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研究了植物油对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ATCC30 5 5 6 )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培养基中添加 1% - 2 %橄榄油或大豆油均可促进隐甲藻生长及增加DHA产量 ;添加 1%- 5 %花生油对隐甲藻生长及DHA产量影响不大。以获得DHA为目的 ,则培养基中添加 1%的橄榄油或大豆油即可 相似文献
3.
4.
研究了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 30772)以摇瓶发酵培养方式获得最大生物产量和最高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产量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有利于隐甲藻生长和DHA积累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2℃,先以12g/L葡萄糖为碳源培养4d,后再以3g/L醋酸钠为碳源培养4d.由此获得的生物产量为234.85mg/(L·d),DHA产量为17.45mg/(L.d),DHA含量为74.36mg/g菌体. 相似文献
5.
6.
7.
响应面法优化隐甲藻产DHA的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隐甲藻产DHA的培养基,在8种因素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葡萄糖和胰蛋白粉为显著影响因子,维持其他组分浓度在低水平不变,对以上2因子爬坡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高点和主要因子的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0.54g/L,胰蛋白粉5.03g/L,酵母粉4g/L,甘油20g/L,不添加MgCl2和维生素溶液,其他组分同460培养基,在此培养基条件下,DHA产量达(907.54±1.02)mg/L,是优化前产量的2.48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培养温度、初始 pH、碳源及氮源等对隐甲藻 (CrypthecodiniumcohniiATCC3 0 5 5 6)悬浮培养生产DHA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 (g/L) :葡萄糖 2 0 ,甘油 2 0 ,蛋白胨 5 ,KNO3 5 ,NaCl6,MgSO41 .6,KH2 PO41 .0 ,VH 0 .0 0 6,VB12 0 .0 0 1 ,另外添加 1mL/L橄榄油 ,6mL/L丙酮酸 .优化培养条件为 :5 %接种量 ,初始 pH 7.0 .黑暗条件培养 ,装液量为 5 0 0mL三角瓶装 5 0mL培养基 ,3 0℃培养 3 2h后转到 2 0℃培养直至收获 .在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下 ,隐甲藻悬浮培养 64h后 ,生物量和DHA产量分别为 1 0 .78g/L和 1 .2 1 g/L . 相似文献
9.
碳源对隐甲藻(Cryphtecodinium cohnii)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碳源对隐甲澡(Crypthecodinium cohnii ATCC30566)生长及DHA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单一碳源,葡萄糖最有利于隐甲藻生长,在5g/L糖浓度下,隐甲藻生物量达到3.3gDW/L;以甘油作为碳源培养,隐甲藻中DHA产量最高,为121.25mg/L。采用的4种复合碳源均可促进隐甲藻的生长,其中糖蜜+甘油培养隐甲藻生物量最高,达到3.47gDW/L。葡萄糖+甘油以及糖蜜+甘油培养均可显著提高隐甲藻DHA产量,分别达到204.67mg/L及183.33mg/L。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对寇氏隐甲藻发酵产DHA藻油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寇氏隐甲藻在50 L发酵罐中生物量、油脂产量、DHA产量、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建立了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同时对试验值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平均相对误差大部分小于10%。通过对发酵过程的曲线拟合以及模型参数的计算,模型相关指数分别为:0.993、0.996和0.978,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能较好地吻合,说明所建立的发酵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寇氏隐甲藻的发酵过程,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隐甲藻油中含有34.72%的DHA,通过乙酯化、尿素包合富集,酶催化甘油解转化得到更高含量的DHA -甘油酯.通过对隐甲藻油碱法催化乙酯化,其酯化率达到92.60%;对得到的脂肪酸乙酯再经尿素包合分离浓缩,所得DHA -乙酯的含量达63.30%.运用酶催化将DHA -乙酯转化成DHA -甘油酯,通过实验优化,所得最优条件是:甘油与DHA -乙酯摩尔比1∶4,NOV 435酶加量2%(占总底物的质量分数),50℃抽真空( 100 Pa),DHA -乙酯转化率达到80.8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物理、化学和酶催化相结合能得到高含量的DHA -甘油酯. 相似文献
14.
对寇氏隐甲藻突变株产DHA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并建立二次多元回归模型,最后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在50 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培养基葡萄糖121.41 g/L,谷氨酸钠11.54 g/L,硫酸镁7.25 g/L时,DHA的产量为5.65 g/L发酵液,比优化前提高了10.35%。在50 L发酵罐上发酵培养,DHA产量为9.50 g/L发酵液,为摇瓶培养时的1.68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