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效果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河势流路稳定性和河床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对河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经采用微弯型整治方案后,游荡型河段的主溜平均摆动范围逐渐减小,河流稳定性明显提高;每处工程稳定靠溜长度不小于2300 m、工程长4 500 m左右,可以基本稳定游荡型河道的河势,但主流仍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黄河下游水沙条件的变化,使游荡性河道整治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下一步治理应注意积极修建新布点工程,完成具有关键性导流作用的续建工程,确定适应新情况的设计治导线,积极开展新结构试验和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1.整治的基本原则河床演变是河床与水流相互作用的过程,河床的变化取决于来水来沙情况与河床边界条件。广义的河道整治包括改变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两个方面;狭义的河道整治主要是改变边界条件,即通过采取各种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6,(10):56-59
在分析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水沙变化情况,指出了现行河道整治工程布局的局限性,以今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滩区安全等多种功能需求为背景,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布局的思路和平面型式。治理思路为:明确中水整治规模,适当布置小水整治工程,完善工程布局;加强畸形河势治理;重点河段强化边界控制;防洪工程建设与水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整治措施包括:1对已建的直线送溜段坝垛进行改建、加固;2按控制小水的要求对控导工程适当下延或上延,上延时要结合主河道控制线进行;3对特别重要的河段,尤其是两岸有大量引水需求的河段,适当辅以对口丁坝双岸整治以确保河势的稳定;4若局部河段出现畸形河势,则抢险工程宜结合主河道控制线布置。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恩惠 《人民黄河》2000,22(9):22-23,25
系统介绍了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利用河工模型开展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演变、河道整治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适应性,河道演变规律及历次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的检验与修订试验成果。通过对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指出河道整治设计流量以选取4000m^3/s为宜;东坝头以上河段河道整治河宽可降为1000m、东坝头以下可降为800m,潜坝过水后应计入或部  相似文献   

6.
7.
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将改变黄河下游水沙条件,通过对三门峡水库拦沙运用期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分析及小浪底水库拦沙期河道变的预估得知,目前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实的微弯型治理方案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必须对河道整治工程对河湾布置方案进行调整,尽快完成重点整治河段工程布点,加固现有的工程根石基础,重视工程自身安全,增强工程抗冲能力;大力推广新结构,新材料,使河道整治能够适应小浪底水库拉沙运用期的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的游荡性河段是现阶段防洪的重要河段,有计划地进行河道整治是延长现行河道寿命的主要措施。过渡性河段及部分游荡性河段的整治实践表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可以进行以防洪为主要目的的微弯形整治,工程的布设应满足排洪及宽滩区滞洪沉沙的要求。小流底水利枢纽将于2000年建成,可为游荡性河段赢得20年左右的冲淤平衡时间,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整治工程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相位滞后理论,探讨了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布局,认为在弯道工程下首适当增加顺直工程,可有效地收住水流,遏止相位滞后现象发生.利用该理论并结合送流距离经验公式,对典型工程的平面布局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设计流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明全  王建新 《人民黄河》1999,21(12):30-31
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情况及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水沙变化发展趋势,提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中水河槽整治还有待完善,近期宜采用新情况下的中水排洪排沙4000m^3/s整治设计流量,以适应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游荡型河段主流宽浅散乱、河床极不稳定的特点,在黄河花园口一夹河滩河段两岸布置了对口丁坝整治工程。利用黄河下游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采用小浪底水库15a设计水沙系列,对黄河下游各河段的冲淤、典型断面的平滩流量变化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对艾山以下窄河段带来的影响,并与现状工程方案进行了比较,结论认为:①花园口-夹河滩河段布设双岸整治工程比现状工程条件下,15a间铁谢-利津河段多冲刷泥沙2.33亿t,冲刷量主要分布在花园口-高村段;②双岸整治工程方案和现状工程方案相比较,高村以下河段各站平滩流量减小,但和2002年汛前相比,山东河道仍具有较强的过洪能力;③在游荡型河段进行双岸整治工程布置,可以减少小浪底排沙期间河道的淤积,提高河南河段的输沙能力,而对山东河段的影响不是太明显。  相似文献   

12.
惠遇甲  张仁 《人民黄河》1996,18(10):27-29,36
本文回顾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的历史情况,重点研究了小浪底水库运用50年内不沙条件下下游游荡性的断面开矿和河相关系(包括河道水面宽、平均水深、平均流速、河相断面系数等方面的变化),对比了花园口和高村两粘面在水库动用前、拦潲动用玫蓄清排浑运用各阶段河相关系各变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建成运用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游荡性基本未变。为了确保防洪安全,对该河段仍需积极进行整治,修筑控导工程,缩  相似文献   

13.
刘贵芝  周景芍 《人民黄河》1996,18(10):16-19
黄河下游荡性河道整治已积累了一套成熟经验,对整治规划与典型河段整情况的分析后指出,运用河势演变规律,拟定规划治导线,据此砷设工程,控导主溜,当工度达到河道长度约80%左右时,即可控制河势;否则,盲目修建工程,不能控制河势,效益很差。两头整治工程虽不完善,但在控制河势、共等方面作用显著,游荡性河道可否整治的标准是能否控导主溜。根据对整治的有利手不利条件、简单性复杂性,尤其是游荡性的易塑性、主溜的易导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河道水流最基本机理是走直、窄深河槽具有很强的泄洪输沙能力的认识,提出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节点整治"方案,从节点整治"制导线"、节点整治工程、节点整治与防洪、节点整治经济合理性、节点整治远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未来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武 《人民黄河》2004,26(11):5-7
针对黄河下游治理难度大、河情十分特殊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①必须把握黄河未来水沙变化的规律;②要解决好黄河下游水资源不足的实际问题,在加大减沙入黄措施的同时寻求调水济黄途径;③应加大宽河道整治力度,重点研究“二级悬河”治理的对策;④对黄河下游宽河道边界应有新的布局;⑤黄河口治理应采取“输、挖、分”并举的方案,即束水冲沙、输沙入海,挖沙疏浚和科学分洪。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双岸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游荡性河道双岸整治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黄河下游花园口-夹河滩河段开展了动床模型试验,分析了该河段双岸整治工程在大、中、小水期间的控导性能以及对排洪能力、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双岸整治工程在小浪底水库泥沙多年调节运用的条件下,初期(下泄清水期)起到了护滩的作用,阻止了河槽的展宽,使冲刷向纵深方向发展,河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水库利用洪水排沙期,河道具有很强的输沙能力,在以洪水排沙输沙为主、清水冲刷与少量小水挟沙的共同作用下,能维持输沙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