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文北地区的地层、构造、生储盖及后期的油气保存条件,总结了该区油气富集规律。结合近几年的勘探开发实践,认为文西地区北部下步滚动勘探应以沙二下亚段、沙三中亚段层系为主,采用定向井技术,进行多层兼探,着重寻找“墙角”式断块油藏及隐蔽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2.
FY10HF井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东一亚段获勘探突破,揭示了该区东一亚段页岩气的勘探潜力。通过对该井钻探解剖,分析东一亚段页岩的地化特征,包括有机质丰度、类型和热演化程度,及地化参数对含气性的影响。评价优选东一亚段④小层为最优质页岩气勘探开发层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指导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气勘探,在源岩、油源断裂和砂体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优质源岩分布和油源断裂输导脊分布,确定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结合侧向分流运移砂体空间分布,提出判断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留楚地区北部和中部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中亚段和上亚段分别有24,24和16个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与侧向分流运移砂体距离小于0,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判断为好,有利于油气向东营组二段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富集;东营组三段下亚段、中亚段和上亚段分别有21,25和22个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与侧向分流运移砂体距离小于0,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判断为好,有利于油气向东营组三段侧向分流运移,油气富集.西部边部、中部和东部东营组三段下亚段、中亚段和上亚段分别有13,7和14个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与侧向分流运移砂体距离在0~1.2 km之间,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判断为较差,不利于油气向东营组三段侧向分流运移,无油气富集;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中亚段和上亚段分别有7,10和18个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与侧向分流运移砂体距离在0~1.2 km之间,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判断为较差,不利于油气向东营组二段侧向分流运移,无油气富集.东南部东营组二段和三段源断空间匹配油气充注有利部位与侧向分流运移砂体距离大于1.2 km,源断砂空间匹配输导油气有效性判断为更差,油气无法向东营组二段和三段侧向分流运移,无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4.
从烃源岩分布、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以及成熟度等几个方面,对济阳坳陷车西地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主要烃源岩系的条件差异进行了分析判断。研究表明区内对油气成藏有贡献的烃源岩主要为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作用从生烃洼陷中心向四周扩展;车西洼陷南斜坡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从烃源岩分布、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丰度以及成熟度等几个方面,对济阳坳陷车西地区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主要烃源岩系的条件差异进行了分析判断。研究表明区内对油气成藏有贡献的烃源岩主要为沙三中下亚段;油气成藏作用从生烃洼陷中心向四周扩展;车西洼陷南斜坡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志留系砂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也是阿北-顺北区块有望获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对阿北-顺北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志留系储盖组合、油气运移聚集及保存等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是一个在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构造斜坡,长期处于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是该区主力烃源岩;志留系红色泥岩与下砂岩段构成的储盖组合,是本区油气勘探有希望获得突破的重要组合;认为本区志留系油气勘探廊以寻找古油藏为主.古构造稳定发育区、非构造圈闭发育带、盖层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优选区域.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测井、地震、岩芯等资料,研究阳信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的储集层特征、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布.确定了沉积相带的划分标志,划分出河流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等三种沉积体系.分析了沉积体系与含油气性的关系,指出了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威远—安岳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岩性致密,生产资料显示气藏储层段与岩溶、裂缝密切相关,古地形地貌是控制古岩溶发育与分布的主要因素,恢复该地区古地貌并研究古地貌与油气富集关系有助于指导下一步油气勘探。在研究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分析钻井、测井、地震资料及区域构造史,最终选用印模法恢复出了该地区下二叠统古地貌。研究表明,古岩溶残丘和古岩溶陡坡是勘探的有利区域,古沟槽亦是勘探中应重点兼顾的区域,古岩溶缓坡和古岩溶台地是勘探不太理想的区域。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王庄-宁海地区亿吨级稠油藏的发现,砂砾岩扇体成藏类型的隐蔽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现阶段的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和储量增长点之一。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通过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及其油气成藏特征研究后认为:王庄地区在下第三纪以形成Es3+4段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冲击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沉积储集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油藏类型以岩性一地层型圈闭为主,油气的聚集和分布均受沉积相的控制,油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因富含油气而备受关注,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成为蠡县斜坡增储上产的主要目标,明确砂体成因类型及其分布演化规律是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蠡县斜坡北段沙一下亚段地震沉积学研究。依据沙一下亚段顶、底界面T4和T42地震反射标志层以及内部T43地震反射标志层,将沙一下亚段划分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浅水三角洲成因的尾砂岩段可细分为浅水三角洲平原、浅水三角洲前缘(内前缘和外前缘)及前浅水三角洲等3种亚相类型;特殊岩性段以滩坝-湖泊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碳酸盐岩滩坝次之。尾砂岩段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体系在平面上表现出明显的分带性,浅水三角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范围广,最大推进距离达15 km,是研究区的主力储层;从早到晚,伴随着湖平面逐步上升,西南部物源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北部物源影响范围减小。特殊岩性段沉积时期,湖平面迅速上升,浅水三角洲体系完全退出蠡县斜坡北段,沉积体系以滨浅湖—半深湖和滩坝沉积为特征,砂体类型主要为砂质碎屑岩滩坝,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面积约12 km2),大多平行于湖岸线呈条带状展布。根据沉积学和地震沉积学研究,分别建立了研究区尾砂岩段和特殊岩性段时期的沉积模式,为下一步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于盖层与油气聚集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盖层的宏观和微观性质出发,较系统地阐述了盖层与油气聚集关系,以及盖层封闭条件下油气聚集机制,对油气勘探评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震资料属性研究是储层预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黄场地区部分探井及开发井人工合成记录精细储层标定,并进行加砂去砂试验,验证薄储层在地震资料中的地震响应变化,结合该区域的地质背景以及开发情况,对目的层段地震属性在平面横向上的变化情况展开研究,寻找可靠的砂岩尖灭带,为黄场地区的滚动勘探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优势路径及对成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输导通道的构成及特征,认为砂体是该输导层的主要通道,断裂只起油气转向、汇聚和沟通作用.根据油气运移和优势路径选取原理,在古埋深恢复的基础上,确定了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3条优势路径:齐家—古龙凹陷经白音诺勒至二站、阿拉新、平洋;齐家—古龙凹陷沿滨州铁路至富拉尔基;齐家—古龙凹陷经巴彦查干至泰来.研究了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与油气藏分布之间的关系,该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运移优势路径控制着油气藏的分布,只有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圈闭才是该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4.
多孔介质中油气体系相平衡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气体系和储层多孔介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当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储层中同时存在气、液、固(指岩石)三相,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孔隙半径小,因而毛细管压力应予以考虑,在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的相平衡计算模型之后,针对二个凝析气藏,一个黑油油藏和一个挥发油藏,分别对其油气体系的毛细管压力,饱和压力和恒组成膨胀过程中液相含量进行了相态模拟模拟计算,总结出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层测试资料计算储层泥浆侵入半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泥浆滤液储层侵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识别油气水层。泥浆侵入较浅时,可以利用测井响应识别部分油层;但泥浆滤液侵入较深时,利用电阻率识别油气层就十分困难。L区实测资料说明A组油气层原油由于压缩系数大,极易造成严重泥浆侵入,增大了油气层识别的难度。运用试油与测压等资料可以较准确计算泥浆侵入半径,并对泥浆侵入校正图板进行校正,从而在泥浆侵入深的地区较为准确地识别油气层。通过应用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综合利用测井、测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涠西南凹陷W12-1涠洲组油藏和W11-1N、W11-4N流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结合构造的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探讨W12-1涠洲组油藏、W11-1N流一段油藏和W11-4N涠洲组与一段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运移相态、运移路径、油气来源以及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W12-1涠洲组油藏主要发生三次的油气运移充注,其中中块的油气充注最多,北块次之,南块最少。W11-1N流一段油藏主要有二期的油气充注,早期充注的是比较低熟的油,晚期充注的流体包含大量的气体和少量油。W11-4N油藏共有三期的油气充注,前二期主要充注来自同一源岩的未熟~低成熟的油,第三期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比前两期高一个台阶,主要为油气包裹体,经分析研究认为:它应来自不同源岩的高成熟油和少量气体,其运移路径与前二期相同。  相似文献   

17.
作为热接触变质的产物,角岩在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和各种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均可见,但对其调查研究成果并不多。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在南岭、冈底斯等重要成矿带地质找矿的实践,通过对与矿产资源有关的角岩广义概念的界定,概述了与角岩有关的各主要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如石墨、硅灰石、红柱石等变质成因非金属矿床,钨、钼、铁、铜、铀、金、铅锌、锡、银和稀有金属矿床以及油气矿藏;举例阐述了近年来角岩发育矿区深部找矿中的新突破,如江西淘锡坑钨矿,广西大厂铜坑至拉么一带的锡多金属矿床,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云南老厂银铅锌矿、羊拉铜矿、雪鸡坪铜矿等矿区;讨论了角岩型矿床成矿预测的准则。结果表明:矿区和矿田大比例尺深部预测时应注意岩石组合、干湿关系、封闭与开放体系、岩石物性和分带性、原岩岩性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区域性中、小比例尺成矿评价时应注意角岩的空间分布、岩石学特征与矿产资源的专属性关系等;利用角岩预测隐伏岩体的应用前景广泛,在深部找矿中具有现实意义。建议加强角岩与成矿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以往地质填图工作中发现的“角岩化带”可重新评价其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钻时比值与烃对比系数交会图在气测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气测录井钻时资料计算储层钻时比值,利用全烃资料计算烃对比系数,建立钻时比值-烃对比系数交会图,并按区域试油资料统计确定油气层、含烃水层、干层界线标准,将交会图划分为油气层、含烃水层、干层三个区域,用于解释评价气测录井油气异常显示层。该解释方法适用于低阻油气层、裂缝性油气层、页岩气层,特别是在弱油气显示、单一组分显示层中广泛应用,较三角形图版、PIXLER图版、双轻烃烷比值、烃类比值(3H)等传统的气测录井解释方法适用范围广,解释精度高。  相似文献   

19.
异径T型管道内油气分离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液两相流经T型管后,两相介质在各自分支管内相态分布不均,严重时支管内可能只有气体,而主管内为气液混合物。借助CFD软件数值模拟了不同时刻分支处的流动情况,得到了分支管内油气分离特性。结果表明:油气流经T型分支管时,会在支管处出现气液分离现象,离分支口越近,分离现象越明显;当距分支口一定距离时,几乎没有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