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6,(2):291-294
采用溶剂热方法,利用柔性四氮唑羧酸配体2-乙氧基-3-[[4-[2-(1H-四唑-5-基)苯基]苯基]甲基]-3H-苯并咪唑-4-羧酸(HL)和4,4'-联吡啶(Dpy)制备了一个新颖二维配合物{Zn_2(L)_2(Dpy)}_n(1)。对它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在氢键和C—H…π键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在室温条件下,配合物1和配体比较,表现出了强的荧光特性,可以作为潜在的荧光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柔性双功能配体制备了新颖的配合物{Cd(Tpebc)(Py)(H_2O)}_n(1)(Tpebc=2-乙氧基-3-[[4-[2-(1H-四唑-5-基)苯基]苯基]甲基]-3H-苯并咪唑-4-羧酸,Py=吡啶)。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是一维链状结构,并且配合物的中心金属离子都是七配位变形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与4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配位。在室温条件下,目标配合物表现出了强的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挥发法,以2-乙氧基-3-[[4-[2-(1H-四唑-5-基)苯基]苯基]甲基]-3H-苯并咪唑-4-羧酸(HL)为配体,与金属盐二水醋酸锌反应,得到一个新型的锌(Ⅱ)配合物{Zn(L)(DMF)2}n(1)。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稳定性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配合物(1)是由配体HL桥联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链间的氢键和C—H…π作用堆积成一个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4.
以2,6-二(2-苯并咪唑)吡啶(L)和2,2′-联吡啶(bpy)为混合配体,与五水硝酸镝反应利用缓慢挥发法合成了一个镝(Ⅲ)配合物[DyL_2(NO_3)_2]·bpy·CH_3OH·ClO_4(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表征、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位中心Dy(Ⅲ)通过丰富的超分子作用力构筑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由于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参与大共轭π键与金属配位后使得配体荧光发射峰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1,3-二羧甲基苯并咪唑有机配体,并与氯化铕、氯化钐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晶体结构表明,两个配合物结构均为两个金属中心被4个配体桥联形成Ln_2O_8型双核次级结构基元,通过(κ~1-κ~1-μ_2)-(κ~1)-μ_3配位模式与配体形成(4,4)拓扑的二维网络结构。同时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Eu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新β双酮试剂1-对甲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及其稀土Nd(Ⅲ)、Sm(Ⅲ)、Gd(Ⅲ)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结果推出配合物的组成为[ML3(HL)].H2O。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配位结构与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配体采取烯醇式羟基O及羰基O原子两种配位方式,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8。配合物摩尔电导值表明它们都是非电解质。配体的分解温度为209.6℃,配合物的分解温度升至225℃左右,热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用"Y"型含氮杂羧酸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与硝酸钴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2D片层钴配位聚合物{[Co(bipa)_2]·2DMA}_n(bipa=质子化的5-苯并咪唑基-间苯二甲酸)。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PXRD)等分析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该配位聚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光催化剂材料,可以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甲基紫。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二连接酰胺配体L{L=1,4-双[(2′-苄胺甲酰基苯氧基)-甲基]苯}的稀土Pr3+、Eu3+和Tb3+的配合物,测定了Pr3+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同时还对Eu3+和Tb3+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研究。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荧光配体采用双-单齿桥联配位特征与稀土Pr3+离子形成环链相间的一维聚合物{[Pr(NO3)3]2.L3}n。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稀土离子与来自三个配体的羰基氧和三个双齿硝酸根配位,总配位数为9,形成变形的三帽三角棱柱构型的配位多面体。荧光测试结果表明,芳香羧酸经酰胺化后依然能保持对稀土Eu3+、Tb3+离子的敏化发光性能,而配合物的溶解性与水杨酸配合物相比则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Hmbimc)、己二酸(H2hex)、硝酸镉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新型镉配合物[Cd_2(mbimc)_2(hex)]·2H_2O。该配合物的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是一例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构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拟物,采用溶剂热法,以吡啶-3-羧酸-1-氧(HL1)和吡啶-4-羧酸-1-氧(HL2)为有机配体,与一水合醋酸铜〔Cu(OAc)2?H2O〕金属盐反应合成了3种Cu(Ⅱ)的配合物(CPs):[Cu3(HL1)4(OH)2(H2O)2]n(CP1)、[Cu(HL2)(OH)]n(CP2)和[Cu(HL2)(CH3O)]n(CP3),其中n为正整数。通过单晶XRD、FTIR、元素分析、TGA、UV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CP1~3在相似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却分别显示出一维、二维到三维的多维度构型,探讨了配体官能团的相对位置、配体的配位模式和溶剂体系在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方面的可能机制。TGA表明,CP1~3可以分别稳定到202、228、25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CP1~3的维度越高,热稳定性越好。通过氯化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