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3.
4.
针对TPR120码垛机器人的结构特点,运用朗格朗日功能平衡法进行动力学理论分析.利用Solidworks和ADAMS软件建立码垛机器人参数化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TPR120机器人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6.
根据串联机构和并联机构的特点,以及搬运机器人的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4自由度混联码垛机器人,分析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求出其位置正反解析解,给出了机器人码垛的路径规划.控制系统采用工业PC(IPC)作为主计算机,利用分布式二级控制结构实现系统的监控和作业管理,协调各关节的运动,准确地跟踪轨迹规划.最后针对普通示教再现作业方式,提出了码垛机器人离线编程方法,重点对搬运机器人离线码垛过程进行了研究,自主开发了机器人控制软件.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机器人已能满足物流自动化系统中的码垛需求.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以四自由度混联码垛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移动关节与回转关节组合式串并联的混联机器人机构特点,分析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征,求出了其位置正反解析解,利用运动影响系数矩阵对其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该机器人的三维实体造型,并用ADAMS软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1.
四自由度混联码垛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自由度混联码垛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移动关节与回转关节组合式串并联的混联机器人机构特点,分析了该机器人的运动学特征,求出了其位置正反解析解,利用运动影响系数矩阵对其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应用Pro/E软件建立了该机器人的三维实体造型,并用ADAMS软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1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6,(1):159-162
针对物流仓储中危险品搬运的特殊需求,根据实用功能需求和以往搬运机器人的性能要求,设计了一种码垛机器人。介绍了机器人的总体及其重要部件的设计功能。通过布局草图设计零件模型,采用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利用Solid works对三自由度码垛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部件进行建模,利用Solid works simulation插件进行了装配干涉检查并对其关键部件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以确保关键部位可靠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机器人在满负载情况下,车架的设计能够满足危险品物流自动化的需求,因而提供了一种实用型的码垛机器人的特殊设计。 相似文献
14.
15.
尹春娜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24(1):18-20
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和生产能力的规模化,对码垛机器人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性能、低成本的码垛机器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针对企业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四自由度的混联码垛机器人,即能实现手部空间三维移动及一维转动的混联码垛机器人机构.对机器人的机构选型设计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机器人的最大工作空间,建立了运动学方程,通过推导得...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双S形速度曲线的混联码垛机器人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搬运码垛机器人快速与平稳的运动控制问题,对码垛机器人在关节空间中运动轨迹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双S型速度曲线的码垛机器人轨迹曲线的规划方法。以混联式圆柱坐标构型的码垛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机器人正、逆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获取了机器人各个关节位置相对时间的序列值;其次,在关节空间中引入双S型速度曲线对机器人进行了各个关节的插值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规划方法保证了机器人关节位移、速度、加速度、Jerk曲线的连续光滑,有效解决了码垛机器人在频繁地快速启动与停止过程中对机械结构产生的冲击和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究平行四连杆机构的码垛机器人的臂部结构的力学性能,能否满足自动包装生产线对码垛机器人越来越高的载荷及运动速度的要求。主要对平行四连杆式并联码垛机器人的臂部结构做了受力分析,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强度作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前臂及后大臂的受力云图,前臂的最大应力值为38.4MPa,最大应力位置是与后小臂连接的中间孔上方的加强筋上,最大位移量为0.9mm,最大位移发生在与腕部连接的轴孔附近;后大臂的最大应力值为10.7MPa,最大应力位置是与前臂连接轴孔附近,最大位移量为0.02mm,最大位移发生与前臂连接的轴孔端部。通过云图分析得到前臂及后大臂的最大变形量及最大应力值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平行四连杆式臂部结构能够满足较大的承载能力,为码垛机器人臂部结构的设计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混联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串联机器人需在各关节上设置驱动装置,故各动臂的运动惯量较大,因而不宜实现高速或超高速操作。混联机构兼有并联机构刚度大和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的优点 混联机器人的研究关键是构造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新型并联双自由度转动关节(RGRR-1)可以实现运动解耦 其活动构件少,仅有3个活动构件 工作空间大,可以实现绕固定坐标系Z轴的摆动,幅度为-90°—90°,以及绕摆动轴X1轴的360°的转动 与串联双自由度转动关节相比,具有刚度好的优点。利用RGRR-1构造的混联机器人,具有刚度高、结构紧凑、工作空间大、制造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ANSYS Workbench二维静力仿真建模分析螺杆及螺母在拉紧时的受力情况,进而寻找螺牙受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