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述了加氢脱硫、吸附脱硫、溶剂萃取脱硫、烷基化脱硫等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烷基化脱硫技术在FCC汽油中的脱硫机理与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炼油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产品深度脱硫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的脱硫技术,通过一系列实例阐述了近年来催化加氢脱硫及非加氢脱硫的工艺进展。该技术主要有催化加氢脱硫(改进催化剂的合成、先进的反应器设计、蒸馏与加氢脱硫组合等)及非加氢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溶剂萃取脱硫、沉淀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膜分离脱硫等);评述了催化加氢脱硫、烷基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氧化脱硫等脱硫技术的特点和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世界都在为降低汽油硫含量而不懈努力。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FCC原料油加氢脱硫、FCC汽油加氢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催化裂化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吸附脱硫等。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以及原油预脱硫的相关技术,关于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详细叙述了氧化脱硫、吸附脱硫和溶剂萃取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络合脱硫、膜分离脱硫等技术,阐述了各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特点及脱硫效果;针对原油预脱硫技术,主要介绍了物理法原油预脱硫、超声-氧化法原油预脱硫、电化学法原油预脱硫以及微生物法原油预脱硫等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应用能耗低、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的非加氢脱硫手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综合应用非加氢脱硫技术对原油进行预脱硫处理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溶剂萃取脱硫的基本原理,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和目前萃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萃取剂的回收,着重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几种脱硫有机溶剂:甘醇类溶剂,砜类溶剂,醛类溶剂,胺类溶剂,酮类溶剂,以及复合萃取剂,从萃取剂选择方面综述了汽油萃取脱硫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袁海宽  周燕  任杰 《工业催化》2014,22(4):301-305
以钨酸钠为氧化催化剂,开展过氧乙酸氧化及溶剂萃取催化汽油脱硫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溶液中钨酸钠质量分数的升高,脱硫率先升高后趋于不变,汽油收率略降。溶剂萃取对催化汽油脱硫也有贡献,3种溶剂脱硫率为聚乙二醇-400>三甘醇>二甘醇,而汽油收率的顺序相反,聚乙二醇-400是汽油脱硫的较好萃取溶剂。随着氧化温度升高或氧化溶液用量增大,脱硫率增大,汽油收率减少。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脱硫率先增大后降低,而汽油收率降低。较佳的氧化温度为70 ℃,氧化时间10 min。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脱硫率影响不大,适当降低萃取温度有利于提高汽油收率。  相似文献   

7.
煤燃前脱硫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煤炭燃烧前脱硫的几种新方法,包括化学脱硫法、微生物法、微波辐照法、磁选法和静电脱硫法等。通过对各种脱硫方法的比较可知,用化学脱硫法中的溶剂萃取方法来脱除煤泥中的硫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相转移剂对直馏柴油氧化脱硫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氧水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直流柴油氧化脱硫。考察了溶剂用量、反应时间、相转移剂种类及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实验室最佳操作条件:V(剂):V(油)=1.7:1;反应时间3h;相转移剂(四丁基溴化铵)35mg有利于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脱硫率可达100%,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对石油焦脱硫率的影响,测试了微波辅助有机溶剂在不同微波功率和照射时间下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邻氯苯酚萃取石油焦脱硫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功率550W,微波照射时间15min,脱硫率为29%;微波辅助糠醛萃取石油焦脱硫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功率700W,微波照射时间15min,脱硫率为23.5%;微波辅助复合溶剂萃取石油焦脱硫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功率400W,微波照射15min后,脱硫率为35.3%。比较三种有机溶剂的脱硫率效果,得出复合有机溶剂的脱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选取渭北石炭纪高有机硫煤与小麦秸秆进行共热解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和煤与生物秸秆的混合比以及煤与生物秸秆成型压力等对热解脱有机硫及有机硫脱除规律的影响.结合FTIR和SEM分析了共热解半焦的结构特征、孔隙结构与发育情况,并讨论了低温溶剂萃取精制对煤与生物质共热解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最显著.共热解制备较高脱硫率半焦所适宜的最佳水平为850℃,15℃/min,5min,1∶4和2MPa.共热解半焦孔结构发育整齐规则,孔壁薄,孔径较大,有利于热解过程中硫的析出与扩散.低温溶剂萃取提高了共热解脱硫率,尤其是热水精制煤与生物秸秆共热解脱硫率约为39%.  相似文献   

11.
用离子液体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萃取脱硫剂,在正辛烷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噻吩构成油品模拟体系。采用正交实验,系统考察了单级萃取中温度、时间、剂油比以及离子液体碳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脱硫条件:温度约60℃、萃取时间约40 min、剂油比为1∶1、侧链碳数为10。考察了多级脱硫效率以及离子液体的回收利用。结果表明,经过5级脱硫后,燃料油含硫可以达到欧Ⅲ标准,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脱硫效率约降低了2%。回归得到了模拟油品中脱除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该研究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脱硫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萃取脱硫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萃取脱硫剂,在正戊烷和甲苯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噻吩构成油品模拟体系. 采用正交实验,系统考察了单级萃取中温度、时间、剂油比以及离子液体碳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脱硫条件:温度约40℃,反应时间约50 min,剂油比为1:1,侧链碳数为10. 回归得到了模拟油品中脱除噻吩的萃取动力学方程. 该研究为基于离子液体的燃料油脱硫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石油燃烧产生的硫化物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石油脱硫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从有机溶剂和离子液体两种萃取剂的研究现状出发,阐述了反应温度、萃取时间、剂油比以及稀释剂对汽油脱硫效果的影响,展望了汽油萃取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加氢脱硫、吸附脱硫、氧化脱硫、生物脱硫和萃取脱硫等轻质燃料油脱硫技术及相应脱硫原理,比较不同脱硫工艺的优缺点,展望脱硫工艺的发展方向,为了得到超低硫含量的燃料油,减少投资和降低成本,使生产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将更多的研究集中于生物脱硫、离子液体脱硫和耦合脱硫等其他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5.
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光 《当代化工》2010,39(1):37-40
综述了IRVAD、S-Zorb、LADS等吸附脱硫工艺,酸碱精制、有机溶剂脱硫、离子液体脱硫等萃取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细菌脱硫、微生物脱硫、新型生物脱硫等生物脱硫技术,膜分离脱硫技术,添加剂脱硫技术,并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非加氢脱硫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离子液体应用于燃料油萃取脱硫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萃取脱硫、萃取耦合化学氧化脱硫、萃取联合催化氧化脱硫三种不同体系的脱硫机理与技术优势,探究了离子液体的萃取性、催化性、氧化性及其再生问题。阐述了离子液体在燃料油脱硫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