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郝哲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383-384
首先 ,笔者非常感谢裴向军先生对“岩体注浆堵水的可靠性设计”(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关于针对单孔注浆堵水设计模型所提出的一些问题 ,现作答复如下 :(1)关于建立“成功树’’时所选用的基本事件。原文的分析思路是先根据注浆工艺流程[1 ] 建立完整的单孔注浆堵水故障树。再据故障树与成功树中的逻辑关系 ,建立经简化的注浆堵水成功树 ,给出基本事件包括 :①水泥浆可注入裂隙 ;②注浆泵运转正常 ;③凝胶体不被挤出 ;④扩散后达设计注浆半径要求 ;⑤涌水量达设计标准。然后据单孔的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多孔分析。成功树模型中 ,目的是保证在岩体中注浆的顺利实现 ;④是满足注浆半径要求以保证注浆堵水  相似文献   

2.
关于“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5期刊登了“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现提出以下几点与原文讨论。 (1)原文以最大加载值为极限承载力 ,原文图 1(a)Q -S曲线以及表 4~ 7,均未到极限承载力 (笔者确定 ,或按 94“桩基规范”C .O .10 .2条 )。浙江“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0 -1-90 (试行 )第 9.0 .6条四的规定是在“有条件下解决工程上的应用” ,它肯定比极限承载力小 (笔者认为 :该文 4桩再加两级荷载也不会出现Quk)。桩静载荷试验确定的Quk 比两倍设计值大 3 0 %~ 5 0 %也是常见的 (桩底沉渣  相似文献   

3.
 认真拜读贵刊 2 0 0 4年第 1期的“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原文作者开展了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这在黄土地区是原创性的工作 ,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笔者受益匪浅。为了使笔者对文中的研究思想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笔者就文中几点疑惑与原文作者商榷。原文中图 1的静载试验曲线 ,是采用 8根桩长 3 0 .5m , 80 0的锚桩提供锚拔反力 ,利用锚桩 -反力架系统 ,4台QF5 0 0型液压千斤顶同步慢速维持荷载法加载进行试验获得的。这中方法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 0 0 0 7-2 0 0 2 ) [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来学习了王清教授等人于 2 0 0 0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第 4期发表的“土孔隙的分形几何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受益匪浅。原文用汞压法研究“土孔隙的分形几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为建立孔隙的分形模型奠定了基础。笔者经过反复学习 ,仍有以下问题认为值得提出来讨论 : (1)原文笼统地讲“土孔隙的分形几何”似有不妥 ,应该指明是孔隙表面分形或是孔隙分布分形 ,原文表 2和表 3中给出的分维 ,笔者有些糊涂。分形几何最初是由Mandelbort提出的[1] ,分形最重要的概念是分维。分维的定义是 :对于某一图形 (或现象 ) ,按某种尺度r可分为N(r)个各自相似 ,且与整个图形  相似文献   

5.
张忠苗先生的“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No .5 ,以下简称原文 ) ,以试验结果为基础 ,对软土地基中超长嵌岩桩的受力性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得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论 ,深化了对嵌岩桩承载性状的认识。 针对原文中的几个问题 ,笔者不揣冒昧 ,略陈管见 ,以就教于诸位。(1)关于原文插图 4。原文“图 4 端阻比Ae 随入岩深度的变化关系”中横坐标“入岩深度”的单位“mm” ,似有误。(2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原文认为“在泥浆护壁的钻孔嵌岩桩中 ,由于界面的粗糙度差 ,即使嵌入中等风化岩8d ,在高荷载水平下仍有桩端阻力的发挥”。的确 ,从  相似文献   

6.
笔者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辨析”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 4期 ,以下称“原文”) ,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供大家参考。 (1)对桩间土承载力的确定。原文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按相对变形值S =(0 .0 0 4~ 0 .0 1)b(b为复合地基荷载板宽度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后 ,又取S =0 .0 2b(b 也为复合地基荷载板宽度 )确定此时桩间土的承载力。然后 ,认为二者取用的桩间土承载力对应的沉降不一致。反映到原文图 1上 ,就是将沉降S=0 .0 1b和S =0 .0 2b对应到桩间土天然地基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上进行桩间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1期发表了“非饱和土的应力传递机理与有效应力原理”(作者邢义川 ,谢定义 ,李振。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将Bishop的单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扩展为双参数有效应力原理 (见原文式 ( 4) )。这一观点很有新意 ,笔者拜读后亦受益非浅 ,很受启发。然而 ,原文在进行理论推导时 (原文式( 5 )~ ( 9) ) ,采取了一些假定 ,似不太合理 ,现作讨论如下。1 原文理论推导采用的假定 ( 1)出发点 原文在给出“平面表面张力表达式”(原文语 ,相当于吸力 ) :(ua-uw) =2Ts/Rs ,及其孔隙气压、孔隙水压平衡关系图后 (原文图 1) ,直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日学习了邹德高等同志的“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中管线上浮机理及抗震措施试验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3期 ,以下简称“原文”) ,获益甚丰。原文所取得的成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颇有意义。这里联系笔者研究粉煤灰坝的抗震液化试验研究的经历谈三点意见 ,与原文作者商榷。 ( 1 )关于地震波形及其加速度取值对于抗震研究工作者来说 ,1 940年 5月EICentro地震 (南北分量 )的强震记录并不陌生 ,它的历时是 2 9s ,峰值加速度是0 .3g[1 ] 。而原文中图 4的历时是 1 4.5s ,最大加速度为 0 .6g ,并且图名标示为“EICentro地震波时程”。由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近日学习了马海龙博士的“水泥土桩长等对承载力及模量影响的定量分析”一文(《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第6期,以下简称“原文”),获益甚丰,所作的研究工作很有意义。针对文中有关试验成果的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原文作者商榷。 (1)原文中对单桩复合地基及多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确定,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日学习了何剑先生的“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获益甚丰。采用桩底后注浆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基桩的承载力 ,减少桩顶沉降 ,而且桩身的受力性状也得到改善。在桩顶荷载相同的情况下 ,可适当减小桩径或桩数 ,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值得推广应用。为了完善该成果 ,笔者由自己多年测桩的经验 ,谈 3点意见 ,与原文作者商榷。yh(1)原文在试桩内的主筋上对称埋设了 4只钢弦式钢筋应力计来测量桩身不同截面处的应变 ,然后根据应变计算各截面的轴向力 ,以及各桩段的侧摩阻力和桩土之间的相对位移。笔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日学习了郑刚等先生的“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一文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6期 ,以下简称“原文”) ,获益甚丰。针对文中一些观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与原文作者商榷。(1)原文在“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及破坏模式试验”的分析中提出“不考虑 9#桩 ,7个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加荷至破坏时沉降量 s与承压板 b之比s b 平均为 0 .0 19,考虑到桩土相互作用影响 ,复合地基破坏时桩间土反力较小 ,远未达到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 ,这个结论似乎缺乏充分的试验依据 ,至少仅从文章中提供的试验数据得不到这样确切的回答 ,如果只是凭文献中的一些资料进行推测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第 3期发表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析”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用概率分析了水泥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这对复合地基的设计将起到积极意义。但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 1 应在“复合状态”下考虑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原文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c 的计算模型为 :Pc =I[mPp+λ(1-m)Ps] (1)  从式 (1)中可以看出 ,在分别确定Pp(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 )和Ps(桩间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 )之后 ,乘以不确定因子I构成概率统计的基本模式。从原文表 1中可以看出不确定因素I考虑了置换率 (m ) ,水泥土无侧抗压强度 (qu) ,地基土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发表的张茂祥同志的“对结构应力分析中的变弹模法的讨论”一文(以下简称“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现对原文(指笔者撰写的“结构应力分析中的变弹模法”)说明如下: (一)原文p·3第三行“但biⅠ/和biⅡ可事先任意确定”一语确系原文错误,应为“但biⅠ和biⅡ可事先确定”,其值为biⅠ=μⅠ.bi/μ,和biⅡ=μⅡ.bi/μ,即“讨论”给出的,现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学习了汤连生教授题为“从粒间吸力特性再认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一文 (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4期 ,以下简称原文 ) ,原文与我们同期发表的题为“低含水率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及抗剪强度”一文所关心的问题基本一样 ,但在一些重要观点上看法不同。学术贵在争鸣 ,我们想就汤连生教授的文章 ,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与汤老师交换一下意见 : (1)关于力的矢量运算法则原文中公式 (6) :Ts =2πrα =2πRαsinφ ,从原文中图 2可以看出 :矢量 Ts(加箭号以示与标量相区别 )是一个圆形线上的分布力 ,且在圆形线上各处 ,矢量 Ts 的方向是不一样的。将各处方向不一  相似文献   

15.
感谢刘利民、秦 然和陈如连 3位同志对“软土地基超长嵌岩桩受力性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的讨论和关注。笔者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讨论有利于将问题搞清楚 ,现就 3位提出的疑问 ,答复如下 : (1)首先纠正原文几处打印错误 原文图 1中“桩身沉降”应为“桩端沉降” ,图 4中横坐标单位应为“m”。(2 )顺便说明 原文 4根试桩的地质剖面如图 1。图 1 原文试桩的地质剖面示意图Fig .1Geologicsectionschematicdiagramofpileintheoriginaltext(3 )关于嵌岩桩界面的粗糙度 原文所提的泥浆护壁钻孔桩界面粗糙度差主要是指由  相似文献   

16.
学习了贵刊 2 0 0 1年第 5期发表的“遗传算法在土钉支护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作者 :贺可强 ,阳吉宝 ,王胜利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颇受启发 ,有些疑问提出与原文作者讨论。 (1)关于最小稳定系数问题边坡等的最危险圆弧滑动面位置一般由三个参数确定 ,即圆心位置的两个坐标及圆弧半径 ,而原文中却只用遗传算法求出了圆心位置的两个坐标 ,并没有求出圆弧半径 ,应该说此时圆弧滑动面并不能确定出来 ,如果圆弧滑动面仅由圆心位置确定 ,此时应作滑动面过边坡坡角等一些假设 ,而原文中没有。从原文图 1来看 ,原文中似乎隐含了圆弧滑动面过坡角的假设 ,如果是 ,那么此假设的依据是什么 ,是否  相似文献   

17.
 笔者学习了潘林有等同志的“深基坑卸荷回弹问题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很有收获 ,但有几个问题提出与作者商榷。 (1)卸荷比的计算。原文提出用R =αγD/[γ(D+Z) ] 来计算基坑卸荷回弹的卸荷比 ,式中的附加应力系数 α 是在布辛奈斯克解的基础上得出的。众所周知 ,布辛奈斯克解 (以下简称布氏解 )是在半无限均匀介质空间中得出的 ,对于大部分基坑工程问题特别是深大基坑而言 ,不但不满足“半无限均匀介质空间”这个要求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利用布氏解求得的附加应力系数表 ,对于土体这类只能承受较小拉应力的特殊材料而言 ,其附  相似文献   

18.
 最近阅读了贵刊 2 0 0 1年第 1期胡敏云等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土压缩变形的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有几处疑问 ,特向作者请教。yh( 1)笔者观察原文图 3~ 6 ,发现回归方程的曲线大都远离实测点 ,这样所回归的方程是否代表了实测点所反映的规律性 ?按照一般曲线的拟合原则 ,回归曲线要经过所给点的形心 ,而原文图 3~ 6的回归曲线大都没有通过所给点的形心。( 2 )对于原文图 8,其中代号为孔 2的点有 6个 ,基本上呈一直线 ,不知原文作者怎样得出图中的两直线从而形成一条折线 ;同样代号为孔 1的点有 8个 ,作者也将其连成一条折线 ;而且孔 1、孔 2点所连成折线的  相似文献   

19.
“全长粘结式预应力锚索加固基坑仿真试验研究”一文刊登于贵刊2006年第1期(以下简称“原文”)。原文采用数值仿真试验方法,对全长粘结式预应力锚索加固基坑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部分值得商榷:(1)原文两次提及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并表明原文的计算结果较为可靠。但是原文在其计算结果部分却未见所提及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何来得出结论认为原文的计算结果较为可靠。故笔者认为原文作者在文中未经结果的详细对比分析就得出结论显得有些牵强。(2)原文在2.1节“模型特点、边界条件及模拟方法”部分采用壳单元模拟垫敦。实际工程中预应力锚索垫敦力学特性应为三维各向同性弹性体,连续介质快速拉格朗  相似文献   

20.
陈斌等同志的“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有限元分析”(载于《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对嵌岩桩的嵌岩深度效应和受力性状 ,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笔者感到文章介绍不够完整 ,而且一些结论尚待商榷 ,由于笔者也做了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1] ,所以讨论如下。 1 关于嵌岩桩的有限元建模问题原文没给出嵌岩桩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相关的边界条件 ,这无疑影响原文的文献价值。原文只是假定桩身混凝土为线弹性体 (而实际上在高荷载水平下桩身砼表现为弹塑性体 ) ,岩土本构关系服从Duncan非线性弹性E -B模型且服从Mohr -Coulomb破坏准则 (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