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加速度识别的姿态交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势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实现技术一直是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的手势识别方法.首先为每个手势动作建立隐马尔可夫模型,通过采集到的手势动作的加速度值对模型进行优化,再利用优化的模型对加速度序列进行分类,根据加速度的不同对手势进行识别.该方法在手持移动设备上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对手持移动设备的交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域法(TDM)求解思路,结合桥梁移动荷载特点,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M)由梁的弯矩响应、加速度响应及其响应组合来识别桥梁移动荷载,重点比较在方程组不适定以及测量响应受噪声影响情况下不同预优矩阵对识别精度的影响,从而得到可用于移动荷载识别的最优预优矩阵.仿真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工况下,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均能精确识别桥梁移动荷载,但不同预优矩阵对测量噪声及识别方程的不适定性有不同的抵抗能力,且对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的收敛速度、识别精度也存在不同影响;合理选取预优矩阵能够有效提高桥梁移动荷载识别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电子商务市场的饱和及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一种更为便捷的电子商务形式--移动电子商务正迅速地发展起来.语音识别作为移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热门话题,备受人们关注.该文讨论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语音识别的移动电子商务安全交易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使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具体操作更为人性化.描述了该模型的组成部分和其实际应用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通过Android移动设备来远程控制嵌入式视频智能车的软件系统,包括单片机软件和Android平台软件两部分.Android移动设备作为客户端通过WIFI方式与搭载有WIFI服务器的小车和网络摄像头通信,能完成控制车体行进、多角度实时画面监控、拍照和颜色识别等多项任务.测试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可靠,适用于特殊环境下的视频监控领域.  相似文献   

5.
现有手势识别的应用多为基于特定设备实现的,如Kinect、Leap motion等,因其价格和实用性的原因,无法得到大规模的普及.而单目摄像头则是电脑或移动设备最为常见的配件,结合相应手势识别与交互算法,便可以进行手势交互.因此文中研究了基于单目摄像头的手势识别与交互算法,通过单目摄像机捕捉图像,利用肤色进行图像分割,...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端平台下计算资源有限、存储空间小的特点,提出高效的ShuffleNetv2及YOLOv3集成网络静态手势实时识别方法,以减小模型对硬件的计算能力需求. 通过将轻量化网络ShuffleNetv2代替Darknet-53作为主干网络,减小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加强网络对空间和通道的关注度. 采用K-means聚类算法,重新生成Anchors的长宽比和数量,使重新生成的Anchors尺寸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来提高模型的检测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算法在手势识别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9.2%,识别速度为44帧/s,单张416×416图片在GPU上的推理时间为15 ms,CPU上的推理时间为58 ms,模型所占内存为15.1 MB. 该方法具有识别精度高、识别速度快、内存占用率低等优点,有利于模型在移动终端上部署.  相似文献   

7.
基于移动端分别设计了本地识别和云识别两个图像识别增强现实系统,以解决因识别图片数量的增加而对图像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的影响.两个系统均以Android 手机为硬件平台,基于AR技术,以EasyAR 为引擎,借助Unity 3D 开发工具,设计了基于移动端的AR 图像识别系统.最后对两个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以桥梁不同截面动应变响应为对象,分析识别不同截面的动应变数据,及荷载通过不同截面的时间差,进行车速识别.通过荷载在不同截面的应变影响线以及识别车速,获得动应变影响面积,利用影响面积与动荷载的相关关系,进行移动荷载识别研究,得到桥梁动态称重系数.据结构应变与温度的相关特性,通过对温度与应变的回归分析,确定其具体的经验回归方程,将温度所致的应变变化趋势从总的应变测量值中分离.对分离温度效应前后的称重系数进行对比,得到温度效应对桥梁动态称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传统设备监控手段,对移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处于运行状态的核电系统.通过工业通讯接口将现场生产数据存储到网络数据库中,当可移动终端摄像头检测并识别到标识图案(Marker)时,借助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从服务器返回设备生产数据,经后台控制程序模拟虚拟场景中的设备工况和工质状态,可以实现设备仿真、场景漫游、工况再现,以及生产过程报警和设备控制反馈.对蒸汽发生器的液位测试结果表明,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在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呈现方式,有了许多新型的视觉交互呈现方式.本文论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新型纺织品呈现方式,主要包括移动增强现实、移动图像检索、传感器技术、新型交互技术等的技术难点和重点以及发展趋势.重点研究了移动图像检索技术,并对比分析了移动Surf和ORB算法.试验结果表明,0RB算法检测识别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更适合移动终端应用.最后基于移动图像检索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开发了两款民族服饰App原型,取得了较好的呈现效果,为纺织品的虚拟呈现和交互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考虑具扩散的传染病模型,该模型描述了禽流感在鸟类和人类中的传播,研究相应的具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反应扩散方程组解的渐近性质。结果表明如果染病鸟类的接触率和染病人类的接触率小的话,全系统的无病平衡点是渐近稳定的;但当染病鸟类的接触率大或者和染病人类的接触率大时,变异的禽流感将在人类中扩散。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禁食和禁水树麻雀的体温变化,对禁食、禁水与对照3组树麻雀的体核温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禁食或禁水树麻雀体温调节与其体内的能量储备或代谢可用水的减少密切相关,平均体温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和能量储备物减少出现波动降低的变化趋势,平均体温夜晚显著低于白天(P﹤0.05),生存压力和体温调节幅度禁食大于禁水。结论,体温降低很可能是禁食或禁水树麻雀体内节能或节水的重要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认真研究分析鸟类图像基础上,有效提取了鸟类图像的分类特征,并提出一种带先验信息的SVM决策树解决方案,该方案充分发挥了SVM和决策树的优点,简化了分类器的设计;并利用先验信息分类器分类效率高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决策树错误累积的缺陷.实验表明,提取的特征简单有效,分类方案合理,获得了较好的分类识别率,实现了对闽江口15种鸟类的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14.
针对要识别的参数向量与位移向量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且能用矩阵表述的一类反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识别方法。识别的解是稳定且唯一的。并以四边简支矩形薄板和圆柱薄壳的荷载识别问题为例,阐明了该反分析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日益频繁的鸟类活动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威胁,而现有拟声驱鸟装置由于缺乏智能性,无法长期有效驱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改进Q-learning算法的拟声驱鸟策略.首先,为了评价各音频的驱鸟效果,结合模糊理论,将鸟类听到音频后的动作行为量化为不同鸟类反应类型.然后,设计单一音频驱鸟实验,统计各音频驱鸟效果数据,得到各音频的初始权重值,为拟声驱鸟装置的音频选择提供实验依据.为了使计算所得的音频权重值更符合实际实验情况,对CRITIC (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方法的权重计算公式进行了优化.最后,使用实验所得音频权重值对Q-learning算法进行改进,并设计与其他拟声驱鸟策略的对比实验,实验数据显示改进Q-learning算法的拟声驱鸟策略驱鸟效果优于其他三种驱鸟策略,收敛速度快,驱鸟效果稳定,能够降低鸟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吉林省10所高校1 500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城乡组别的大学生在教育因子各题项上认同度有所差异;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增进身心健康因子上认同度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城乡组别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因子各题项上认同度有所不同;不同性别大学生健身塑体因子的认同度具有极其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指纹识别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指纹识别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等问题,将手形作为指纹识别的辅助手段,同时采用模糊综合的方法将指纹和手形进行加权信息融合,来提高生物识别的准确率,为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验证码的识别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因特网安全防范中验证码的普遍使用,讨论了验证码的功能原理、常用的识别方法,选取了部分网站干扰不同的验证码进行了分割、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上有相当多的验证码不能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提出一种验证码的改进方法,该方法程序简单,产生的新验证码可以提高识别难度和降低破解的准确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最后给出了验证码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不平衡响应的滑动轴承油膜参数识别的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识别模型,进行了实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抑制测量误差,提高参数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扁壳的挠度和内力函数混合方程出发,得出了双曲扭壳的双三角级数表示的解析结果,进一步确定了扭率对该扭壳的刚性影响,从而提出关于扭率判别条件的上界和下界,当实际结构的扭率小于判别值的下界时,扭壳可视为矩形平板;当扭率大于判别值的上界时,扭壳可忽略平板效应,视其为无矩状态。对于这两种情况,工程误差不大于百分之一。实际双曲扭壳的屋顶,其扭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于判别值的上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