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重漏先天无返型井漏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东高陡构造碳酸盐岩特大裂缝-溶洞性漏失井的防漏治漏,是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研究课题。通过世界级特大漏失复杂井-大天8井雷口坡、嘉陵江和飞仙关地层的漏失机理分析与井漏治理及多年的现场堵漏施工实践,总结出一套对付特大型裂缝-溶洞性严重漏失无返井的堵漏方法。利用地层压力与井眼液柱压力平衡原理,提出堵漏施工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及钻具下入深度、顶替钻井液量、水泥浆的初凝时间等重要参数的求取方法。对特大型漏无返井的堵漏是一种新的探索。但在井眼不规则和在施工动态条件下,堵漏液在井内运行产生的摩阻压力损耗的精确计算,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苏丹6区西部Sufyan区块NW-1井二开发生失返性漏失,堵漏浆、水泥浆堵漏无效,液柱有效压力降低导致井塌卡钻,最后填井侧钻。三开钻进过程中又发生失返性漏失,采用常规堵漏浆、水泥浆以及投掷石子和橡胶皮等堵漏方法30次,均未成功,后决定采用反相凝胶堵漏技术进行堵漏,一次性堵漏成功,安全钻进至设计井深。反相凝胶堵漏技术在NW-1井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在苏丹6区西部Sufyan区块顺利施工提供了有效经验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陡复杂构造裂缝漏失堵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陡构造地质和钻井情况复杂,井漏十分频繁,井眼复杂在所难免,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钻井速度。为了实现安全快速钻进,井漏问题是必须逾越的难关。对于堵漏的机理目前停留在定性半定量描述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高陡构造井漏机理的研究。应用流体力学原理与颗粒随机运移模型分析了裂缝性地层的封堵机理,结合裂缝的分布形态和钻井工程特点,研究钻井液和堵漏液在裂缝中的漏失压力传播规律及封堵强度特征,为裂缝性地层有效封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温储6井是吐哈油田XX储气库的一口先导试验井,该井三开储层段西山窑组属于超低压枯竭地层,地层压力系数只有0.25~0.27,并且受邻井井下压裂影响,砂岩裂缝明显,在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钻井液失返性恶性漏失。为了实现在三开储层漏失井段的顺利取心,同时保证固井质量,根据储层裂缝宽度,基于理想充填理论优化架桥颗粒粒级分布,结合延迟水化膨胀颗粒、弹性石墨和高效刚性架桥颗粒等特殊堵漏材料,应用该套堵漏工艺在该井三开取心和固井前承压堵漏过程中开展了多次成功堵漏作业,在易漏地层累计取心4桶,长度为32.2 m,收获率为100%;三开固井前,筛除堵漏材料后,最高承压为5.8 MPa,常规密度水泥浆固井期间无漏失发生。理想充填堵漏工艺的成功,为解决类似砂岩低压裂缝漏失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后续该储气库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固井过程中发生井漏将导致水泥浆返高不够、漏封目的层,导致固井作业失败.因此,为提高水泥浆防漏堵漏性能,研究了防漏堵漏水泥浆,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利用API失水仪及DL型堵漏材料实验装置,进行了防漏堵漏水泥浆封堵渗透型漏失和裂缝型漏失的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由多种材料复合而成的防漏堵漏水泥浆能够成功封堵渗透型漏失和裂缝型漏失.此外,防漏堵漏水泥浆进行了4口井现场试验,固井时无漏失情况发生,固井优质率为75%,合格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长7页岩油储层致密但流体流动性好,砂岩储层存在微米级孔隙,加上存在断层构造,导致钻进过程中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甚至失返性漏失频发,常规堵漏材料无法满足钻井施工要求,造成非生产时间和成本大幅度增加,严重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借助超分子化学理论,通过合成优化配方,研发出了新型超分子聚合物防漏堵漏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剪切稀释性和恶性漏失承压堵漏能力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超分子聚合物堵漏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剪切稀释性和黏附能力,而且对两层钢珠床(钢珠直径8~10 mm)模拟的大孔隙性漏失和直缝板(缝宽2~6 mm)模拟的裂缝性漏失均具有较强的承压堵漏效果,承压达6 MPa。在长7页岩油区块典型恶性漏失井应用表明,超分子聚合物堵漏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裂缝性漏层的承压能力,减少漏失量并降低综合堵漏成本,助力长7页岩油勘探开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密度膨胀型堵漏浆在湘页1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湘页1井在二开钻井过程中发生了裂缝性和溶洞型漏失,为提高漏失层承压能力,保证固井质量,采用低密度膨胀型堵漏浆技术对漏失层段进行了承压堵漏施工。由于该井具有漏失井段长、漏点多的特点,针对不同漏失类型,采用不同性能的低密度膨胀型堵漏浆分段进行了3次承压堵漏施工,将地层承压能力提高到1 MPa以上,后续钻进和下套管、固井作业时未发生漏失。湘页1井的应用表明,低密度膨胀型堵漏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及很强的封堵承压能力,在大型堵漏施工过程中,易于配制、调整,不需要特殊设备,施工工艺先进成熟,安全系数高,承压堵漏效果显著,为湘中坳陷石炭系地层承压堵漏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川东复杂地层的治漏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川东复杂地层的井漏特征,介绍了井漏预防和判断的一般方法及6种常用的治漏技术,即降密度钻进和随钻堵漏,清水强钻技术,反循环堵漏压井技术,高产水井的堵水技术,长段裸眼低压漏失层堵漏技术,大漏失量井的堵漏技术,并总结出川东地区井漏堵漏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山前构造裂缝地层钻井液漏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前构造地层破碎严重,井漏问题尤为突出.系统研究其井漏特征,弄清井漏规律是山前构造裂缝地层防漏堵漏的关键.基于钻井液非牛顿流体在裂缝地层的流动原理,考虑漏失通道的空间特征、施工参数等因素建立了山前裂缝地层井漏分析模型,运用非牛顿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定量研究了钻井液在裂缝地层漏失过程中的流场特性和漏失规律,明确了山前构造井漏的性质和规律,可更有效地处理井漏问题,在堵漏工作中,堵漏剂的优选和钻井液工艺性能及流变性的控制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深化山前构造井漏机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漏失的理论模式和计算方法等,完善山前构造井漏防治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沙88井四开井段钻井完井技术及复杂情况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沙88井在奥陶系下统鹰山组地层钻遇5.70m的大溶洞,钻井液有进无出,堵漏13次均无效,漏失钻井液及堵漏浆2748m^3。后采用欠平衡压力强行钻进技术钻完四开井段,Ф177.8mm尾管固井采用“穿鞋戴帽”固井技术,有效封固了漏失层上下井段及漏失层井段。详细介绍了沙88井四开井段复杂井况下的堵漏、强行钻进、固井等技术措施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论述裂缝性地层钻井液漏失和堵漏机理,对不同类型堵漏材料及其在裂缝性恶性漏失地层中的适用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分类归纳,同时基于所用堵漏材料分析了不同类型堵漏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效果,明确了目前国内外恶性漏失地层堵漏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未来恶性井漏堵漏技术发展方向.未来应综合地质、工程、材料等学科,实现恶性井漏...  相似文献   

12.
波纹管堵漏技术在黄龙004-X1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在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五段以上地层,压力系数普遍较低,井漏频繁,溶洞、裂缝性井漏时有发生,堵漏难度大、成本高,有的井因此报废。黄龙004-X1井钻至井深2 313~2 316 m发生溶洞、裂缝性井漏失返,先后多次采用桥浆、水泥堵漏,均未取得明显效果。在该井开展了波纹管堵漏研究,采用清水强钻至井深2 340.37 m进行波纹管堵漏获得成功,安全顺利钻达固井井深,下套管彻底封隔了该漏失层段。为碳酸盐岩溶洞、裂缝性井漏的有效治理探索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外Y区HOS区域南部边缘Pabdeh地层灰岩裂缝性发育,岩性为低强度白云岩,钻进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漏失,漏层分布没有规律,漏失层位多且具有连续漏失特点,在漏速对密度敏感的井段难以堵漏,且裂缝性漏失地层的承压堵漏施工困难。针对上述难点,应用DL-A高温高压堵漏实验仪器,以2 mm圆孔模板,对不同配方桥堵剂进行了模拟堵漏实验,优选出了适合2 mm孔隙和裂缝性地层的桥堵剂,提出了该地区上部地层漏失以防为主,防堵结合的技术措施;中部地层采用低密度钻井液钻穿漏层,中下部地层采用随钻堵漏与承压堵漏相结合的钻井液技术,并优化堵漏浆配方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该项技术在S25井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堵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苏SN油田S7、S19、S20、S30等区块钻井中常发生钻井液漏失,主要发生在戴南组、阜宁组辉绿岩层成套、裂缝发育的地层。在专门研制的DL-2堵漏实验仪上,使用分别以粒径1~2cm和2~3cm碎石充填的大尺寸(φ10cm×60cm)人造岩心,通过测定承压强度、憋压能力、侵入深度、漏失量、返排压力,考察了加入橡胶粒子RP、商品单向封堵剂DF-2、棉籽壳粉、杏仁壳粉的10%膨润土浆的堵漏效果,确定了此堵漏浆的工作配方。设计了应对辉绿岩段裂缝漏失的随钻堵漏施工工艺,并成功用于5口井的钻进,介绍了其中的S20—54井1640-1840m长辉绿岩裂缝段随钻堵漏工艺措施。还介绍了S19—41井钻井中,在常发生砂砾岩渗漏和玄武岩裂缝性漏失的700~1900m井段采取的分段随钻堵漏工艺措施。图2表2参2。  相似文献   

15.
孙艳  孙欢  倪华峰 《石化技术》2022,(3):219-220
长庆地区2016-2018年漏失342口井,其中大型漏失69口,填井侧钻31口,弃井8口。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和区域的拓展,漏失率逐渐递增至12.2%,失返性漏失加剧到50.5%,针对水平段“断层”的垂直裂缝堵漏效果差、延长组”假性闭合“裂缝成功率低等难题开展了树脂胶固堵漏工作液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延长气田易漏失井固井前井眼准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雪林  王延东 《钻采工艺》2009,32(5):119-120
对延长气田易漏失井漏失特点(黄土层渗透性漏失、延长组裂缝性砂砾岩漏失、产层亏空性漏失、刘家沟组压裂性裂缝漏失、石盒子组裂缝性砂岩漏失)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漏失特点,介绍了相对应的防漏堵漏方法以提高易漏失层的抗破能力 以提高井壁稳定性为主的易漏失井固井前井眼准备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延长气田易漏失井堵漏成功率为98%以上,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5%。  相似文献   

17.
山074-61井位于长庆南梁西区油田,该区块地层存在裂缝发育,失返性井漏时有发生.该井在钻至华池组地层时发生失返性漏失,在采取3次桥塞挤封堵漏和2次填充堵漏后,最终堵漏成功.介绍了堵漏过程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该井堵漏的成功对于今后在该区域施工井的井漏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桥浆混水泥堵漏技术在迪那11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那11井位于库车坳陷东秋立塔克构造东倾末端1号构造带上,取心发现岩心顶部有2条相互平行长0.34mm,宽0.5-1.0mm的半张开垂直缝,表明库车山前构造的井漏,既有水平裂缝漏失,又有垂直裂缝漏失,影响了现场对漏失类型判断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分析堵漏材料的作用机理,选出3种不同密度的钻井液进行桥浆混水泥堵漏技术,经迪那11井应用表明,对于天然裂缝,诱导裂缝,高渗透非胶结地层发生的井漏,采用桥浆混水泥的技术进行堵漏,能够有效地解决井漏问题,但是为了提高堵漏成功率,应尽量缩短配浆时间,减少堵漏剂在地面的相互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堵漏效果,桥浆混水泥堵漏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可随漏随堵,满足了迪那11井施工要求,为高密度钻井发生井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堵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吐哈油田三塘湖区块火成岩地层胶结疏松、裂缝发育、压力低,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井漏,损失巨大。条28井因钻遇火成岩层恶性漏失点及大井段地层裂缝,发生失返性漏失。依据该井地层裂缝特点,结合近年来井漏的处理经验,针对钻遇漏失、失返、抢钻、随钻随堵4个阶段过程,突出快速反应、优先考虑抢钻,采用定量进尺定量活动、调整钻井参数和钻井液性能及使用适当浓度堵漏浆的处理原则,实现不影响正常进尺的随钻堵漏,摸索出一套火成岩层兼顾井漏与正常进尺的井漏处理新技术。应用该整套井漏处理技术后,条28井节约复杂时效57.9%,平均成本降低45.4%,节约31.8万元,为同区块火成岩层井漏的预防与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针对塔里木油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井漏问题,结合地层特征分析了该油田的井漏类型,总结了该油田防漏堵漏技术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技术成果.分析可知,塔里木油田漏失类型包括孔隙性漏失、裂缝性漏失和溶洞型漏失,但以裂缝性和缝洞型漏失为主.该油田的防漏堵漏技术发展经历了基础体系建立阶段和特色技术发展完善阶段,形成了油基钻井液防漏堵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