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筋砼不等肢L形异形柱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钢筋砼双向偏心受压构件的工作机理,编制了一套不等肢L形截面正载面分析的数值迭代法计算机程序,不但能得出正截面承功力的N-M及Mx-My相关曲线,而且能用来计算不等肢L形截面 筋砼双向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国和计算配筋,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二者吻合较好,最后提出了确定不等肢L形坎面钢筋佐构件正载面承载能力及配筋的实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不等肢L形截面柱正截面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钢筋混凝土不等肢L形截面柱正截面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应用ANSYS软件能较为准确地模拟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全过程,在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是一种较好的完善实验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不等肢L形截面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分析,研究了该类异形柱中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偏心距对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中,型钢与混凝土能很好地协同工作;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异形柱极限承载力也随之提高;加载点离截面力学中心越近,异形柱的极限承载力越大,且加载点偏心距对异形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4.
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异形柱截面特点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粘结力特性,设计4根内含桁架式型钢骨架的不对称T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试件,进行轴心和偏心压力(包括双偏压)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以揭示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破坏过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相似,横截面的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型钢和混凝土能够保持协同工作直至极限承载力破坏,试件破坏时型钢没有屈曲.初步掌握了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破坏的一般规律,得出了桁架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承载能力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有明显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出计算L形钢骨混凝土(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有效方法,分析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方法 基于平截面假定和材料模型,利用数值积分法编制了适用于计算L形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非线性程序,得出极限承载力的电算结果以及不同含钢率和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N-M相关曲线.结果 在偏压作用下,含钢率的变化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变化对N-M相关曲线影响明显,且极限承载力随含钢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结论 笔者利用数值积分法分析了L形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此方法简单可行,可弥补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异形柱框架结构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结构体系.根据规范的方法对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编写了相应的配筋程序,与PKPM相比较,结果较满意.在优化计算中,优化的目标函数为主体结构的综合造价,优化变量考虑全面,约束条件以现行规范条文为依据,并运用了多级优化的思想使得优化结果能更符合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的要求,编写了异形柱框架结构多级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7.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L形柱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L形柱在不同加载角下的承载力与延性,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符合良好,分析表明:加载角为135°时,承载力是最大的,延性良好;加载角为225°时,承载力是最小的,延性也最差;加载角为0°时,延性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8.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的工作机理,对S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把型钢和混凝土分别进行单元划分,对型钢单元采用不同的坐标系进行处理,并且只考虑混凝土除去型钢所占截面后的净面积,利用数值迭代法编写了一套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分析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可得到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N-M及Mx-My相关曲线,并能够计算SRC异形柱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该程序对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最后进行了SRC异形柱的实用设计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9.
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进一步研究这种新型构件的承载能力,得到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方法通过对3根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和1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试验研究,对不同含钢骨率及无钢骨构件的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含钢骨率的增大,构件的承载力及延性也相应增加;在轴心荷载的作用下,从开始加载到混凝土开裂直至试件达到极限荷载,型钢与混凝土能保持协同工作;提出了十字形钢骨混凝土异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结论钢骨混凝土异形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相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这种新型实腹式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可以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8根十字形截面钢筋砼柱在轴向力及双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揭示了十字形截面钢筋砼双向压弯柱的破坏形态及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迭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电算程序,对其受力性能做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十字形截面钢筋砼双向压弯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异形柱框架结构在我国得到了较普遍的工程应用。文章提出了 Z形柱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考虑了混凝土本构关系的下降段和箍筋的影响 ,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编制了异形柱全过程分析程序 ,并对 Z形柱的三种截面形式进行了计算 ,考虑了荷载角、轴压比、配箍率等的变化 ,分析了 M-Φ曲线 ,M-N曲线 ,得出 Z形柱曲率延性比和承载力的一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钢筋锈蚀前后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采用外加电流快速锈蚀模拟方法,进行了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中钢筋锈蚀试验,然后进行偏心受压承载力试验和分析.表明锈蚀构件的承载力较完好构件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并对影响锈蚀构件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进行了24根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采用的混凝土强度fcu^10为59.7~79.6MPa.通过实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含钢率和套箍系数对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是决定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模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强度较低时试件表现为腰鼓形破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试件的破坏模式由腰鼓形向剪切形转变;钢管截面宽厚比70时,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钢管出现明显的局部鼓曲现象;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随着套箍系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近年来异形柱构件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指出了试验模型和计算模型中存在的缺陷——模型的约束以及受力状况与实际结构中构件的受力不同,试验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构件在结构中的受力状态.并通过计算模拟说明构件设计中不应把L形柱作为双向偏压构件考虑.  相似文献   

15.
对6个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C120的配筋超高强混凝土柱进行了徐变试验,比较了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徐变特性。根据混凝土变形计算公式以及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力平衡条件与变形协调条件,推导出钢筋对混凝土徐变系数的影响系数计算公式。对常用的4种徐变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ACI 209R(1992)模型进行了配筋和强度的修正,得到修正徐变系数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个混凝土强度为65.3—84.9 MPa的型钢高强混凝土柱在轴力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试验,对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抗剪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主要考虑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四个参数对构件抗剪性能的影响.由试验得到了水平荷载下型钢高强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分析了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率和混凝土强度对构件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柱抗剪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2榀单层单跨T形截面混凝土柱-混凝土砌块墙结构和1榀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柱框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探讨其工作性能,破坏特征以及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着重分析其延性、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及刚度退化等问题.研究表明:T形截面混凝土柱-混凝土砌块墙结构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系数较空框架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符合结构抗震的多道设防原则,属于典型的梁铰破坏机制,可为今后类似多层多跨结构的设计及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低周疲劳损伤的抗力衰减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低周疲劳损伤试验,应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构件强度退化计算模型;根据本文有国内已有的压弯构件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到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循环位移与卸载至零时残余变形的回归公式;给出了强度退化公式中的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损伤后的层间剩余强度,为地震后损伤结构修复及抗震能力评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某电信局设备楼楼面的裂缝进行分析,探讨其开裂原因,并提出了简单、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