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对于时下的中餐大厨来说,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中餐创新之路上,我们似乎走了太多的弯路。分子中餐、艺术中餐、概念中餐、一路走下来,食材、做法、器皿、煎饪手段统统尝试一遍,可热潮总是那么短暂。后来,大家渐渐发现,最具传统特色的中餐才是祖辈们留给我们的饮食瑰宝,如果能让这些传统老菜获得新生,让传统中国菜洋范儿起来,无疑是最好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梁璐 《餐饮世界》2014,(8):34-5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仅仅以最传统的调味品烹制出的菜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味觉探秘的要求,厨师们开始尝试用西式调料赋予中餐全新的生命力。奶汤是西餐中极其常见的一种调味底汤。中餐中以奶制品为原料入菜还算常见,可要提到以奶汤调味可就寥寥无几了。这主要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但实际上,西式奶汤与中餐里的高汤一样能起到提鲜、增香的作用,而菜品也会因为有奶的加入变得更加润滑、适口,让传统中餐瞬间升级。为了能让广大中餐厨师进一步了解奶汤烹调的制作要领,本期我们特别以金宝奶油鸡汤和金宝奶油蘑菇汤为“命题作文”,请六位大汤升级传统中餐之妙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仅仅以最传统的调味品烹制出的菜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味觉探秘的要求,厨师们开始尝试用西式调料赋予中餐全新的生命力。奶汤是西餐中极其常见的一种调味底汤,中餐中以奶制品为原料入菜还算常见,可要提到以奶汤调味可就寥寥无几了。这主要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但实际上,西式奶汤与中餐里的高汤一样能起到提鲜、增香的作用,而菜品也会因为有奶的加入变得更加润滑、适口,让传统中餐瞬间升级。为了能让广大中餐厨师进一步了解奶汤烹调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仅仅以最传统的调味品烹制出的菜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味觉探秘的要求,厨师们开始尝试用西式调料赋予中餐全新的生命力。为了能让广大中餐厨师进一步了解西式汤底的烹调要领,本期我们特别以金宝汤奶油鸡汤和金宝汤番茄汤为"命题作文",请两位大厨发挥想象,用西式汤底制作出不同的中式菜肴,分享西式奶汤升级传统中餐之妙法。  相似文献   

5.
刘淘 《美食》2010,(6):6-6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成为很多地方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技艺的重要手段。和文学、艺术、民俗等形而上的传统文化相比,与人们平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餐,也提出中遗,这让部分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中餐申遗,真有这个必要吗?  相似文献   

6.
《餐饮世界》2023,(2):78-79
<正>2月18日,“迎福纳福·福味沙县”沙县小吃华夏行(北京站)启动仪式暨沙县小吃食品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京举行。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尚哈玲出席启动仪式,并在致辞中介绍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长期致力于推动全球中餐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积极与沙县人民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助力沙县小吃走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的显著成效。福建省各级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  相似文献   

7.
陈琳  朱桑桑 《美食》2012,(12):36-39
美食也能复制,粘贴? “复制美食,真的可能么?”“美食当然可以复制!”这就是金陵连锁酒店给我们的答案。相比于西餐,中餐的复制更显功底,如何将博大精深的中餐的“色、香、味、形、意”集体打包程序化成为复制模板呢?这才是关键所在,也是困难所在。而金陵连锁酒店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中华餐饮的复制粘贴模式的可能性,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人,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花惠生先生。  相似文献   

8.
阎希娟 《餐饮世界》2012,(11):10-17
新加坡同乐餐饮集团,创业20多年来,始终站在国际中餐业发展的潮头,高举弘扬中华餐饮文化的大旗,坚持创新求变的经营理念,不断地颠覆传统,自我超越,在改变新加坡,乃至更广大地区中餐业发展面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把同乐称为中餐业的探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传统中餐烹饪技艺与现代食品安全标准冲突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良传统烹饪过程、研发新型防腐技术、建立智能化食品溯源系统以及推广健康饮食理念等,使中餐烹饪行业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促进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选择。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第三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暨首届国际中餐青年厨师争霸赛将于厨师节期间开赛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每两年一届的烹饪专业技能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国家级评委担任评判工作。旨在检验全国中餐厨师的创新成果,提高烹饪技艺,交流烹饪信息,满足行业发展和人民日益提高的饮食质量新需求。发掘一批厨界新秀,壮大餐饮业厨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中餐菜肴的“精品”应是烹饪文化与艺术的结合,是视觉美、嗅觉美、味觉美的综合艺术,要将中餐菜肴做成精品,无论是传统的或创新的都离不开八个美化标准。都要先从认真精选原料入手,精工细作,巧用火力,在八个美化标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资讯     
《烹调知识》2009,(9X):8-10
<正>第三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暨首届国际中餐青年厨师争霸赛将于厨师节期间开赛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每两年一届的烹饪专业技能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国家级评委担任评判工作。旨在检验全国中餐厨师的创新成果,提高烹饪技艺,交流烹饪信息,满足行业发展和人民日益提高的饮食质量新需求。发掘一批厨界新秀,壮大餐饮业厨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烹饪》2010,(12):14-15
现在很多食材都选用进口的,我们在赋予其味道的时候,要想到搭配传统的中国元素。一道菜,它必须有60%是中餐的东西,不管是配个汁酱,还是配菜、食材边上的小点缀,都要做到一个平衡。传统东西配洋玩意来包装,外来的东西用中餐来解构,两者产生的效果都是非常惊人的。  相似文献   

14.
西安饭庄中餐部在菜品创新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从1992年起他们就一直坚持每年举办创新菜比赛。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饭庄中餐部更把创新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部门收入从2000年的2169万元上升到2001年的2389万元,2002年上半年又超额完成饭店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营业收入雄居饭店各经营部门之首。西安饭庄总经理彭蔚将中餐部在菜品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顺应市场的创新原则,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博采众长的烹调手法,确保出品的保障体系。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什么是菜品创新?…  相似文献   

15.
那一年,我们种下了一粒种子,为她浇水、给她施肥,精心地修剪枝条,希望每个看到她的人都能喜欢她,欣赏她。一转眼,十二年过去了。十二年,是够一名婴孩从呱呱坠地成长为翩翩少年,十二年,四千多道菜肴让家庭烹饪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十二年让妈妈的味道得以传承。让我们回头看看这十二年吧,看看这些最传统的家常中餐菜看中的12个代表。  相似文献   

16.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中餐烹饪方式是其重要体现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食材品质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探讨了清蒸、红烧、火锅和炖汤等传统中餐烹饪方式的特点及其对食材品质的影响,并提出继承和发扬传统中餐烹饪方式的措施,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人认识餐饮工业化这一概念是从麦当劳、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开始的。以二者为代表的西式快餐,以其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卫生便捷等特点很快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工业化给西式快餐带来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但中餐是否适合走工业化道路却令很多人担心。中餐与西餐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中餐难以做到标准化生产。由于菜式繁多、制作程序复杂,中餐大规模生产时,出品就很难控制。事实证明,人们的担心并非多余,在中西餐连锁的多年较量上,中餐始终未能完全解决标  相似文献   

18.
孙杰 《中国食品》2004,(5):0-22
张春生的中西结合中华养生菜是保留中餐的精华,与西方现代营养学结合。他认为,传统中餐有些不科学做法,会造成菜品的营养损失,我们用丰富的中餐原料,科学的西式烹调方法烹饪菜肴,使菜肴达到应有的养生目的。西餐以动物性原料为主,配以中餐常用的各种蔬菜,使整道菜肴营养平衡,在口味上中西更需相互结合。例如焗蜗牛,不要只局限于原有配方,可用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胡原宾 《中国食品》2022,(22):43-45
<正>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教师、教材和教法的“三教”改革是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对于中餐烹饪专业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中餐烹饪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打破传统教法的局限性,扩大教学教材资源。目前,在中职学校中餐烹饪专业的“三教”改革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包括教学针对性不足、教法不够灵活、教材有待更新等。为了更好地推进中餐烹饪专业“三教”改革,需要在以教师为根本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双师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企业及技术手段为依托,  相似文献   

20.
WJX 《餐饮世界》2015,(3):32-35
北京王府井希尔顿酒店秦唐中餐厅于2014年10月热力推出全新菜单,新菜单汇集了近百道精选健康营养美味,满足大家不同的饮食需求。餐厅菜品设计没有针对某类菜系,而是吸取各家菜系的精髓,走创新融合菜路线,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中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