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萨北油田潜油电泵是水驱阶段机械采油的重要工具,随着电泵井含聚浓度上升,生产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机组产液量和排量效率下降、滑脱系数增大等现象。为此,在深入认识聚驱采出液和宽流道潜油电泵工艺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了潜油电泵采油工艺技术,现场应用表明,宽流道潜油电泵能满足聚合物驱阶段采出液的抽吸要求。  相似文献   

2.
大港油田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引进美国潜油电泵以来 ,先后消化吸收了潜油电泵机组的组装、检修、制造技术 ,并结合油田的实际 ,开展了潜油电泵采油配套工艺的试验和研究工作 ,形成了大港油田电泵采油技术的基本模式。在介绍大港油田电泵工艺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 ,围绕电泵选井、提液、深抽、抽稠、斜井开采等问题 ,重点论述了已规模应用的 5大电泵抽油配套工艺技术。同时 ,对目前的电泵举升工艺进行了潜力分析 ,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电泵工艺技术应用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聚合物驱油进入工业性开采,使油井液量下降,油井的供排系统发生了变化,严重影响了电泵井的排量效率。特别是对于供排关系变化较大的井,依靠油嘴调整,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只有通过更换机组来实现,这样投入费用昂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变频装置改变机组的转数,来调整泵的排量,以满足聚合物驱块地层供液变化的需要。1.潜油电泵变频调速技术特性潜油电泵变频调速是运用变频控制屏和普通的潜油电泵机组配套调速工艺技术,通过变频控制屏内的变频系统和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跟踪改变电源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调节多级…  相似文献   

4.
倒置潜油电泵机组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与其他形式的电泵注水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倒置潜油电泵机组在注水方面的独特优势,可实现油井同井分层注水的注水工艺,避免地面建泵站和无输水管网,能有效地降低注水成本,进一步拓宽潜油电泵的应用范围,为偏远、水资源缺乏地区、海上油田实现注水增油提供了一种新型注水工艺。  相似文献   

5.
潜油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评价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由于斜井内井眼曲率的变化,引起潜油电泵机组发生大变形,产生弯曲应力和机械阻力,难以靠自重力把机组下放到水平套管段。提出采用强度条件和摩阻力条件来评价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并建立了潜油电泵机组斜井受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的大变形、接触非线性理论对电泵机组在斜井内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出WIDD—C17井130电泵机组在30°井斜角时能通过6°/30m的曲率.此时下放推力为1.75kN。为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斜井内井眼曲率的变化,引起潜油电泵机组发生大变形,产生弯曲应力和机械阻力,难以靠自重力把机组下放到水平套管段。提出采用强度条件和摩阻力条件来评价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并建立了潜油电泵机组斜井受力变形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的大变形、接触非线性理论对电泵机组在斜井内的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出WIDD—C17井130电泵机组在30°井斜角时能通过6°/30m的曲率.此时下放推力为1.75kN。为电泵机组斜井通过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斜井用潜油电泵机组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通潜油电泵机组通过斜井弯曲井段时易发生机组变形损坏和电缆挤压损坏。针对这种情况 ,研制出斜井用潜油电泵机组。通过改进机组底座联接法兰结构 ,设计联接螺钉用碟形弹簧垫圈 ,设置由导向块和导向保护块构成的小扁电缆保护装置及三腔胶囊式保护器等 ,增强了机组抗弯曲变形能力。模拟试验和现场使用证明 ,在套管造斜度小于 1 0°/ 3 0m的条件下 ,斜井用潜油电泵机组对电缆的保护非常有效 ,有望成为我国陆上和海上油田斜井和定向井采油的重要设备。  相似文献   

8.
潜油电泵变频技术的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油电泵工艺作为油田开采重要的机械采油技 术,是油田长期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产中, 潜油电泵受到高温、高压、腐蚀、气蚀和地层能量 等井下工况的影响,加上地面供电系统电压波动和 机组本身匹配性较差,造成机泵运行寿命短、泵效 低、能耗高、无法自动控制井下液位及压力,使电 泵机组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运用变频技术对潜 油电泵的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其生产效  相似文献   

9.
谁决定潜油电泵的寿命? 大庆油田从1981年开始推广应用潜油电泵采油技术,由于推广速度快,下泵工作量大,一度出现了机组质量下降,运行寿命较短的问题,成为影响油井生产的瓶颈。据统计,1986底全油田的电泵平均检泵周期仅为343天,机组返厂率高达20.4%。电泵机组的制造、施工和管理人员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300口井电泵的损坏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影响机组运转寿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机组本身质量;(2)电泵机组的施工质量;(3)电泵井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深井、斜井采油工艺的需要,设计了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电泵机组。通过对电泵机组在斜井段的状态分析,在机组结构设计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并对机组关键部位的零部件进行优选和自行设计制作,增强了机组通过斜井段、在倾斜状态下运转的适应能力。下井前对机组排量、扬程、电流、电压等技术要求进行了室内验证。现场4口井应用表明,小排量、高扬程潜油电泵具有提液和延长检泵周期的效果,基本满足了深井、斜井、低产量井采油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合物驱中,随着聚合物注入体积的增加,产液指数的下降,油井流入动态与水驱相比有较大差异;油井见聚合物后,电泵排量大;电泵排量系数随聚合物浓度增加而降低,功耗增大;抽油杆与油管偏磨严重,杆断率增加,检泵周期明显缩短等问题;根据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渗流力学和采油工艺原理等知识,给出了电泵井油井液入动态预测公式及聚驱电泵采油选泵方法;建立了电泵机组数据库;编制了选泵设计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实用性强,现场应用表明,完全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技术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针对抽油机和电泵在举升含聚液体时暴露出的杆管偏磨、烧电机及螺杆泵排量范围小等问题,开发应用了适合于聚驱举升、实际排量在180m^3/d以上的地面驱动多线大排量螺杆录。通过对单线与多线2种设计方案进行对比,认为多线螺杆录在改善定子橡胶散热、提高泵的工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得到了现场试验的对比验证。现场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多线大排量螺杆泵能够较好地满足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高产液井的举升需要,而且具有明显的降投资和节能效果。截至2005年7月底,大庆油田在用聚驱大排量螺杆泵井146口,平均免修期339d,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庆油田聚合物驱矿场试验资料,分析了特高含水井区原点状注水井周围和原注水井排附近聚合物驱动态特点、剩余油状况,并利用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对原点状注水井区和原注水井排两侧聚合物驱布井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表明原注水井排两侧可布聚合物驱生产井,布井方式宜采用原注水井排中与两侧注入井相对应的注入井作为注聚井,其它老注水井关井的方式;原点状注水井周围可布聚合物驱生产井,原注水井应尽量作为注聚井,当其位于生产井井点时,原注水井可不利用或采取缩小新布注入井与原注水井间距离的布井方式。通过优选布井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大庆油田特高含水井区聚合物驱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调剖效果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通过对嗽嘛 甸油田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试验效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聚合物驱财剖井动态反映特点,证实了对油水井间为河道砂体、油层内非均质严重、渗透率级差大的非进行阴阳离子聚合物、复合离子聚合物化学调剖能够封堵高渗透条带,降低聚合物采出浓度、扩大波及体积、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及聚合物转后续水驱油藏注水压力高、欠注严重的问题,分析了油藏堵塞欠注原因,对现场堵塞物进行分析,结合普通氧化解堵剂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研制出新型的聚合物解聚剂,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该解聚剂在常温下处于失活状态,安全、稳定;在储层温度下释放氧自由基,溶解近井地带聚合物堵塞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成小分子聚合物,溶解聚合物堵塞物能力在90%以上,降黏率达到90%以上。在现场试验应用中,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套预处理工艺,后期稳定处理工艺,复合作用实现注聚井及后续水驱欠注井的解堵增注,提高增注效果,延长稳定注入有效期。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驱油技术作为油田高效持续稳产的重要措施,在油田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抽油机井,随着采出液含聚浓度升高出现杆管偏磨、断脱及脱节器损坏等现象,导致油井有效生产时率下降、检泵周期大幅度缩短、管杆材料消耗急剧增加:针对上述聚驱抽油机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聚泵的研制,经现场应用,实现延长其自身的检泵周期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不同油层条件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聚合物驱油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工业化推广区已取得了明显效果 ,根据区块实际统计资料 ,分析了影响聚驱效果的地质因素和不同类型见效井注聚合物动态变化特征 ,为油田今后编制聚驱方案及动态调整 ,提高聚合物的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罗二辉  胡永乐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27(4):111-114,149,150
首先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化学剂最佳注入程序为0.1PV聚合物前置段塞、0.45PV三元复合剂主段塞、0.05PV聚合物后续保护段塞,其次再依据聚驱后区块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了三套井网方案并开展了聚驱后三元复合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数模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与前一阶段聚驱相比平均可提高采收率12.9%,其中,水平井和直井的注采组合方案提高的采收率幅度最大,达到15.97%,所以聚合物驱后应综合考虑水平井的注采调整和三元复合驱的多重优势,以期取得更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西区注聚区1997年3月投入注聚后,高渗层得到有效封堵,吸水剖面得到明显改善。注聚期间,通过实施注聚区外围水井降水或停注、油井放大生产压差和调整注聚井注入速度等开发措施,扩大了聚合物波及体积,聚合物驱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室内聚合物注入参数研究、方案设计优化、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分层注入工艺以及增产、增注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井距缩小到100 m的条件下,将厚度小于1 m、渗透率界于5×10-3~100×10-3μm2的油层组合,通过分层注聚、分质周期注聚,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结果表明,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技术结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