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判断哪路保护电路引起的保护在确定是保护电路启动后,可在开机后,进入保护前的瞬间,测量各路检测电路隔离二极管两端电压和三极管发射结电压。高压限制保护电路,测量D612负极电压;束电流过大保护电路,测量D609两端电压;伴音19V失压保护电路,测量D617两端电压;场输出过压保护,测量R521上端电压;波段切换电路,失压保护测量Q204发射结电压。如果哪个二极管两端或三极管基极在开机  相似文献   

2.
2.测量关键点电压,判断是否保护(1)判断是否进入保护状态由于保护时采取待机方式,如果开机的瞬间有+B电压输出,然后降为70V左右,即可确定是进入保护状态;同时测量可控硅电路D471控制极电压,自动关机后,D471控制极电压由正常时的0V,变为0.7V,即可判断是进入保护状态。对开关电源维修时,可对判断故障范围内的元件电压进行测量,表1是该开关电源和保护电路三极管  相似文献   

3.
1.切断联动保护电路,确定故障范围进入待机状态时,将行失压检测电路的Q1123的基极与地短路,切断行失压保护的触发电压,使开/关机电路保持开机状态。短路Q1123后,短路行输出管Q601的基极与发射极,切断行推动信号,接假负载进行开机试验,并测量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如果开机后,继电器RYl70l仍不吸合,故障在微处理器和开关机电路;如果继电器RYl701已吸合,但开关电源无电压输出,故障在开关电源电  相似文献   

4.
3.无5V-S、5V-M、12V电压输出首先,测量有无元器件损坏,若没有,则测量集成电路N801的①脚电压是否大于2V。若大于,说明正常;若小于,则说明输入交流电有问题或者是电容C820损坏。假如在以上均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没有电压输出。此时,可以将"二次"侧的小滤波电感L804和L805去掉,直接测量电容C843(空载时,电压为14~17V)和电容C849(空载时,电压约为5.2V)上的电压,若两电容电压符合上述数值,则应该是小滤波电感L804和L805以后电路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一般电容  相似文献   

5.
4.副电源+5V过压保护该保护电路由稳压二极管D96、三极管Q83组成,对副电源+5V电压进行监测。当5V电压过高,可能损坏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时,D96击穿,Q83获得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将低电平触发电压加到模拟可控硅电路Q97的基极,模拟可控硅电路翻转,使电源电路进入保护状态。  相似文献   

6.
(2)测量关键点电压。在开机后,测量保护电路光电耦合器N505的②脚电压,如果该脚电压由正常时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是以N505为核心的保护电路启动;如果N505的②脚电压始终为高电平,则是开关电源初级以TDA4605为核心的保护电路启动。如果判断是以N505为核心的保护电路启动,可通过测量晶闸管V306的控制极和晶闸管V505的控制极电压,判断故障范围。  相似文献   

7.
出现此类"三无"故障时,说明熔丝和桥式整流电路均正常,可能是主电源输出之后的电路有故障。首先,检测主电源的直流输出有无稳定的12V,若有,则检测V501(2SAll60)的集电极和基极电压是否正常。若V501的基极有12V电压,而集电极电压为0V,则检测V502的基极电压是否正常。若  相似文献   

8.
(2)测量Q7991控制极各路触发电压,确定故障范围开机后,保护前的瞬间测量Q7991(晶闸管)控制极电压,当测量Q7991的控制极电压为高电平0.7V时,说明Q7991进入保护状态。由于控制极连接的保护电路较多,具体由哪路保护电路触发Q7991,可通过测量控制极各路保护电路触发电压的方法来确定故障范围。  相似文献   

9.
(2)排除过电流保护故障对于过电流保护电路,在开机的瞬间,检测振荡、稳压、驱动电路N901的③脚电压(该脚电压正常时为0.1 V左右),如果③脚电压开机的瞬间上升到0.3 V以上,则是过电流保护电路的启动。此时,可断开与电视机的连接线,接假负载,开机测量开关电源是否还发生过电流保护故障,如果不发生过电流保护故障,则是电视机内部电路故障,重点检查排除电视机短路漏电故障;如果仍然发生过电流保护故障,则是12 V开  相似文献   

10.
(l)开关管工作过程市电(AC220V)整流、滤波后的300V直流电压,经开关变压器T803的⑥~④、③~①绕组及L824加到开关管Q823的集电极,并经启动电阻R828及L828、R821加到Q823的基极,从而使Q823开启导通。Q823集电极电流流过T803的⑥~④、③~①绕组,在其中产生"⑥端正、①端负"的感应电势,该电势耦合到T803的⑨~⑦绕组,在其中产生"⑨端正、⑦端负"的正反馈电势。此正反馈电势经R826、C820加到Q823基极,  相似文献   

11.
(1)开机状态测量电视机电压,开关电源输出的各路电压正常:行振荡启动和模拟电路的8V电压加到TDA9370的行处理电路的(14)、(29)脚;+B(140V)电压加到行输出级。由此判断电视机已经进入开机状态,且开关电源工作正常。测量行输出管未工作,用10V交流档串联0.1μF电容测量行输出管基极无交流激励电压,用50V交流档串联0.1μF电容测量行推动管集  相似文献   

12.
(2)判断引发保护的故障电路在确定是微处理器IC01輮訛輦脚保护电路引起的保护后,可采用开机的瞬间,测量輮訛輦脚外部的检测二极管D415、D416、D408、D8002两端正向电压、负极对地电压和三极管Q302、Q800基极对地电压的方法,确定是哪路检测电路引起的保护。如果哪个检测二极  相似文献   

13.
(1)测量N100关键引脚电压在测量N100超级单片电压之前,首先测量开关电源输出电压、N100的供电引脚电压是否正常,然后再测量与保护相关的N100輴訛輧脚(EHT)电压、輷輨訛脚(ABL)电压、輮訛輩脚(BLKIN)电压。輴訛輧脚电压正常时为2V左右,輷訛輨脚电压随显像管亮度变换而在1.5~4.0V之间变化,輮輩訛脚电压正常时为2V左右。  相似文献   

14.
2.稳压、待机与保护电路该机芯的稳压、待机及保护控制电路在开关电源的次级,如图5所示。(l)稳压控制电路稳压控制电路主要由Q883、D862组成,Q883内含取样、基准、误差放大电路。如果主输出电压高于115V,则经Q883取样及误差放大后,Q883的输出使光电管D862的①、②脚内接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增大,于是D862的④、③脚内接光敏三极管的电流也增大,即从STR—Z2152的⑤脚流出来的电流增大,所以输出主电压将降回到+115V标准值。  相似文献   

15.
(2)光电耦合器PC1、PC2分别用于检测输出的+24V和+5V变化的误差电压,耦合到初级回路,分别控制三极管Q2、Q3的导通来调节开关管Q1的关断时间,从而控制高频脉冲的宽度,以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5V、+12V电压都正常,因此变换器和输入电路工作正常,故障只能在-12V电压输出电路中。-12V电压电路中的主要器件是三端稳压器IC2(μPC79M12H),用万用表分别测量IC2的输入(C14两端)电压和输出(C16两端)电压,发现输入电压正常,而输出电压为0V,由此判断IC2损坏。更换IC2后开机试验,传真机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16.
5.保护电路及其作用(1)过压保护电路:该电路是以晶闸管Q603为核心组成的,如图2所示。正常工作时,PSON是高电位,5VSB施加在晶闸管Q603和光电耦合器IC903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端,但因Q603的栅极电压为0V而截  相似文献   

17.
③另外,当行输出提供的5V电压丢失时,稳压二极管D563正极电压为0V,加到D563两端的电压超过其稳压值,D563被击穿导通,Q807获正向偏置电压而导通,导通后的集电极电压通过隔离电阻R832向保护执行电路送入触发电压,也会进入待机保护状态。(7)场输出过流保护电路由过流取样电阻R578、检测放大管Q557组成。当场输出电路发生短路漏电故障,而场输出电流增  相似文献   

18.
测量③、⑤脚的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也正常,测量亮度控制端④脚电压力4V左右(正常),且随亮度调整上下变化;测量“节点2”的Q253基极电压为8V,发射极电压为7.8V,集电极电压为0.5V(与正常值基极5.2V、发射  相似文献   

19.
表5给出了IC4和Q9、Q10在线实测电压值。4.过压与过流保护电路由于12V电压主要用于彩电的信号处理电路,24V电压主要用于背光灯供电的逆变器,两者的负载电流是独立变化的,两者之一或同时可能发生过压现象,故过压保护必须独立实施。若是12V过压,此时稳压二极管ZDS4击穿,二极管DSl0导通;若是24V过压,此时稳压二极管ZDS5击穿,二极管DS9导通。因为它们都使"自锁双稳态"的QS2基极获得触发电压而翻转,由截止至导通状态,从而实现了过压保护。12V或24V的过流保护也是分别独立进行的,但线路结构是相同的。下面以24V的过流保护过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开机,LED指示灯不亮,整机无任何反应。分析与检修:从故障现象可知,该机开关电源电路有故障。DVD视盘机由于用电电压低、电流小,检修开关电源时无需接假负载。于是,打开机盖,卸下电源板查看,首先发现启动电阻R807(330kΩ)断路。更新后,通电测量T802开关变压器初级侧C805两端电压为335V,正常;Q802(A6351)、Q821(P621)也完好;然后检查T802次级侧插拔件CN801各绕组(电压输出端)电压均为0V,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