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园景观是在体现文化精神的氛围下,同时与基地内地理环境充分融合的综合景观体系。针对山地校园的空间特性,提出了山地校园景观空间营造的两个原则——自然主导性和特色文化驱动性,并以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景观设计为例,在充分理解场地现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文脉以及地域文化,对山地校园景观空间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2.
新建校园普遍存在校园景观特征类同的现象,欠缺个性化景观特色和人文气息。以广州地区16所高校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地图分析校园意象性空间组成类型,对公共活动类型及其文化特色进行问卷调查,发掘文化特色认知度与公共活动丰富度、景观环境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出营造校园景观空间意象应注重景观节点的区位和丰富度,塑造校园景观文化意象应加强空间标志性、意象性和文化性,提高标志性公共空间数量,并保持场地的活动频率。  相似文献   

3.
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过程中,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往往承载了一个学校的文化与历史。文章以齐齐哈尔大学的校园景观营造为目的,以主题营造、氛围营造、生态营造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探讨性地提出了校园景观营造及管理对策方面的实施办法,并且以案例结合,为严寒地区高校校园景观文化营造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厦门大同第二中心小学为例,从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地域文化视角下校园景观中构筑物、景观小品设计、植被配置方面的具体营造方法,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斌 《福建建材》2020,(1):39-40,102
校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引进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市同安区大同第二中心小学为例,从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景观规划,分析了构筑物与景观小品设计、植被配置方面的具体营造方法,为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祝叶丹 《建筑与文化》2021,(12):104-105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主要由内化符号和外显要素两部分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注重思想引领,彰显办学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育人功能;凸显职业特性,营造职业氛围.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教育功能、缺乏高职特色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受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进行校园景观整体规划,发挥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祝叶丹 《建筑与文化》2021,(12):104-105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主要由内化符号和外显要素两部分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注重思想引领,彰显办学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育人功能;凸显职业特性,营造职业氛围.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教育功能、缺乏高职特色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受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进行校园景观整体规划,发挥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8.
祝叶丹 《建筑与文化》2021,(12):104-105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主要由内化符号和外显要素两部分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注重思想引领,彰显办学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育人功能;凸显职业特性,营造职业氛围.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存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教育功能、缺乏高职特色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受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应坚持整体性、开放性、职业性原则,进行校园景观整体规划,发挥校园景观教育功能,凸显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刘阳 《城市建筑》2023,(16):118-120
文化是校园之魂,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不少校园景观设计表现趋于雷同,缺乏特色。研究立足于成都师范学院校园景观现状问题,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提出提升校园文化底蕴的建议,从而实现校园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底蕴融合,校园景观与科学规划统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陈嘉庚先生在厦门建立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校园临海而建,构建了优美的滨海校园景观.他对闽南滨海校园的景观营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解放后厦门大学的发展和华侨大学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三校历史资料的解读,从校园山海关系、滨海景观格局、校内环境塑造等方面,探讨滨海校园景观的营建特色,以期为滨海校园的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校园景观通过文化传承大学自身的历史文脉,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学校崭新的时代形象;校园景观借文化优化学生认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意志,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大学文化表达的成功与否是评价一所大学景观设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雕塑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文化性,本文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景观小品体现了校园文化氛围与专业特色,承载着大学精神,担负着环境育人的重要使命。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营造的校园特色小品,紧紧围绕环境育人这一主题,注重与校园整体建筑的和谐协调,彰显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仅起到了丰富校园景观空间的作用,而且体现了校训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对学院自身特色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9)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营造环境、凸显学校办学理念、隐性育人的价值。针对诸多校园中的景观设计单纯将学生置于被教育面,忽视了其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在校园景观文化中的核心价值问题。文章提出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立足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未来发展目标,重视景观设计的教育性和共生性,以既彰显学校作为育人的主体,又体现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思路进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浙江音乐学院校园作为典型的建设案例,无论从建筑设计与校园景观营造,还是校园公共艺术与公共导视系统设计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文化艺术特色。该项目的理念与设计实施走出"蓝图式规划"而转为"有机生成式规划",在此仅对其城市环境的创造性手法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元素运用进行了研究,将该校历史文脉、所处地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等符号元素作为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元素,在校园不同的场地及空间中加以运用,从而营造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地域特色校园景观,增强学生乡土情结。  相似文献   

16.
李七零 《山西建筑》2007,33(29):65-66
结合一项具体的校园景观设计,探讨校园建筑与景观的互动关系,并尝试满足校园原功能的同时,增加新的景观,以延续校园特色文化,突出校园办学特色,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生态效益良好、景色宜人的校园。  相似文献   

17.
李琴  黄亮 《山西建筑》2009,35(35):25-26
以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改建为实例,对当前我国校园扩建热潮进行了思考,对如何挖掘校园自身的特色进行了剖析,主要从景观环境设计、开放整合以及建筑形态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营造和提升大学校园特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8.
特色校园建设是校园空间规划中不容小觑的部分,特色校园营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从山地和地域两个角度对特色校园的营造提出设计策略,旨在探讨处于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民族类校园空间,如何在适应特殊地形的同时传承文化,建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空间。山地特色方面:首先阐述了山地校园空间规划现状及难点,其次从形势共生和活力共享两个角度对校园布局、交通轴线、交往空间等予以阐述。地域特色方面:阐述规划现状及难点后从民族特色和地理特色两个角度对校园风貌、地域特色景观等提出设计策略。最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延边大学为例,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策略,为其他特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汤玉思 《建筑知识》2013,(12):106-107
通过分析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要点,阐述人工湖在校园的重要作用,营造具有文化特色、多功能的校团人工湖景观。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规划为典型案例,阐述了该校区规划因地制宜、注重生态,在塑造校园空间、景观和建筑特色方面的有益尝试,以期探索出一套营造山地校园特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