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谭正林  王清章  吴谋成 《食品科学》2006,27(10):109-111
测定冷藏和沙藏两种贮藏方式不同贮藏期板栗的蛋白质、还原糖、淀粉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方式对板栗的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有显著性影响,对还原糖、淀粉和水分的变化影响不显著;各个贮藏期中蛋白质和水分的变化不显著,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处理对板栗冷藏品质及呼吸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水杨酸(SA)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镇安红栗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1)水杨酸水浴处理3d,于0±1℃条件下贮藏,对板栗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率、呼吸强度、水分含量、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A水浴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板栗在贮藏中的腐烂率。10、50μmol.L-1的SA水浴处理能降低板栗贮藏后期呼吸强度,较好保持板栗在贮藏期间的水分、可溶性糖和VC的含量,降低淀粉的降解速率;10μmol.L-1的SA较好保持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因此,10μmol.L-1和50μmol.L-1的SA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板栗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5,(8):1-4
以5个不同板栗栽培品种:湖南锥栗、福建油尖栗、河北迁西栗、湖北罗田栗、湖南湘西土栗为试验材料,分析板栗的感官品质与主要营养指标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测定板栗的水分、淀粉、可溶性总糖、蛋白质、脂肪、还原糖、维生素C、钙、铁的含量及在室温(20±2℃)贮藏过程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板栗的口感与组织形态评分与水分含量成正比,色泽和香味评分与脂肪含量成正比,甜味评分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成正比。贮藏前后矿物质元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王华  刘俊轩  马亚琴 《食品科学》2012,33(24):321-324
以哈姆林橙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哈姆林橙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VC、还原糖与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抗坏血酸含量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温度越高,VC降解越快,冻藏和避光有助于减缓VC的降解速率,而还原糖含量则先上升后下降。果汁颜色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逐渐变差,L*值,b*值和c*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a*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上升, 在同一贮藏时期,a*值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贮藏研究,确定了最佳贮藏条件,并对贮藏过程中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贮藏条件是低温3~5 ℃ 套袋处理,在此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均最低.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始终遵循着淀粉-还原糖-淀粉的可逆动态平衡;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Vc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先下降,到了末期有所回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莲藕贮藏期间褐变生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莲藕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而褐变是莲藕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限制其品质的关键问题.研究莲藕贮藏期间不同温度条件下可溶性蛋白质、还原糖等褐变相关成分,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呼吸强度等生理生化指标,从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出发,探讨两类指标与褐变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莲藕采后贮藏期间,褐变度和PP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还原糖含量在不同温度下变化差异显著.与室温贮藏相比,冷藏条件下的莲藕褐变度和PPO活性较低,而可溶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较高.室温和冷藏贮藏下莲藕的呼吸强度高峰分别出现在采后的第4天和第15天.莲藕褐变度与PPO活性之间、还原糖含量与呼吸强度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10个马铃薯品种在6个月的贮藏期间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回温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窖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和窖温的变化,马铃薯中的淀粉含量表现为升→降→升→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在贮藏温度最低的1、2月份,淀粉含量降低到最低点,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点,而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薯块呼吸作用的增强,3~ 4月份淀粉含量先升后略有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降低;经过回温处理14d,88.3%的处理淀粉含量升高,95.0%的处理还原糖含量减低,部分消除了"低温糖化"现象的影响.但马铃薯贮藏期间及回温处理后的淀粉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可食性膜对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配制保鲜剂 ,测定经处理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水分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探讨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油豆角中水分、Vc和还原糖的含量不断下降 ;叶绿素的含量初期下降 ,随后升高并出现累积峰 ,最后又趋于降低。  相似文献   

9.
茶籽在贮藏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玥  郭华  王燕 《食品科技》2011,(5):74-79
介绍了茶籽中主要成分在近6个月的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经过测定茶籽仁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游离脂肪酸、淀粉和总糖的含量,得知在贮藏过程中茶籽仁中的水分和总糖的含量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呈波浪状缓慢下降,脂肪含量略有上升,淀粉的含量变化亦不大,而游离脂肪酸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增加呈直线上升状态。实验表明,在11月至来年3月这一段时间内,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干茶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工夫红茶贮藏品质变化规律,为工夫红茶贮藏的适宜水分条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系统比较不同水分工夫红茶(国家标准范围内)在自然贮藏条件下其主要内含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 1年贮藏期内,初始水分含量越低,含水率增长速度越快,总体上,茶叶初始水分含量高低决定贮藏过程中水分的高低。在短期贮藏(≤6月)时含水量越高的红茶中茶多酚、水浸出物保留量越多;长期贮藏(6月)时水分较低的红茶中茶多酚、水浸出物保留量越多。咖啡碱、可溶性糖在短期贮藏(≤6月)中水分含量适中的红茶中下降速度越慢;长期贮藏(6月)含水量较高的保留量越高。氨基酸含量在含水量越低的红茶中越高。初始水分含量高的红茶L*、a*、b*值均稍高于水分低的红茶。结论从综合品质的变化来看,本实验中以处理3含水率为5.93%的处理最好,处理2含水率为4.1%次之,处理1含水率为2.33%最差。  相似文献   

11.
将确山油栗制成栗粉,与面粉按不同的配比来制作栗粉蛋糕。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栗粉蛋糕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950 g,板栗粉50 g,鸡蛋1 200 g,白糖1 000 g,水350 g。栗粉蛋糕的开发为板栗深加工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探究水分迁移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黔产仓更板栗为试验原料,运用LF-NMR、TPA检测技术,研究板栗采后贮藏期间水分含量、水分相态变化、质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黔产仓更板栗出仁率高;板栗含结合水、不易流动水、自由水,贮藏期间板栗不易流动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稳定板栗内部结构;板栗水分含量与板栗质构指标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水分中不易流动水与板栗内聚性、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板栗自由水与板栗弹性呈显著正相关;板栗结合水的变化对板栗品质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深入研究板栗脱水敏感性和安全含水量,促进板栗保鲜、保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测定不同贮藏期青海人工种植蕨麻和野生蕨麻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分析了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蕨麻和野生蕨麻淀粉和还原糖含量没有变化;蕨麻中直链淀粉含量比例较高;不同温度下蕨麻中淀粉和糖之间遵循"低温糖化"和"高温逆转"规律;蕨麻可干藏和鲜藏。  相似文献   

14.
Sugar concentrations in baked roots of six different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cultivars were determined at harvest, after curing (32°C, 90% RH for 10 days), and during 46 wk of storage at 15.6°C. Maltose was the major sugar and sucrose the secondary sugar in all cultivars at harvest. Maltose decreased during curing and over long term storage. Sucrose, glucose, and fructos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during curing and through at least 4 wk of storage in the orange-flesh cultivars. Sucrose concentration was always greater than either monosaccharide. Cultivars differed in sugar concentration and pattern of sugar change during storage.  相似文献   

15.
荔枝原汁保藏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检测经加热杀菌和钝化酶处理的荔枝原汁在冷藏、冻藏、室温贮藏及添加柠檬酸、异VC、山梨酸钾、NaHSO3等条件下,VC、总糖、总酸和褐变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感官评价,探讨荔枝原汁保藏工艺。结果表明,荔枝原汁在冻藏(-20℃)半年后,其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基本保持稳定,品质最好;冷藏(0~4℃)过程中,其VC和总糖有一定损失,总酸和褐变度略有上升,贮藏半年后色香味有所下降,品质较冻藏差;室温(30℃左右)贮藏的荔枝原汁虽然添加不同保藏剂处理,但贮藏1个月后相继产气败坏。试验结果对荔枝原汁生产和贸易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比研究了四种板栗全粉(自然晾干、鼓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备)、低筋小麦粉、高筋小麦粉的基本物理特性、营养特性及加工特性。结果表明:板栗全粉主要成分为淀粉和总糖(总含量占比70%以上),不同干燥方式对板栗全粉各项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其中真空冷冻干燥板栗全粉的L值最大、粒径主要分布范围最接近小麦粉,且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36.90%)、多酚(1.49 mg/100 g)与VC(11.7 mg/100 g)均最高。小麦粉中赖氨酸相对不足(RCAA<1),但不同干燥方式板栗全粉中赖氨酸、苏氨酸含量相对过剩(RCAA>1)。因此,不同干燥方式所得的板栗全粉应用于小麦粉制品时,能有效丰富产品的氨基酸以及抗氧化营养成分,可优选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备的板栗全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雪莲果块根中总糖、低聚果糖、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实硬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在贮藏过程中,贮藏温度越高,总糖、蛋白质含量降幅越大,降速越快,尤其是在前7d,而0℃和4℃的贮藏效果则相对较好,综合硬度和低聚果糖含量来考虑,4℃下贮藏效果较好。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4个贮藏温度下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酶活性峰值越早出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果型和果肉厚度辣椒在贮藏运输中的损耗及贮藏期间的营养品质变化,并分析了果型和果肉厚度与辣椒耐贮运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线椒、朝天椒比牛角椒、尖椒耐运输;不同果型辣椒贮藏期间转色率、腐烂率和失水率差异显著,果肉厚度与失水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关系;果型比果肉厚度对辣椒贮藏期间维生素C、辣椒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张安宁  杨卫美  陈洁 《食品科技》2006,31(12):150-153
主要探讨草莓在存放过程中各种质量指标的变化。定时测定了草莓在常温存放过程中穿刺强度、剪切功、还原糖含量、酸度、Vc、色泽、失重等因素的变化,分析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与成熟度或者新鲜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草莓在常温存放过程中,水分损失和Vc的损失呈线性变化,总糖和总酸变化不显著,还原糖在存放前期轻微上升,后期几乎不变化,穿刺力与剪切功都呈现对数下降态势,色泽变化前期呈现指数上升趋势,48h后就色泽几乎完全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温湿条件下小麦粉储藏期营养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小麦粉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进行模拟储藏试验,研究储藏过程中小麦粉营养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粉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0~90 d储藏期间略微减少,粗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脂肪酸值显著升高,90 d时脂肪酸值已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