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简要叙述了双电源大客户最大需量计量技术的现状,举例说明了原有最大需量计量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在理论上如何实现双回路及多回路最大需量叠加的问题,并介绍了华银铝双回路供电方式在技术上如何实现最大需量叠加的方案,为双电源大客户公平、公正、准确的计量最大需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及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莹  王辉 《江西电力》2009,33(6):52-54
对采用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费的用户和供电企业来说,最大需量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电能表基本误差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而忽视了最大需量对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其实有许多因素将影响最大需量的准确性,如需量的误差、需量的设置、抄表例日的调整、双电源供电客户倒负荷或合环运行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公平、公正、准确的计量最大需量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做好电能计量管理及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大工业客户实行两部制电价,其基本电费按照月最大需量收取。耗电量较高的大工业用户一般采用双电源线路供电,通过实例分析双电源供电线路进行合环操作时如何进行最大需量叠加计量,并对此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最大需量异常是电力营销稽查中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多电源、多回路用电客户,不但存在计量时间偏差,而且多个回路之间经常出现倒负荷的情况,致使计量表计记录的最大需量异常,最终会导致以最大需量收取基本电费的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受损.以国网青海电力某4回路用电客户为例,通过多种方式分析了该用电客户最大需量异常的原因,指出了需量管理...  相似文献   

5.
李杰  李沛霖 《电工技术》2024,(4):155-157
大型石化企业为保障厂区供电容量及用电可靠性,要求采用2路及以上输电线路接入企业总降变。该类高耗能企业执行“两部制”电价,若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缴纳,则多电源接入方式会产生多个需量数据。这些数据不能自动迭代累加,只能依靠人工额外录入,致使电子化结算在最终环节出现非自动局面。为此,提出石化企业在多电源供电方式下,各计量点需量完全实现实时迭代相加,统一上传关口最大需量数据,进而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结算,同时也避免多电源供电倒闸、检修等引起的最大需量无法准确匹配结算边界问题,为供用电双方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计量自动化系统需要与经虚拟专网接入的海量用户侧计量终端双向通信,遭网络攻击及泄露敏感数据的安全风险突出。应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有助于从深层次、全面的安全视角分析评估系统安全状况。在分析计量自动化系统安全威胁的基础上,综合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多因素提出了一种多源态势感知与分析评估方案。分析与设计多源检测日志信息采集、格式化统一模型,消除现有系统遭到攻击后检测数据相对孤立、证据不足等问题。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应用模糊推理技术,推导出网络攻击关联性和风险,使系统具有发现复杂网络攻击和评测关联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负荷管理系统双回路比较法在反窃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杨大伟  张军 《黑龙江电力》2009,31(4):279-281
分析了目前各种窃电方式及其窃电原理,对此,探讨了负荷管理系统双回路比较法在反窃电中的使用效果,即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用户配电线路回路中(保护回路或仪表回路)安装交流采样装置,将采集的非计量回路电能量数据与计量回路采集的电能表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断计量回路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用户有无窃电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配电网中广泛采用单塔(杆)多回接线方式,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与此同时,由单回线故障发展为多回线故障的事件日益增多,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还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多回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的准确性,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多回路线路接地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相对极性的多回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对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和非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分别进行仿真计算;采用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相对极性的选线方法对仿真计算结果以及海南某变电站实际故障数据进行计算,均得到正确结果,解决了多回路故障选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供电可靠性统计数据的自动提取与实时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及时地统计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进行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提出了一种可靠性基础数据的在线自动提取与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实时计算方案,该方案统计计算流程简单、人工干预少,充分利用了现有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能实时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对电能需求满足程度。基于该方案在某供电局内开发的应用系统,解决了供电可靠性统计与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时间长、统计数据源需人工填报、数据准确率受人为因素影响而且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最大需量这一重要的电能计量经济指标关系到电网及用户的利益。需量周期是影响最大需量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对校验设备生产厂家实现需量周期试验的两种方法进行阐述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与两种方法相适应的校验条件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小康住宅电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厚余 《电世界》1998,39(5):6-9
国外在住宅电源方面,住宅区高压电源多用电缆以开口环形供电,低压配电基本为二级电缆放射式;用户进线箱由供电公司统一管理,箱内开关电器具备电路隔离、过流保护和漏电保护三个功能;公用电计量可专调一电能表计量,或装设转换开关由住户轮流支付电费;配电箱至少般有四个出线回路,并采用小型模数化元件在配电箱导轨上安装;照明要求节能和多点控制,插座安装数量宜多;由地方低压电网供电的用户必须采用TT系统;庭园需安装3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用电设备的人工选择停电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多路供电线路控制最大需量系统的方法,介绍该方法利用既定的公式自动计算出各个用电设备的当前功耗和负荷,借助控制的系统平台自动对供电设备进行选择停电,从而避免最大需量的虚增,通过该控制方法可以控制关闭设备的数量,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缆系海底观测网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恒流输电的缆系海底观测网借助恒流分支技术可以实现网格型拓扑结构,从而存在多种主供电回路与分支供电回路的供电组合方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的选择方法。根据恒流分支技术的工作特性,提出了N级供电回路的概念,将供电方案抽象成与供电回路一一对应的多个连通图,定义了存活节点率作为供电方案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基于可变时间增量法的蒙特卡洛法结合深度优先算法进行估计。该方法适用于已知网络拓扑结构下的恒流输电系统供电方案的优化选择,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及算法能较好地分析供电方案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且收敛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孙晶晶  朱宁  潘明  姚彦良  刘毅 《电工技术》2023,(14):171-173
电网企业对配电网供电质量日益重视,为了满足对配电网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融合 终端的台区电压无功综合调控系统.该系统利用了智能融合终端边缘计算功能,在智能融合终端中部署电压无功综合调 控App,通过智能融合终端与配电网云主站、智能无功补偿装置、有载调压变压器、集中器、用户智能电表等设备构成 配电物联网,实现台区电气量与端设备状态实时上送、台区无功就地补偿、台区用户电压稳定调控等功能.目前该系统 已在多地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两部电价制的基本电费可按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进行计算。但现行基本电费的计量中对最大需量的计量规定存在种种问题,不利于最大需量的执行。应对现行最大需量计量收费规定进行进一步完善说明,以利于采用最大需量计算基本电费,促进用户控制需量和提高变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有效地刺激用户主动改变用电方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提出双回路的概念,即在末端用户表计处设置双回路(一路输入两路输出,一路传统回路输出,一路直控回路输出,两回路分别计量并实行不同电价)。同时,构建双回路差价优化模型,以谷时用电负荷最大及峰谷负荷差最小为目标,运用MATLAB求解多目标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实施双回路差价机制在用户用电成本不增加的同时,保证供电企业利润不下降,达到供电侧和居民用户侧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供电线路中非线性负荷及冲击性负荷的增加使电能质量明显下降,大范围地污染供电环境,并危及电网及其供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负荷管理终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网电能质量监测提供可靠平台。为此,研究负荷管理终端电能质量的电压、谐波、三相不平衡及通信功能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基于终端实现对电能质量监测功能,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大量可靠的指标数据,以保障各级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秩序和监督管理,减少电网重复投入。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用户侧储能商业化应用,对用户侧储能从规划和运行两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需量管理捆绑峰谷套利的工业大用户储能评估及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在储能评估阶段,以用户的综合成本最小搭建储能评估模型,评估用户加装储能的经济性并优化储能配置;然后,在调度优化方法方面,构建了储能月前和日内两阶段优化模型。在月前优化中,确定用户上报的最大需量;在日内优化中,基于最大需量约束,优化每日的储能充放电功率。最后,在MATLAB平台基于CPLEX求解器分别对4家典型工业大用户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经济有效性,并为用户侧储能电池的商业化推广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9.
线损率是一个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窃电现象普遍存在,这直接影响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国家电网公司全力打造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这个成熟的平台上,利用专变采集终端自带的表计特性,通过计量回路与测量回路的多日电量比对进行窃电分析与日常监控,最终形成良好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量测量的实时三相线损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回路电流法的基本原理计算配电网三相线损,并证明该方法也适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然后利用智能计量终端对线损变化的特征量进行测量,将所得特征量作为实时线损计算的输入数据。将基于特征量测量的实时三相线损计算方法应用于东莞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线损计算中,并与等值电阻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