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沈巍  钱坤 《毛纺科技》2008,(5):48-51
文章介绍了基于HSV颜色模型,应用支持向量机的目标提取方法检测羊绒,羊毛混纺比.根据某种色彩信息,将在HSV颜色模型下的羊绒与羊毛混纺纱线的切片图进行初步的背景分离,通过特征数据取样,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图片进一步精确分离,从而使提取目标完整地从原图中分离出来,这种支持向量提取的方法为应用图像处理方法测试羊绒,羊毛混纺比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羊毛/羊绒混纺纱混纺比的新途径。在预处理阶段,通过数学形态学操作对羊毛/羊绒混纺纱截面图像进行去噪和平滑。在人眼视觉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光斑扩散方法,用来探测图像中各个纤维截面并得到其轮廓线。在特征抽取阶段,构建了面积系数作为区分羊毛和羊绒纤维的特征指标。对抽取到的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和分类,累计每一类纤维的面积系数之和。最后,考虑到2种纤维的密度,计算出羊毛/羊绒混纺比。通过对同一羊毛/羊绒混纺纱的不同部分采集一系列截面图像进行测试,得到了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羊毛/羊绒混纺纱混纺比的新途径.在预处理阶段,通过数学形态学操作对羊毛/羊绒混纺纱截面图像进行去噪和平滑.在人眼视觉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光斑扩散方法,用来探测图像中各个纤维截面并得到其轮廓线.在特征抽取阶段,构建了面积系数作为区分羊毛和羊绒纤维的特征指标.对抽取到的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和分类,累计每一类纤维的面积系数之和.最后,考虑到2种纤维的密度,计算出羊毛/羊绒混纺比.通过对同一羊毛/羊绒混纺纱的不同部分采集一系列截面图像进行测试,得到了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5)为基础,采集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CSPDarknet53网络(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从数据集中提取纤维特征,通过特征金字塔(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N)结合的方式完成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在主干网络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以加强局部特征的提取能力。训练后的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0.93,可实现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的自动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校验,差异在2%以内,说明该方法在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染液消光度法是利用同一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对2种毛纤维上染率不同而设计的测试不同毛纤维混纺织物混纺比的一种方法.羊毛和羊绒在一定实验条件的同一染浴中,羊绒吸色较羊毛深,染液消光率小,羊毛吸色浅,染液消光率大,不同混纺比的羊毛、羊绒混合物其消光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在用染液消光度法测试毛混纺比时应选用使混纺成分上染率差异最大的染料,染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测试精度.文章比较了酸性蓝、酸性上青GGR2种染料的上染性能,结果表明:用酸性上青GGR测试羊毛羊绒混纺比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6.
4.3 大豆纤维/羊毛(或羊绒)(AA类)纺织品染整加工 4.3.1 大豆纤维/羊毛(或羊绒)混纺产品特点 大豆纤维与羊毛、羊绒等的混纺交织产品具有羊绒般滑糯柔软的手感,羊毛般的保暖性,绢丝般的柔和光泽和外观,且吸湿导湿性好,穿着舒适.与纯羊绒类和高支细羊毛相比,其原料成本大大降低.将大豆纤维与羊毛混纺,或与羊毛、涤纶"三合一"混纺,可开发高支轻薄化、风格多样化和功能化的高档毛纺服装面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射式暗视场组合照明装置直接采集高放大倍率下羊绒和羊毛纤维集合体表面纤维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整体提取同一图像内多根羊绒和羊毛纤维的4个表面特征参数,利用贝叶斯分类模型进行统计,得出纤维集合体中羊毛和羊绒的比例.实验结果表明鉴别精度达到87.5%.  相似文献   

8.
为定性分析羊毛/羊绒/涤纶混纺织物中的纤维种类,利用还原法对织物进行脱色处理,将羊绒、羊毛鳞片还原为染色前的形态,通过对比羊绒和羊毛纤维的外观特征鉴别纤维种类。固定还原剂保险粉用量和脱色液浴比,通过对不同脱色时间和温度下脱色后的织物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在用质量分数8%保险粉、浴比为1∶40的脱色液中对织物样品进行脱色处理,脱色温度为70℃,脱色时间为30 min时织物样品的脱色效果良好,羊毛和羊绒纤维的鳞片形态得以显露,且未损伤鳞片。利用WlVnt羊毛检测系统可以明显区分羊绒、羊毛和涤纶纤维,而且用时较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纺科技》2021,49(1)
介绍了澳毛/大麻/羊绒60/30/10混纺针织纱线(线密度19.2 tex×2)的原料特点、产品开发思路及纺纱工艺。采用大麻纤维与澳毛、羊绒混纺纱织制的织物具有天然持久的抗菌功能。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抗菌面料更高的要求,提升混纺纱的抗菌能力,使用绿色抗菌剂对澳毛和羊绒散纤维进行抗菌处理,可以使澳毛/大麻/羊绒混纺织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能力从93%提升到98%。通过优化半精纺各道工艺,解决了大麻纤维和澳毛、羊绒适纺工艺存在差异的问题。开发的澳毛/大麻/羊绒混纺产品不仅具有抗菌效果,而且色泽艳丽,兼具羊毛舒适保暖、大麻清爽透气、羊绒手感滑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一种基于贝叶斯模型鉴别羊绒羊毛的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羊绒羊毛纤维进行图片采集,然后对羊绒羊毛纤维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羊绒和羊毛纤维参数的5个直观特征参数,再利用直观特征参数得到4个相对特征参数。对这些特征参数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各参数的正判率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最终选择纤维直径、鳞片高度、鳞片密度、周径比、面积比、径高比这6个参数建立贝叶斯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鉴别羊绒羊毛正确率达到95%左右。认为:基于贝叶斯模型的羊绒羊毛识别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前羊毛羊绒类产品的抗菌处理,一般是通过与各类抗菌功能性纤维混纺或在织物后整理工艺负载抗菌剂来实现.本文采用色纺散纤在染色后处理阶段进行抗菌处理,然后通过半精纺色纺工艺生产抗菌羊毛羊绒混纺纱线,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通过在散纤染色后处理阶段对纤维进行抗菌处理生产出的羊毛羊绒抗菌混纺纱线其纱线指标与抗菌性能优...  相似文献   

12.
毛/锦混纺纱活性染料同浴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今欢  周秋宝  汪澜 《丝绸》2002,(7):15-18
测试了各种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锦纶纤维、毛/锦混纺纱上的上染率和固着率以及各项色牢度,分析了pH值、温度、中性盐等工艺因素对Lanasol染料染色羊毛和锦纶纤维的影响,探讨了Lanasol染料同浴染羊毛、锦纶纤维和毛/锦混纺纱时的同色性以及阻染剂NON对改善毛/锦纤维同色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市场中的功能性整理剂多是通过对织物表面涂层进行功能附入,织物经水洗后功能会明显减弱,且会出现手感不佳等问题,采用将粒径为5 nm左右的远红外抗菌功能晶体镶嵌到羊绒纤维鳞片结构层中的方法,使纤维具有永久性抗菌功能。采用功能性羊绒纤维、莫代尔及舒弹丝,通过精梳毛纺工艺系统与棉纺工艺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纺制功能性莫代尔/羊绒/舒弹丝45/30/25混纺纱,并对纺纱设备的重要部件进行改造,较好地解决了混纺纱毛粒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混纺纱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保暖性及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纤维规格对喷气涡流纺纱线中纤维径向分布的影响规律,将两种不同规格的羊绒纤维和同一棉型涤纶纤维分别以相同比例混纺,经喷气涡流纺纱机MVS861制备了两种羊绒/涤纶纤维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两种混纺纱线的横截面样本,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集纱线样品横截面的纤维分布图,结合汉密尔顿指数分析法和Onion指数法分析,得到喷气涡流纺混纺纱中羊绒纤维和涤纶纤维在纱线横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喷气涡流纺纱技术制得的羊绒/涤纶混纺纱线中,羊绒纤维因其初始模量更小、长度更长有向外转移趋势,初始模量更大、长度更短的涤纶纤维则有向内转移趋势;但混纺纱的最外层纤维由纤维含量和纤维规格共同决定。该结论可帮助纺制喷气涡流纺羊绒混纺纱时根据需要来选择纤维原料的规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竹纤维、羊毛、羊绒的风格特点出发,确定合理的混纺比和纱线支数,选择适宜的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优选工艺参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竹纤维/羊毛/羊绒混纺织物(爽竹呢)的纺纱、织造和染整工艺.实践表明,该工艺能生产高档服装面料,产品的服用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6.
对半精纺机织衬衫面料的设计与服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丝/绒、丝/麻、毛/绒、纯绒4种半精纺纱线,设计了9种不同织物组织和密度的半精纺机织物,并对织物的规格,透气性、透湿性、吸水性等吸湿排汗性能,刚柔性、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及抗静电性等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以选择能够满足夏季衬衫服用要求的半精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和半精纺织物.其研究结果对半精纺机织衬衫面料的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羊绒/羊毛/涤纶复合纺及成纱拉伸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羊绒、羊毛和涤纶长丝在传统的环锭纺系统上进行三组分复合纺纱。通过改变三组分的喂入位置、喂入张力来获得不同结构和风格的纱线。试纺了不同捻度和混纺比的3种复合结构纱,即股线、包芯和包缠结构纱,分析了其拉伸性能。纺纱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通过复合改善了羊绒纱的强度;纱线拉伸性能与混纺比、捻度、纱线结构之间存在相关;随着捻度的增加,3种结构复合纱的拉伸性能均符合经典临界捻度理论;复合纱的力学性能因结构不同而不同,股线结构纱拉伸性能最好,包芯结构纱次之,包缠结构纱拉伸性能则最差。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毛/原液着色PTT(50/50或30/70)混纺纱在张力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实验表明,松弛条件下的干热或湿热处理均导致了其延伸性能增强、模量略微降低及回弹性能降低;而小张力条件下的干热或湿热处理均导致了混纺纱初始模量略微上升、回弹性能提高,但是延伸性能和断裂强力变化较小.基于此,设计采用化纤染整线实现了毛/原液着色PTT织物的高效短流程染整,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即使是毛/PTT 30/70织物也有优良的毛感和弹性,证明了PTT纤维在毛纺产品开发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对规格相同的PTT/毛和PET/毛混纺纱进行测试,对比分析PTT/毛混纺纱线的毛羽、拉伸性能、回弹性能及沸水收缩率。实验结果表明,PTT/毛混纺纱线毛羽较少,纱线拉伸模量低于PET/毛混纺纱,纱线拉伸断裂伸长率较高;PTT/毛混纺纱在定伸长5%条件下,弹性回复率达到96%,在定伸长15%的条件下弹性回复率达到87%,且急弹性回复率大于PET/毛混纺纱;PTT/毛混纺纱的沸水收缩率与PET/毛混纺纱的沸水收缩率相比差异不大,都具有良好的沸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羊绒与羊毛长度差异较大、牵伸隔距难以确定的问题,在JWF-1516 型棉纺环锭细纱机上采用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的方式纺制山羊绒/羊毛混纺纱、山羊绒/ 羊毛/ 桑蚕丝混纺纱,分析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方式纺制低比例山羊绒混纺纱的线密度和纱线质量。纺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滑溜牵伸与非滑溜牵伸的方式,均可纺制单纱线密度为11.1 tex 的羊毛/ 山羊绒(84/16)混纺纱与羊毛/ 山羊绒(65/35)混纺纱;与非滑溜牵伸方式相比,采用滑溜牵伸方式纺制的细纱粗节与细节明显减少;采用滑溜牵伸方式,可纺制单纱线密度为10 tex 的羊毛/ 山羊绒(84/16)混纺纱(单纱条干CV 值为19%),和单纱线密度为8.3 tex 的羊毛/ 山羊绒/ 桑蚕丝(80/10/10)混纺纱(单纱条干CV 值为18.8%),但这2 种线密度的混纺纱用非滑溜牵伸方式不可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