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定平 《门窗》2012,(7):298
本文初步探索乡镇煤矿发生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就如何预防顶板事故提出相应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煤矿生产中发生顶固事故的几率较高,不但会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还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通常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生产技术因素以及顶板管理缺乏合理性为外因,而煤层顶板的地质条件为内因。为了降低冒顶事故的发生率,必须对顶板冒落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某矿厚硬顶板条件下特厚煤层上分层开采发生的巷道与工作面同时冲击的事故为背景,研究事故发生的机理与治理方法。研究表明:引起事故的主要力源来自上层煤煤柱、不等宽区段煤柱、巨厚坚硬顶板和大断层等形成的集中应力;主要冲击灾害体是巷道和工作面内的底煤;底煤发生冲击的主要力学机理是底煤在水平应力突变条件下发生屈曲破坏,并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发生冲击性滑移。提出了上层煤柱对下层煤采动影响范围与冲击危险范围的评估方法,为制定恢复生产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发生事故的机理,制定并实施了恢复生产的方案,通过实施危险区卸压措施和建立冲击危险实时监测预警体系,工作面恢复了生产,保障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4.
采空区不稳定经常发生事故,造成内顶板冒落,形成冲击波,对正在工作的人员设备造成重大安全威胁,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因此有必要对采空区进行监测。本文以赤峰市白音诺尔铅锌矿为依托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事故调研、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深井综采(放)工作面异常来压的发生机制、控制技术及其危险性的分区分级评价方法。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 工作面异常来压诱发因素主要有顶板来压、顶板水、控顶距增大、初撑力低、采高变化、断层、推进速度以及这些因素的叠加;(2) 异常来压的发生机制是上述影响因素引起顶板结构与支架作用关系失衡后,导致顶板异常活动和支架异常受力;(3) 异常来压的控制方法为开采前进行评价,预处理危险区,开采过程中实施矿压监测,采用工作面调斜、适当降低采高、提高初撑力、提前疏放水或加固顶板、预裂顶板、加快推进速度、优化支架阻力等措施,降低危险性。研究结果在赵楼煤矿1306工作面进行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可有效避免压架事故。  相似文献   

6.
以某地下室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顶板开裂事故为例,对裂缝的成因分析得出混凝土收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根据顶板裂缝开展情况,对裂缝采取压力灌浆的处理方法,可为同类工程事故的分析以及加固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民用住宅悬挑阳台事故多源于负弯矩钢筋下移导致的悬挑板倾覆,混凝土强度不足导致的悬挑板断塌,悬挑板厚度不足导致的受压区混凝土碎裂。通过对一例特殊因素导致的悬挑阳台事故进行调查,分析该工程悬挑阳台顶板发生塌落事故的原因,提出保证民用住宅悬挑阳台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事故现场检测,分析了事故原因,提出了大面积顶升顶板的修复方案,成功地实现了以锅底为中心逐圈交替有控制顶升,使顶板复位,并对顶板和柱做了加固修复.  相似文献   

9.
层位组合和物理力学性质是锚杆支护煤巷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顶板锚固孔钻进装置对于不同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动力响应,可间接反应岩层的厚度与强度。因此,为克服煤巷顶板岩层状况的隐蔽性问题,合理设计锚杆支护参数,防止出现冒顶问题,对较易发生冒顶事故的煤巷顶板岩石类型进行钻进特性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巷顶板岩石钻进过程是不连续的,锚固孔的形成是"跳跃式"的;在岩石为均质条件下,钻进速度关系为: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砂岩,钻头所受阻力关系为:粉砂岩砂岩泥岩砂质泥岩。以上指标在钻进锚固孔过程中利用相关仪器进行监测,对于判别煤巷顶板锚固孔范围内岩石类型及厚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宁市金融中心片住宅组团1#住宅楼共十七层,设计中采用桩箱联合基础,在人防地下室顶板的施工过程中发生大量墙体坚筋偏位60~120mm的质量事故。木文着重介绍事故的原因和处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事故处理方法及今后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托板上水平方向施工冷缝对无梁楼盖顶板抗冲切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列举了3个不同地区地下车库坍塌的工程实例。其次,介绍了容易导致无梁楼盖顶板的托板或相似部位出现水平施工冷缝的3种情况。最后,给出了对投入使用的无梁楼盖结构加强日常检查的建议,一旦发现托板部位存在竖向折断裂缝,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方法对巷道顶板锚固孔进行仿真钻进,探究巷道顶板锚固孔钻进动力响应指标(钻速及转速)与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普氏系数)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锚固孔的钻进动力响应指标基本上均随顶板岩石普氏系数f的增加而减小,实验数据回归曲线大致呈现负指数关系;据此一定程度上可实现对顶板岩层类型的辨识,进而指导并优化巷道顶板锚杆支护初始设计与预防冒顶事故的发生;动力响应指标与岩石普氏系数f相关性较好,如能通过相关仪器对响应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深入研发顶板岩层结构探测仪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所用方法,为实验室岩石钻进试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3.
模板工程是建筑施工安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当混凝土荷载较大,且支撑系统不在同一平面而在具有一定坡度的曲面上时,更易发生支模变形和失稳倒塌事故,文中介绍某隧道工程顶板曲面支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践,对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层面和所属生产矿井的历年来顶板事故的防控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在巷道开口、大断面硐室施工、采面上下运巷出口、采煤工作初采末采和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的顶板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在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对于防控顶板事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冬  梅全义  邓宇 《山西建筑》2011,37(9):89-90
介绍了FLAC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针对成都某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变形开裂事故,利用FLAC数值模拟地下室底板在无顶板、有顶板无覆土、有顶板加覆土条件下的受力变形情况,揭示了该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坚硬难冒厚砂岩和厚砾岩顶板的控制,一直是国内外采矿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难题.由于缺乏可靠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顶板控制措施.它曾给煤矿造成严重的顶板事故.目前仍广泛采用煤柱支撑顶板方法,结果造成顶板事故多,煤炭资源回收率低,自然发火频繁,机械化水平低,产量低,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坚硬难冒顶板岩性的基本特点,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控制坚硬难冒顶板的理论和技术途径,进行了论述,本文重点论述高压水对坚硬岩体的破坏机理;对坚硬岩体进行高压预注水和深孔预爆破技术试验;控制坚硬顶板的技术经济效果等,最后对坚硬难冒顶板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悬臂结构破坏事故不仅由悬臂板根部截面强度不足所引起,而悬臂板发生倾覆倒塌事故更为普遍。悬臂结构如果发生倾覆,常常在一瞬间,后果不堪设想。一、倾覆方式1.“天平式”悬臂结构的倾覆图1这类“天平式”的悬臂结构犹如“浮萍板”,即顶板与支承结构没有抗倾覆锚固措施。只有当两边一样重,才能保持自重平衡,如果有人爬上去或局部堆物、刮大风等意外情况发生,就有倾  相似文献   

18.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顶板崩裂事故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连续梁桥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1号节段顶板混凝土崩裂问题,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崩裂发生后引起的T构悬臂挠度变化、预应力损失等不利影响,模拟结果与施工监测数据吻合良好.为弥补崩裂事故对后续节段施工及成桥状况的影响,提出采用钢纤维混凝土补强及增加预应力束的综合方案进行加固处理,经后期施工监测结果显示,该方案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9.
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剧烈释放煤岩体造成巷道挤压、破坏、冒顶的一种动力现象。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强度、深度不断增加,已成为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山西是中国重要煤产地,采煤历史悠久,矿井数量众多。山西最早冲击地压事故出现20世纪60年代的大同侏罗系矿区,2004年以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愈加突出。通过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矿冲击地压的分类和扰动因素的分析以及防治和监测预警方式的分析,发现大同矿区已发生煤矿冲击地压事故主要为浅部冲击地压,发生冲击地压的岩体主要是煤体、顶板和底板, 其中以坚硬顶板型和煤柱型冲击地压为主;煤矿冲击地压的自然扰动因素主要是顶板冲击倾向性和煤体冲击倾向性,此外地应力环境和矿井地质构造也是影响煤矿冲击地压的两个重要因素。煤柱集中载荷和不合理的支护方式是大同矿区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两个重要人为扰动因素。大同矿区应优化开采和掘进方式,从井田和矿区层面上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此外,应重视对地应力和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研究。建议对山西全省400 m以深矿井冲击倾向性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筛查,从区域上对煤矿冲击地压发生进行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20.
高瓦斯煤层上部赋存硬厚砂岩顶板时,因顶板垮落引燃采空区内瓦斯甚至导致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以夏阔坦煤矿下10煤层1007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岩石摩擦效应引燃瓦斯的点火源、断裂岩层滑落失稳发生条件、边界支承条件和破断阶段对断裂岩层发生滑落失稳的影响。该工程地质条件下研究结论表明,坚硬砂岩摩擦过程产生的热量能够引燃瓦斯,与摩擦过程产生的火花束和高温岩粉流相比,高温热摩擦面更易引燃瓦斯,是主要点火源。顶板岩层初次破断后,岩层侧向破断尺寸与岩层厚度比值di/h常大于2.6;顶板周期性破断时,岩层侧向破断尺寸与岩层厚度比值di/h常小于2,顶板岩层周期性破断期间更易发生滑落失稳。边界支承条件对岩层滑落失稳发生影响较大,岩层破断时简支边界较固支边界更易发生滑落失稳,厚度大于11 m的岩层初次破断时、厚度大于4 m的岩层周期破断时,在简支边界处即可满足滑落失稳发生条件。当工作面上部为已采空区域,采场上部破断三角岩块是硬砂岩顶板垮落引燃采空区瓦斯的危险区域,可从顶板弱化和瓦斯治理两个方面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