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高纯度的硝酸锶、硝酸钙、硝酸铝和稀土氧化物为原料,以硼酸为助溶剂,采用燃烧法在600℃的低温条件下合成SrxCa1-xAl2O4:Eu^2+,Dy^3+(x=0、0.6、1.0)长余辉发光材料。光致发光光谱分析表明样品发光光谱均为宽带谱,样品CaAl2O4:Eu^2+,Dy^3+和样品SrAl2O4:Eu^2+,Dy^3+的发射谱峰值分别位于442和511nm左右,样品Sr0.6Ca0.4Al2O4:Eu^2+,Dy^3+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442和507nm左右。余辉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余辉衰减都是由初始的快衰减过程和其后的慢衰减过程组成,但不同样品衰减快慢不同。利用热释光检测结果对样品中存在的陷阱能级进行了计算,讨论了样品的余辉衰战机制。通过对锶钙配比(X值)不同的样品余辉发光性能的比较分析,研究锶钙配比对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调节锶钙配比(X值)的方法,能有效调控余辉发光颜色和衰减快慢。  相似文献   

2.
利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合成了长余辉SrAl2O4:Eu,Dy发光粉材料,并利用热释发光—正电子湮灭法对该材料的发光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的Eu在基质材料中主要充当发光中心,而Dy离子主要充当陷阱能级。正电子湮灭试验结果表明,Sr0.94Al2O4:Eu0.02和Sr0.94Al2O4:Eu0.02,Dy0.04存在带负电中心的缺陷,共掺杂的Dy^3 进到Sr^2 位,同时产生一定量的Sr空位,热释发光谱结果表明,单掺杂Eu离子的磷光体中缺陷陷阱深度较深,约为0.95eV,随着Dy的共掺杂,热释发光强度相应增加,陷阱深度降为0.51eV,对于长余辉发光机制,认为陷阱能级捕获的空穴与介稳态(Eu^1 )^*的复合,导致了长余辉现象的发生,并且由于陷阱深度的变化,导致余辉性能出现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掺杂对Y2O2S:Eu长余辉特性的影响及长余辉发光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发射光谱、XRD、相对亮度、余辉衰减曲线和热释光谱的测量,研究了在Y2O2S:Eu体系中掺杂Mg^2 、Ca^2 、Sr^2 、BaV、Ti^2 对荧光体的发光与长余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离子的掺杂不影响发射光谱和晶体结构,但显著地影响相对亮度和长余辉特性.它的长余辉衰减过程由一快过程和一慢过程组成,很好地符合指数衰减方程.Mg、Ti共掺杂荧光体的相对亮度和长余辉性能优于单掺杂,与Mg、Ti的含量比有关.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Y2O2S:Eu体系荧光体的长余辉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4.
纳米Sr2MgSi2O7:Eu2+,Dy3+的长余辉发光行为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纳米尺度的Sr2MgSi2O7:Eu^2 ,Dy^3 长余辉发光材料,比较了该方法与固相法获得的长余辉粉体的光致发光行为和长余辉性能.溶胶.凝胶获得的纯相Sr2MgSi2O7:Eu^2 ,Dy^3 长余辉粉体是由纳米尺度的微晶形成的团聚颗粒,具有光致发光行为和长余辉发光特性.其发射峰位于465nm.而固相合成的粉体具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404nm和459nm.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在于Eu^2 抖在基质品格中的不同配位情况.固相合成的粉体的余辉发光性能高于溶胶-凝胶粉体,其原因在于高温固相合成在基质内部产生了更高浓度的电子陷阱.  相似文献   

5.
使用固相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系列Gd2O2S长余辉红色发光材料.在243nm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长余辉特性.这些发光材料具有多个发射峰,橙红色余辉发光是这些发射峰共同作用的结果.长余辉的形成是共激发离子Mg2+,Ti4+在Gd2O2S基质中形成一定浓度的电子陷阱的结果.在掺杂离子中,Ti4+的掺杂优于Mg2+的掺杂,而二者的共同掺杂获得了余辉特性更好的橙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Si 4+,Zn2+,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和加热时间对制备Y2O2S:Eu3+,Si 4+,Zn2+的影响。并且对样品进行了XRD、SEM、荧光光谱和热释光谱等表征。XRD测试表明所制备的Y2O2S:Eu3+,Si 4+,Zn2+为单相,六方晶系;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用λem=626nm作为监控波长,在200~400nm之间有宽的激发光谱,峰值位于325nm。而发射光谱的谱线较窄,来源于Eu3+的5 D0→7F2跃迁的发射峰627.0nm最强。其中以辐射功率为750w,反应时间为25min所制备的样品发光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杂质离子对Y2O3:Eu3+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静  苏锵  王淑彬 《功能材料》2002,33(5):558-560
研究了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掺杂的荧光体Y2O3:Eu^3 0.05,A^ 0.02(A=Li,Na,K)和Y2O3:Eu^3 0.05,B^2 0.02(B=Mg,Ca,Sr,Ba)的荧光,余辉发光及热释光特性,余辉光谱数据表明:杂质离子掺杂的荧光体Y2O3:Eu^3 的余辉发射主峰与未掺杂荧光体Y23:Eu^3 的荧光发射主峰(611nm)一致,为经典Eu^3 的^5D0-^7F2电偶极跃迁,杂质离子的引入明显地延缓了Y2O3:Eu^3 的余辉衰减,其中Y2O3:Eu^3 ,A^ (A=Li,Na,K)的余辉衰减趋势几乎完全一致,而Y2O3:Eu^3 ,B^2 ,B2^ (B Mg,Ca,Sr,Ba)的余辉衰减趋势由慢到快依次为Ca,Sr,Ba,Mg。热释光谱数据显示,杂质离子的掺杂导致基质中电子陷阱能级的生成,这是导致余辉衰减减慢的直接原因。Y2O3:Eu^3 ,A^ 的热释峰都位于175℃左右,相应电子陷阱能级深度为0.966eV左右,而Y2O3:Eu^3 的热释峰由高到低分别位于192℃(Ca),164℃(Sr),135℃(Ba),118℃(Mg),电子陷阱能级深度分别为1.003eV(Ca),0.942eV(Sr),0.880eV(Ba),0.843eV(Mg)。结合余辉衰减数据,可以看到,Y2O3:Eu^3 ,A^ 和Y2O3:Eu^3 ,B^2 的热释光谱与相应荧光体的余辉衰减趋势吻合得十分好,由此可以得出,一定相同的条件下,热释峰值温度越高,杂质陷阱能级越深,相应荧光体的余辉衰减越慢。  相似文献   

8.
稀土激发的CaMgSi2O6的长余辉发光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岭  常程康  毛大立 《功能材料》2004,35(2):233-235
使用固相反应法在还原气氛中制备了具有长余辉性能的CaMgSi2O6发光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共激发离子(Dy^3 和Nd^3 )对于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光谱分析表明了这些磷光体在438nm处有一个宽的发射峰,这个发射峰是由Eu^2 的4f^6 5d^1能级到4f^7能级的跃迁所导致的,而Eu^2 在透辉石中形成六配位的发光中心。获得的3种磷光体都具有长余辉发光性能。其中共掺杂Eu^2 和Dy^3 材料比单掺Eu^2 和共掺Eu^2 扣Nd^3 的材料具有更好的余辉强度扣更长的余辉时间,其原因在于Dy^3 在CaMgSi2O6晶格中形成了更深的和更高密度的陷阱。  相似文献   

9.
Eu2+离子在Sr2Al6O11基磷光体中发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Eu掺杂浓度对Sr2Al6O11基磷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Eu掺杂浓度低于0.01mol时,在其发射光谱中存在403和493nm的主发射峰,对应着Sr2Al6O11基质中Sr的两种不同位置Sr1和Sr2位。随着Eu掺杂浓度增加,由于能量传递作用,导致403nm的发射峰消失,493nm的发射峰增强。余辉衰减曲线表明,未掺杂Dy的磷光体没有余辉性能,当Eu掺杂量在0.01mol时,余辉性能最好,进一步提高Eu的掺杂量,由于浓度猝灭作用,导致发光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王治龙  王育华 《功能材料》2005,36(9):1328-1330
用硫熔法制备了系列红色蓄光材料Y2O2S :Eux^3+(0.01≤x≤0.10)的多晶粉末样品并系统研究了其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晶胞参数c随着Eu^3+含量的逐渐增大而增大,而晶胞参数α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关系,这与Y2O2S :Eu^3+的晶体结构有关。Y2O2S :Eux^3+(0.01≤x≤0.10)的激发光谱相似,在626nm发射光监控下最大激发波长约在330nm附近。在330nm激发下,随着Eu^3+含量逐渐增大,发射光谱最强发射峰位置从540nm右移至626nm,观察到红色特征发射峰626nm的强度逐渐增大,在Eu^3+含量为0.09时,其强度达到最大。在最佳合成条件及最佳Eu^3+含量下,正在进行掺杂Mg^2+和Ti^4+及其发光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Well dispersed and homogeneous Y2O2S:Sm3+ hollow submicrospheres were successfully achieved by a templatefree solvothermal method combining with a postcalcining process.The crystalstructure and particle morphology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X-ray diffraction(XRD),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a,scanning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TEM),respectively.A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 was proposed to reveal the formation process.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the Y2O2S:Sm3+ long-lasting phosphor were analyzed by measuring the excitation spectra,emission spectra,afterglow decay curve and thermoluminescence curve.The excitation spectra indicated that the phosphor could be excited effectively by the ultraviolet-light emitting diode(UV-LED) or blue LED,and the emission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phosphor could emit red light from 600 to 650 nm.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反应与高温固相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e3和Eu3+共掺杂Y2O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Ce3+离子共掺杂对Y2O3:Eu3+荧光粉的颗粒形貌有显著的影响,随着Ce3+离子浓度的改变,形貌可从球型转变为管状.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共掺杂荧光粉主要发射位于614纳米的红光峰和位于587纳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Eu^3 掺杂的SrB4O7、SrB2O4、Sr2B2O5、Sr3B2O6荧光体.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Eu^3 的荧光发射是有区别的,Sr2B2O5:Eu^3 、Sr3B2O7:Eu^3 发射峰在610nm左右的红光区,SrB2O4:Eu^3 的发射峰在593nm的橙色区,而SrB4O7:Eu^3 则表现出了Eu^2 离子的特征峰,产生这种区别主要是由Eu^3 所处的配位环境不同造成的.荧光体SrB4O7:Eu^3 、SrB2O4:Eu^3 、Sr2B2O5:Eu^3 、Sr3B2O6:Eu^3 的最佳掺杂浓度为2%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金属硝酸盐和尿素为原料,采用燃烧法合成了发青绿光的BaAl2O4: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烧温度升高,燃烧反应加剧,副产物BaCO3的含量减少,BaAl2O4的结晶程度增加,晶粒尺寸增大。Ba-Al2O4:Eu2+,Dy3+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峰值分别为310nm和500nm,均呈宽谱带特征,其发光是由Eu2+的4f65d1→4f7跃迁引起,长余辉特性主要基于Dy3+的电子陷阱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一系列白光LED用CaSi2O2N2:0.05Eu2+,xDy3+,xLi+(0≤x≤0.03)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y3+和Li+离子的掺入没有改变CaSi2O2N2:Eu2+荧光粉的主晶相.利用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发现所有样品的激发光谱均覆盖了从近紫外到蓝光的较宽范围,400 nm激发下得到的发射光谱为宽波段的单峰,峰值位于545 nm左右,是Eu2+离子5d-4f电子跃迁引起的.Dy3+离子掺杂可以提高CaSi2O2N2:Eu2+荧光粉的发光强度,Dy3+与Li+共掺杂可进一步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当Dy3+和Li+的掺杂量为1mol%时,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是单掺杂Eu2+的荧光粉发光强度的157%.  相似文献   

16.
纳米Sr2MgSi2O7:Eu2+,Dy3+的长余辉发光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纳米尺度的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比较了该方法与固相法获得的长余辉粉体的光致发光行为和长余辉性能.溶胶-凝胶获得的纯相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粉体是由纳米尺度的微晶形成的团聚颗粒,具有光致发光行为和长余辉发光特性.其发射峰位于465nm.而固相合成的粉体具有两个发射峰,分别位于404nm和459nm.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在于Eu2+在基质晶格中的不同配位情况.固相合成的粉体的余辉发光性能高于溶胶-凝胶粉体,其原因在于高温固相合成在基质内部产生了更高浓度的电子陷阱.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Sr3Al2O6: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的物相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测定了样品的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SrCO3杂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弱,Sr3Al2O6相的衍射峰越来越强,1200℃时发光基质为纯的Sr3Al2O6相,1250℃时出现新的SrAl2O4杂相。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激发峰位于473nm,发射峰位于612nm,归属于Eu2+的4f65d1→4f7特征发光。温度升至1250℃时,Eu2+的发射峰为612nm和520nm,后者归属于Eu2+在发光基质SrAl2O4中的发光。综合分析得制备Sr3Al2O6:Eu2+,Dy3+发光材料合适的煅烧温度为1200℃,在此温度下,材料具有较好的初始亮度和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沉淀-燃烧法合成了SrAl2 O4∶Eu2+,Dy3+长余辉材料,对合成样品进行了物相、形貌、发光特性研究,探讨了尿素用量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用量为原料中金属硝酸盐总物质的量的6倍时,产物主晶相为单斜晶系的SrAl2O4;激发、发射光谱均为宽带谱,峰值分别位于368nm、518nm处;测得初始发光亮度为18700mcd/m2,在暗室中放置9天后,仍可观察到明显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