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根据抗裂能力最佳、强度满足要求的原则,分别用静压法及振动法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及配比的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现场经振动压实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抗裂特性与室内振动成型的混合料特性更趋一致,用振动法优化的级配配比可显著提高半刚性基层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水泥海排灰稳定碎石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海排灰基层材料应用于道路基层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海排灰的技术性能,对基层混合料进行标准击实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 确定了结合料总质量分数与集料总质量分数之间的最优比例为15:85;水泥质量分数与海排灰质量分数的最优比例为1:2,以及混合料的强度指标呈先快后慢的增长规律.当水泥质量分数为5%、海排灰质量分数为10%、集料质量分数为85%时,海排灰混合料形成最佳骨架一密实结构.结论 通过水泥海排灰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海排灰基层材料应用于道路基层建设可行.  相似文献   

3.
水泥稳定碎石振动与静压成型物理力学指标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振动和击实(静压)成型方法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明确强度差别产生的原因,采用振动成型仪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振动成型,测定物理力学指标,并与击实(静压)成型试件的性能进行比较.试验表明振动成型水稳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与击实成型具有线性关系,振动成型下的最大干密度与击实成型相比平均提高0.04 g/cm3,增加的幅度在1.8%左右;振动成型总体强度比静压成型提高70%,其中60%的强度增加量源在于骨架的嵌挤作用;基于强度等效原则,可节约水泥质量2%~3%; 按级配类型回归曲线的斜率表征级配类型对工艺的适应性,截距表征了级配的在强度方面的优劣.研究表明,振动的成型对于无机结合料集料类基层材料,其优越性不仅仅在于提高密度,更在于其对于级配结构性作用的提高,使材料的级配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5.
在江西省原来高等级公路基层一直采用二灰碎石结构形式,但在实践中发现水稳基层配比的要求比二灰碎石高,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水泥剂量受限制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使室内无侧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振动法对某化肥厂CO2压缩机的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振动特性分析诊断出了故障原因,为控制或消除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复形法在拱坝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体运送过程中的液面振动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液体振动数学模型,讨论Preshaping法的应用.通过仿真得到以下结论:只有两个加速度输入量时间间隔及幅值满足某些要求,才能使匀速运动时的液面振动为零;否则就无法实现对液面振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半干硬性水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哈尔滨—大庆汽车专用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作者根据研究成果修筑了半干硬性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混凝土路面.经工地质量检测,说明这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这种混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控制混凝土路面板在施工中的裂缝,降低了养护费用,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抗变形性能的影响,选取了振动压实法和静压法2种成型方法,悬浮密实结构(GD)和多级嵌挤骨架密实结构(TK)2种不同级配的级配碎石,利用回弹模量表征级配碎石的弹性变形特性,提出了稳定指数(SI)来评价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特性.采用2种方法成型试件后,在最佳含水量下测定其回弹模量;借鉴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来研究级配碎石的抗塑性变形能力,根据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按98%的压实度,利用振动压实法和静压法成型级配碎石试件,测定试件含水量为W_0、0.5 W_0和0的动稳定度.研究发现,不同成型方法下级配碎石的弹、塑性变形相差较大,且振动压实法级配碎石回弹模量为静压成型法的1.56~1.77倍,稳定指数为1.52~1.56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设计中压力容器的材料浪费问题,提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压力容器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有限元法对压力容器进行分析并提取分析结果中的相关参数,然后利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定量计算,最终得到既满足性能指标又满足设计指标的设计参数.实际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可有效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静力压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机理及适用范围.根据沈阳市典型地区的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现场静载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建立了沈阳地区桩长在7~14m范围内,桩端持力层为中粗砂和圆砾情况的极限承载力与施工终压力的关系,并给出了典型试桩的Q-s曲线、s-logQ曲线和压桩力随入土深度变化的曲线.给出了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振动舒适度的建筑物楼板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舒适度问题是现代建筑结构中一个越来越值得被关注的问题.在考虑楼板安全性的基础上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对楼板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扩充.从影响楼板振动舒适度的若干因素如:楼板的厚度、长宽比、短边长度入手,以计权后的均方根加速度为评价指标,运用分析对比、数据拟合等方法,找出了满足振动舒适度要求的楼板的短边长度与楼板厚度的关系,并给出了简易计算公式、计算参数简便、计算结果与理论吻合程度高,可直接应用于工程设计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正规方程法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时出现负数解及混合料级配超出理论界限范围的问题,采用迭代算法.先按普通正规方程法计算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将得到的混合料级配作为目标级配初始值,当矿料组成比例系数为负数时则取消对应的矿料,对超出理论级配范围上限或下限的目标级配值则强制调整为相应的界限值,根据修正后的目标级配再利用普通正规方程法计算新的矿料组成比例系数,将得到的新混合料级配作为新的目标级配,通过迭代计算最终得出完全满足理论设计级配范围要求的解,其结果与采用二次规划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改进后的正规方程法算法简单明了、应用方便;计算结果收敛、稳定,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矿用充填胶凝材料不同配比的激发剂化学复合作用所引起充填胶结体单轴抗压强度复杂非线性变化问题,提出一种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智能优化决策方法.首先,开展均匀设计试验获取不同激发剂配比充填胶结体抗压强度数值;其次,采用动态自适应交换变异概率及适应度竞争交换方式的改进遗传树表征激发剂与充填胶结体抗压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复杂关系,运算至49代时即满足终止法则,收敛速度较快,函数精度高;最后,确定约束条件,建立激发剂配比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快速寻优技术,获得满足充填体强度要求的激发剂优化配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智能优化方法研究铁矿新型充填胶凝材料激发剂配比,优化结果显示,满足该矿山充填体强度的胶凝材料优化配比为生石灰2.91%、石膏17.39%、矿渣粉79.7%;在该优化配比周围开展验证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为生石灰3%、石膏17%、矿渣粉80%时、充填体7、28d抗压强度均达到最大,与激发剂配比智能优化方法获得的胶凝材料配比相吻合.相比42.5水泥,用该智能优化方法获得的激发剂配比制备全尾砂充填胶凝材料,可降低材料成本22%.  相似文献   

16.
盾构法施工过程中,盾尾同步注浆对控制隧道轴线上浮和地面沉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选用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砂、水作为原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进行试验,探讨了浆液各原材料对浆液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7d抗强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及同步注浆浆液配比的优化方向.试验表明:水泥是影响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泥的加入能够缩短凝结时间、增大抗压强度和降低泌水率;粉煤灰能改善浆液和易性;膨润土有增稠、保水的作用,能提高浆液稳定性,但掺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砂作为浆液骨料起填充作用,主要影响浆液稠度,砂的用量与浆液稠度大小呈反比趋势;水是影响泌水率的主要因素,用水量增加导致浆液泌水率、稠度增大,凝结时间变长.最优的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膨润土∶砂∶水为160∶400∶50∶830∶360,制备的浆液稠度为11~12cm,凝结时间为10~13h,泌水率不高于3%,7d抗压强度不低于2MPa.  相似文献   

17.
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网格复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等值、等效对应网格和增广单位等效网格的概念,建立了离散变量与等间距网格对应关系;提出了根据单位网格结点集的特征构建初始复合形的方法和探索过程,建立了离散变量优化设计的网格复形法;实例计算证明该法不仅可得到离散变量精确解,而且有效地避免了原复形法离散变量圆整解所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炼铁配矿集成配比优化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炉炼铁中入炉前原料和燃料生产成本存在的问题,以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研究分步配比优化模型和集成配比优化模型的应用,并比较了两种配矿配比优化模型的炼铁生产成本。结果表明,分步配比优化模型达到分步最优却不一定能达到全局最优,集成配比优化模型较之分步配比优化模型,其应用效果可实现炼铁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一种在用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的新途径.论述了利用某些在用压力容器出入口连接管线达到一定高度差可产生的静压强进行水压试验的作业方法、特点和注意事项,巧妙解决了某类容器不易进行水压试验的难题,有效降低了压力容器的检修难度和费用.并用两个成功的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