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开发过度的现状,将物元理论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的领域,并以黑河中游为例,选取该地区6个子区域作为待评物元。通过合理优选评价指标,建立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体系及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并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本次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物元可拓模型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是可行的,结论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DPSIR概念模型,从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以及响应5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物元模型、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指标多级的可拓综合评价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完整地反映城市水资源利用状况,揭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子,并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研究水资源司持续利用的评价问题。详细阐述了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如何根据级别特征值对样本进行分级。最后以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模糊评价,说明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潜力评价中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4.
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物元可拓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首先对物元可拓法进行了介绍,再以北京市某地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细化了水质评价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利用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手段,排除了人为的干预,使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经验证,模型评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表明:利用物元模型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具有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支撑之一.本文采用物元模型和可拓关联度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根据评价区实际数据建立评价方案和理想方案的物元模型,然后通过可拓关联度直接评价方案的优劣.关联度是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标准,越接近理想方案则关联度越大,表明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值越大.实例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是可行的,结论是合理的;这为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物元可拓法在邯郸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物元可拓法在水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首先对物元可拓法进行了介绍,再以邯郸市浅层地下水为例,对其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除了人为的干预,并利用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手段,使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经验证,模型评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本区的研究表明利用物元模型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具有客观、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物元可拓法在水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首先对物元可拓法进行了介绍,再以邯郸市浅层地下水为例,对其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排除了人为的干预,并利用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手段,使评价结果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经验证,模型评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本区的研究表明利用物元模型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具有客观、...  相似文献   

8.
陈艺 《陕西水利》2016,(5):146-147
为客观评估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劣程度,本文在结合可拓物元法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估,遵循物元可拓原理将决策方案问题拓为多维度物元结构,同时基于定量与定性原则改进传统物元可拓法方法基础上,探索构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估改进物元可拓模型。以宜川县苹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估,研究可为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把握新疆和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构建了包含4方面、14个指标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利用熵权物元模型,对研究区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看,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为较高(Ⅱ级),并有向中等(Ⅲ级)转化的趋势;就单个评价指标而言,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人口密度与耕地灌溉率3个指标属于高等级,人均水资源量、人均GDP产值与工业废水处理率这3个指标属于较高等级,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化率、GDP年增长率与生态环境用水率这4个指标属于中等,第一产业占GDP比例和林草地覆盖率属于较低等级,供水模数与地下水开采率这2个指标属于低等级;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面实用可行,评价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辽阳市水资源相关资料和实测数据,分别构建理想方案和评价方案的物元模型,通过引入反映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可拓关联度指标,直接分析了待评价方案的优劣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可拓理论的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可为区域水资源发展规划及其承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虚拟水概念及其特性,构建了水资源量、虚拟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4个维度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评价虚拟水影响下水资源承载力的改进物元可拓模型,并应用于粤港澳大湾区9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水资源超载,广州、佛山为临界超载,其他地市为弱可承载或可承载,模型评价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识别模型在水资源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洁  许长新 《人民黄河》2005,27(5):39-4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评价方法有欧氏贴近度模糊物元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法等。依据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选取人均占有水量、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灌溉率、地表水控制率、重复利用率、平均灌溉水利用系数、客水利用率、供水模数、水利工程投资占水资源开发总投资的比例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和方法,对西安市各分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研究、排序和级别划分,结果表明:除西安市区和临潼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外,西安市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之间,经济类型为耗水型,水资源开发还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物元分析法存在的数学逻辑错误。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评价领域。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元可拓理论,构建了将物元分析与贴近度思想相结合的物元可拓模型,对焦作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应用表明:物元可拓模型计算简便、便于操作,关联度思想结合熵权的应用,可避免主观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更真实可信,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各评价指标不相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黑河中游地区由于极度干旱和地表水资源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从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在地下水位埋深浅的地方用地下水代替现有供水系统中地表水的开发策略,并制定了在张掖下游沿黑河两岸、碱滩和新华地区进行地下水开发的方案。为了评价开发方案的实施效果,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3.0的地下水模拟系统软件GMS建立了黑河中游地区地下水数值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域的地下水流场以及各项补给量和排泄量。从模拟的结果来看,该开发方案能显著减少潜水蒸发量,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颍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利用,依据PSR模型,构建3个维度18个指标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种应用偏好熵权法的物元可拓模型以优化权重确定方式。结果表明,2017-2021年,颍河流域18个水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区间,随着评价等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或逐渐降低。颍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评价分值逐年增加,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状态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实现了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评价颍河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工程项目生态影响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模糊物元理论、合作博弈理论、并结合海明贴近度,提出了基于合作博弈权重的模糊物元后评价模型(FME-CGW)。将模型应用于黑河中游的生态影响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黑河流域治理项目对中游生态影响有较明显改善,评价等级为二级,与其他方法比较,结果基本一致,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对工程项目生态影响后评价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工程项目生态影响后评价研究提供一种实用可操作的定量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系统进行概化,依据高效、公平、和谐、可持续的原则建立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对2010水平年和2020水平年的水资源配置进行了优化。优化配置方案虽然不能完全满足黑河中游地区的需水要求,但已经将各类缺水率降到了最低,在完全保障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前提下,农业和生态综合缺水率2010水平年为5.4%、2020水平年为3.4%,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保障祁连山生态安全,亟需开展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突发水污染科学评价。【方法】以黑河流域张掖段为例,基于PSR模型构建了突发水污染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结合2016—2020年黑河流域张掖段历史数据,采用G1-GRA-物元可拓模型对研究区域突发水污染安全等级进行评价,并将其评价结果与TOPSIS评价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黑河流域张掖段突发水污染2016年风险等级为Ⅱ级,2017—2020年风险等级均为Ⅲ级,整体呈现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的态势;未来黑河流域突发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应放在沿河危险企业数(C2)、入河污水总量(C5)、农药施用量(C7)、家禽污染负荷(C8)、森林覆盖率(C11)等5项指标;G1-GRA-物元可拓评价模型与TOPSIS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相符度为80%,验证了该方法在突发水污染安全评价上的可行性。【结论】结果表明:G1-GRA-物元可拓评价模型能有效评定研究区域整体和各单项指标突发水污染风险等级,研究成果为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的突发水污染风险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大。本文就黑河中游地区21世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预测,提出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