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山楂和枳椇为原料,根据果酒酿造工艺酿造枳椇果酒,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枳椇山楂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同时测定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此评价复合果酒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为山楂果汁与枳椇果汁体积比为60∶100、初始糖度21.0%、接种量2.0%、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9 d。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果酒酒体金黄,酒香浓郁,口感糖酸比协调,酒精度为11.34%vol、总酸含量为14.69 g/L、总酚含量为280.59 mg/100 mL。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样品体积的增加而增大,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分别可达96.3%、96.5%,且山楂枳椇复合果酒抗氧化能力优于枳椇发酵果酒。  相似文献   

2.
以枳椇、玉米须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酿造玉米须枳椇保健醋,所酿制的玉米须枳椇醋色泽纯净呈琥珀色,澄清透明,酸味浓郁.对其总酚、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其总酚、黄酮含量较枳椇醋显著提高,体外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山西老陈醋抗氧化物质含量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不同生产阶段及不同存放时间山西老陈醋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生产阶段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山西老陈醋生产过程中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开始增加,熏醅时达到最高.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多酚变化具有相关性.瓶装成品老陈醋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抗氧化物质含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步发酵法制备枳椇子黄酒(Huangjiu fermented with Hovenia dulcis Thunb, HFH),检测其理化指标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为探究其抗氧化原因,比较了浸泡型和发酵型枳椇子黄酒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分析主要活性成分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发酵型枳椇子黄酒属于特型半干黄酒,具有药香,苦味和涩味有所改善,口感更佳。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分别为0.727、33.60、9.07、0.823 mg VC/mL,均高于普通发酵黄酒。经比较发现发酵型枳椇子黄酒中总酚含量为1120.20 mg/L,显著高于浸泡型(P<0.05),总黄酮含量为217.20 mg/L。发酵型枳椇子黄酒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为235.66 mg/L,显著高于浸泡型(P<0.05),杨梅素含量为16.12 mg/L。发酵法制备枳椇子黄酒,可以提高黄酒中总酚含量,富集了二氢杨梅素,使其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酒酿造过程中多酚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猕猴桃酒酿造过程中多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检测分析,以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及羟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指标;使用福林酚法测定猕猴桃酒的总酚含量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黄酮。结果表明,猕猴桃酒在酒精发酵阶段的还原能力、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波动,但在陈酿阶段趋于稳定,总酚和黄酮的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趋于稳定。结果表明,猕猴桃酒中含有较多的多酚及黄酮功能性物质,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6.
郑平  吴幼茹  杨继伟  邹毅  王在谦  李楠 《食品科学》2016,37(11):242-247
甘蔗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本研究以总酚含量、黄酮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总还原能力为指标,探讨由甘蔗汁发酵而成的甘蔗酒、甘蔗醋在体外及模拟人体消化环境整个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对多酚和黄酮具有一定的提取作用;在醋酸发酵阶段多酚和黄酮含量呈现波动状态,这可能和发酵过程中的氧化、水解作用有关。甘蔗醋发酵产物在体外具有极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同时甘蔗酒还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多酚和黄酮经过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后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多酚和黄酮在胃液环境中的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在肠液环境中含量略有上升。通过对不同发酵产物在体外及模拟人体肠胃消化环境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OH能力、总还原能力的比较,表明人体肠胃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不仅受食物中抗氧化物质的影响,而且受消化液中pH值、蛋白酶、磷酸盐等多种生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镇江香醋抗氧化活性成分来源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中研究了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抗氧化性成分酚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变化,并分析了总酚、总黄酮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醋酸发酵阶段,镇江香醋总酚含量及总黄酮含量开始明显增加。露底封醅阶段和煎煮过程对镇江香醋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有较明显的影响。总酚含量与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 9334和0 935 3。  相似文献   

8.
该实验研究了山楂苦荞醋发酵过程总多酚、总黄酮、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在醋酸发酵第7天分别达到2.43 mg/mL和1.29 mg/mL,酒精和醋酸发酵阶段分别检测到58和60种香气物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酒精发酵第5天分别达到81.4%、52.3%和99.8%,亚铁离子螯合率在醋酸发酵第1天达到90.6%。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4种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酚含量与亚铁离子螯合率相关性最高(R=0.984)。发酵过程中共有20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具有相关性,酒精发酵阶段的12种香气物质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相关性较高(R均>0.85),醋酸发酵阶段的8种香气物质与4种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均较高(R均>0.85)。  相似文献   

9.
高温发酵和蒸汽处理对大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总酚、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比较了高温发酵、蒸汽处理对大蒜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发酵及蒸汽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大蒜中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p0.01)。发酵大蒜经蒸汽处理(121℃)60min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和Fe3+还原能力(FRAP值)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3mg/g DW、1.84mg/g DW、0.41mg/mL和12.96mmol Fe2+/g DW。相关性分析表明,发酵大蒜经蒸汽处理后总酚含量与DPPH和FRAP抗氧化性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拐枣醋饮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拐枣为主要原料,采用液态深层发酵法酿造拐枣醋,调配为新型拐枣果醋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配方为:拐枣醋14mL/100mL、拐枣汁8mL/100mL、蜂蜜2mL/100mL、蔗糖7g/100mL。所配制的醋饮色泽金黄、澄清透明、酸甜爽口。对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发现,拐枣醋饮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比市售常见醋饮高,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苦荞、燕麦和杏鲍菇复合物的酶解液为原料,对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比酶解液发酵前后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研究接种量、接种比例和发酵时间对发酵基质中活菌数的影响,并对发酵前后还原力、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获得的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4%、接种比例1:1、时间10.8 h,在此工艺条件下活菌数为8.89 lg(cfu/mL)。发酵后还原力、DPPH·清除率、·OH清除率、O2-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0.51、6.85%、43.19%、5.36%、18.29 U/mL。发酵后的苦荞、燕麦和杏鲍菇酶解液,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双孢菇菇柄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接种量、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为主要因素,总酚含量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优化了双孢菇菇柄酵素发酵工艺,并对酵素产品发酵前后及在4 ℃和25 ℃贮藏5 d的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菇柄酵素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3%、糖添加量9.50%、发酵时间24 h,酵素产品总酚含量值可达2.20 mg/mL,与预测值2.19 mg/mL相符;研究发现发酵后菇柄酵素的总酚、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2.20 mg/mL与44.40 μg/mL,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51.93%、52.11%、0.70、28.09 U/mL,与发酵前比较有明显地提高。进一步对4 ℃和25 ℃贮藏条件下酵素的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4 ℃贮藏的酵素,在贮藏0 d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和抗氧化能力均较强,在贮藏1 d后,酵素的抗氧化能力开始急剧下降,同时25 ℃条件下贮藏的酵素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4 ℃贮藏(P<0.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总还原力、淀粉水解曲线探讨茶多酚对黑色冲调粉抗氧化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添加使黑色冲调粉的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增强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总抗氧化,降低了淀粉水解率。当茶多酚添加量为0.040%时,黑色冲调粉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吸光度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增加了4.6%,0.58,8.83U/g,黑色冲调粉的淀粉水解率下降了24.98%。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何首乌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抗菌活性。在体外化学模拟的条件下,采用比色法,测定了何首乌水提物和醇提物对DPPH自由基的还原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体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了何首乌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总酚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何首乌水提物和醇提物对6种微生物的抗菌活性。何首乌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强于水提物,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较强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其总体抗氧化能力也比较强。何首乌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的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126.52、77.25μg/mg和153.04、126.11μg/mg。另外何首乌的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大肠杆菌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荧光假单胞菌显示出一定的抑菌活性。何首乌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与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豆多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性活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20种大豆品种为原料,以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主要监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大豆品种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相关性,并提出筛选抗氧化活性大豆品种的评价依据。结果表明:多酚含量与铁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种大豆品种抗氧化能力由2个主成分构成,其中多酚含量和铁还原力的贡献率最大,占54.5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绥农56抗氧化能力最强,并建议多酚含量和铁还原力2个指标为评价大豆抗氧化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评价指标,多体系地考察了诺丽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总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相关性分析和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诺丽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在60 d达到最高1.61 mg/mL,78 d后趋于稳定;总黄酮含量发酵至54 d时达到最高0.39 mg/mL,60 d后趋于稳定;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在发酵至54~66 d达到最高(71.22%、76.21%、58.64%),总还原能力在72 d达到最高(0.593);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与总酚含量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诺丽酵素的pH值、总酸、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3.65、2.48 g/L、0.16 mg/mL和29.35 mg/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淀粉酶活性分别达到376.43 U/mL和17.65 U/mL。  相似文献   

17.
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时间的乙醇、总酸、乳酸、醋酸、总酚的含量和pH值进行了跟踪检测,考察各代谢产物与各抗氧化指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综合指标变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竹叶酵素发酵过程中,乙醇含量从第10 d后的0.55%增加至180 d的2.73%,达到最高;总酸含量经发酵100 d上升至4.78 mg/mL后逐渐下降,发酵过程中pH值从4.37降至3.54后趋于稳定;乳酸和醋酸含量在前60 d快速上升,之后开始趋于平缓;总酚含量持续上升积累至0.63mg/m L,与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均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竹叶酵素抗氧化性较好,尤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总酚含量可作为评价竹叶酵素抗氧化性的指标。综合评价指标(CEI)在第230 d时最高,可作为判定前发酵参考终点和补料发酵时间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extracts from kinnow peel, kinnow seeds, litchi pericarp, litchi seeds, grape seeds, and banana peel were screened for total phenolic content (TPC), 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TEAC), 1,1 diphenyl-2-picryl hydrazyl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s well as reducing power. Kinnow peel extract exhibited the highest reducing power, TEAC, and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whereas, the phenolic content of 37.4 mg GAE/g-dw was highest for grape seed extract. Banana peel extract with a low TPC showed the lowest reducing power, TEAC as well as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mong the fruit residue extracts examined in the present study.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reducing power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reducing power and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ABTS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ies showed a high degree of correlation (r2 = 0.85-0.91). However, r2 of 0.36, 0.66, and 0.49 between TPC and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TPC and reducing power; and TPC and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respectively, indicated that some non-phenolic compound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fruit residue extracts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presenting comprehensive data on TPC, reducing power,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for the six fruit residue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kinnow peel, litchi pericarp, litchi seeds, and grape seeds, can serve as potential sources of antioxidants for use in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9.
以葛根黄酮、沙棘叶黄酮和山楂叶黄酮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体系中评价了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还原能力,同时评价了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的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系中三种黄酮物质都呈现较强抗氧化活性,其中山楂叶黄酮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沙棘叶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IC50 0.057±0.004)mg/m L和清除ABTS(IC50 0.096±0.014)mg/m L自由基活性最强,山楂叶黄酮与葛根黄酮呈现较强的还原能力,三种黄酮物质都呈现一定的抑制胰脂肪酶活性,沙棘叶黄酮活性最强。该研究为天然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