。为有效控制流域内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土流失和监督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从2003年起,海委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的协调和监督职能,协同地方水土保持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如“河北省京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北京市31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等,使一些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得到有效实施。2005年6月,海委组织召开了海河流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断加强对松花江、辽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使这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局面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10年来,东北四省区累计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6万km2,共查处各类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万多起,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3万多个,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往流失速度大于治理速度的被动局面正从根本上得以扭转.从1991年开始,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不断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先后在东北四省区成立了监督执法机构,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监督执法网络,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督执法体系;各地还出…  相似文献   

7.
开发建设项目补报水土保持方案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有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开展的依据。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地方在项目建设程序上并没有严格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执行.有的项目在没有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或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8.
房山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基于受理和审查水土保持方案、组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及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等工作需要,综合运用GPS、移动开发技术、互联网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知识,开发出了满足房山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业务的监督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上报审批与管理、为现场监督执法提供项目定位、搜索查询、区划查询、路线规划、面积量算及分析业务对象在流域空间的分布特征,同时提供"流域、行政"2个方向的综合查询以及统计等功能。该系统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监测、生态治理和水土保持现场检查于一体,不仅满足了水土保持监督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而且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预测预报、建设管理、示范推广及决策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9.
1997年10月中旬,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永顺县土地总面积3810km2,其中山地面积2890km2。水土流失面积1530km2,占山地面积的52.9%,年侵蚀总量达644万t。为此,省水利水电厅于1995年6月将永顺县列入全省第三批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县。两年来,全县新增造林面积10万hnlZ,封山育林面积1.33万hm2,兴修恢复水利水土保持工程2100处,完成土石方1100万m3,查处典型案件2起,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治理资金370万元,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km2。省检查验收组对永顺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试点工…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强化了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制度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有:了解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掌握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通过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等手段及时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对水土保持设施效果的监测,分析水土流失的控制状况,以便于提出相应的对策;水土保持监测的结果是主体工程竣工验收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禹生 《人民长江》2000,31(11):31-33
长江流域西部地区涉及8省(市),面积约100万km^2,其山地高原与丘陵面积约占80%以上,区内水土流失面积37.5万km^2,土壤流失量14.1亿t,长江流域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利用当前大好时机,进一步做好水土保持规划、加强预防监督,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搞好项目管理,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应用高新技术,加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兰光波 《四川水利》2008,28(1):68-68
广安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以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为重点,以执法检查和通报曝光为手段,以增强公众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减少水土流失灾害,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长江上中游生态屏障建设为目标,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13.
工矿类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属于典型的人为加速侵蚀类型,与自然状态下水土流失情况相比,其具有扰动面积大、废弃物组成成分复杂、影响水环境等特点。通过对现阶段工矿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表现特点、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阐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为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及水土流失监测等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合理科学界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是切实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前提,也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项目水土保持验收的基础。文章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内涵、划分、特点和界定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的转移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的基础。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不同,这就使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各异。文中对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探讨,注重实践资料的收集,分析了项目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并阐述了监测指标体系及其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利》2005,(12):6-6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力度,重点加大对破坏性较强的矿区和城市周边的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控制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稳步推进长江和黄河上中游、首都水源区、京津风沙源等重点地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抓好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东北黑土区和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全面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因地制宜、分区实施、分类指导,加快降雨条件较好、地广人稀、水土流失轻微地区的生态自我修复.搞好重点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公众的水土保持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韩尚柱 《河北水利》2013,(12):6-7,9
2013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力打好“四大攻坚战”的要求.全面贯彻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各项部署.扎实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项目管理和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水土流失治理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105km2,连续4年超额完成水利部和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改变环境要素,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水力侵蚀是海南省土壤侵蚀主要形式,三亚市城市建设项目以点状项目为主,占80%~90%。在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强度大且集中,土壤侵蚀程度较严重。在建成后,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不足,洪峰流量加大、洪峰时间提前、城市内涝加剧。从2008—2014年,三亚市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尚不够完善,在今后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重点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平原区水土流失易发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曹妃甸区作为平原沿海风沙区水土流失易发区之一.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递发展.开展了多项新建项目.对有效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探讨曹妃甸区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编制要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山东水利》2008,(2):63-63
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主编、相关行业的10个单位参编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已于2008年1月14日通过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批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两个国家标准均服务于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投产的整个基本建设程序,并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水土保持方案为重点,对防治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