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一种新颖的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并给出实现过程和仿真结果.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的应用需求出发,综合WSN在能量高效、可扩展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基于重点关注节点路由量的策略,在对当前主流WSN路由协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基于路由量的动态WSN路由协议.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路由协议可以在传感器网络系统层面较好地改善能量消耗的有效性和均衡性,因而避免了网络中热点的过早出现,延长了整个网络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计算,通信和传感器官项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目前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一个活跃的研究分支。结合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成果,着重从路由协议方面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FLOODING、GOSSIPING、SPIN、DIRECTEDDIFFUsION等多种路由协议,指出了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及应用,将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层次型路由协议,并对其中典型的路由协议进行节能方面的分析,指出路由协议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王丽霞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0):5-5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个协议层的数据融合技术都有各自的算法,而网络层的数据融合技术则主要是与路由协议相结合。本文根据数据融合和路由协议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几种结合路由协议的数据融合算法,并对这几种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5.
邵俊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28
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同于普通网络,分布式自组织性、动态拓扑性及资源有限性和应用相关性是其主要特点,所以对其路由协议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分类,对几种路由协议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位置信息的水声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水下环境与地面环境不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水下传感器网络中。针对水下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下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它是一种可扩展的、能量高效的路由协议。仿真结果显示:网络节点的移动速率不是很大时,该协议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数据传输成功率高和传输延时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AODV协议在静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针对单路径路由机制存在的中间节点路由延迟较大、负载集中而导致的网络节点能耗不均、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AODV协议的改进方案。此改进方案在AODV协议中引入了多路径路由机制,同时在路径选择时考虑了节点剩余能量,从而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中能避免热点,较好的解决断链问题,同时减少了原AODV路由查找的次数和延时,降低了路由开销。 相似文献
8.
由于路由选择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时间长短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应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原理,针对当前无线传感器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种新型的WSN路由算法,通过将前向区域划分为几个子区域,而后选择能量方差最小的区域作为路由的选择区域,而后根据概率机制选择下一跳的节点。具体的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的能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能有效均衡网络中各节点的能源消耗,有效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伴随着微机电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与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新一代通信网络,由于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体积小、自组网等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在分析研究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特别是能量感知路由协议的基础上,为了获得更大的网络生命周期,提出了MEARBDF(Multipath Energy—Aware Routing Based on Delay Forwarding)协议,旨在解决当前能量感知路由协议中存在的洪泛效应与网络能量均衡消耗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现有分簇技术如LEACH协议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基于剩余能量和距离的争先式多跳簇生成算法。算法有两个特点,1)提出“参考能量”的概念,由节点自身剩余能量和参考能量的比值确定节点成为簇首的优先度,凭优先度争先成为簇首,同时考虑节点与基站的问距,判断“参考距离”,使簇首分布均衡。2)基站需要用一个给定的发送功率向网络内广播一个信号。每个传感器节点在接收到此信号后,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度计算它到基站的近似距离。获得这个距离不仅有助于传感器节点向基站传输数据时选择合适的发送功率以节约能量消耗,而且还为本算法构造非均匀大小的簇。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的LEACH和LEACH-C路由协议基础上,结合MTE路由协议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分簇分层路由协议(improved clustering hierarchical routing protocol,ICH).文中簇首节点可以采用多跳方式传输数据包,且在选择中继节点时考虑节点剩余能量,对进入下一轮的条件进行了限制.实验表明,改进后的ICH协议的节点存活率比LEACH-C好. 相似文献
12.
在优先级多路径路由协议PRIMAR(PRIoritize MultipAth Routing)的基础上,提出了NRE-PRI—MAR协议:以邻居节点剩余能量(NRE)作为衡量路径优先级大小的依据,通过建立节点的二级路由表来决定下一跳转发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期,实现了区分服务.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较大测距误差严重影响定位算法精度和鲁棒性的问题,利用节点均匀部署网络的拓扑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网络拓扑特征的鲁棒节点定位算法(LFLS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节点测距高估粗差阈值参数和测距低估粗差阈值参数,在对未知节点1跳测距数据集进行粗差识别及剔除等预处理滤波的基础上,使用高斯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实现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局部网络拓扑特征的鲁棒节点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明显优于未采用局部网络拓扑特征进行粗差预处理的加权最小二乘定位算法,其中粗差测距直接相关节点的定位精度改进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源受限的特征,以系统最小硬件开销为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基于测距的分布式定位方法(3/2-NANDB),该方法可在不增加单个独立节点硬件开销的情况下,利用附加的外部控制系统发射一个旋转定向波束充分挖掘节点间的冗余信息,有效排除节点位置的模糊性,从而可完全确定只有两个邻居节点的节点位置和部分只有一个邻居节点的节点位置,达到减少GPS携带节点数量、最大化网络内部可定位节点数目、扩大网络观察范围和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存活时间等目的.而利用该方法的节点二义性排除算法,还可以辅助其他现有的基于三邻居(3-NA)的定位算法提高整体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低功耗自适应分簇路由协议(LEACH)算法,对算法中簇头选举数目的随机性做了改进并且在簇头选举时加入了对节点剩余能量的考虑,同时提出采用欧式平面上两条曲线交叉概率很大的思想,在簇头与基站之间建立多跳链路,从而解决了原协议中簇头与基站单跳通信能量消耗过大的问题.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协议有效均衡了节点能耗,提高了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误差,基于图论相关原理和方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边缘节点和亚孤立节点进行了判断,通过对此类不良节点周围的节点密度、接收锚节点的范围和方向进行分析,给出了不良节点定位误差偏大的理论解释和对其进行修正定位的解决方案,确立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边缘节点和亚孤立节点的判断与定位方法.不同场景下定位性能的仿真实验显示,运用这种方法,对规则的网络拓扑,经修正后不良节点的定位精度比修正前一般可以提高17%以上;对不规则的网络拓扑,经修正后的亚孤立节点定位精度比修正前一般可以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寿命,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泛洪可能带来的大量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广播机制——最大寿命分布式广播(MLDB)策略。该策略基于延时转播机制,选取尽可能少的邻节点为转播节点来减小广播分组在网络中的重复。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在确定转播时延的数值时,综合考虑节点转播带来的新增覆盖面积、未收到广播分组的邻节点数以及节点剩余电量3个因素。这种综合设计使得该策略能够在减小转播冗余提高广播效率的同时延长网络寿命。MLDB是分布式执行的,所有节点仅需维持本地一跳邻节点信息,开销较小。仿真结果表明,MLDB能够在维持像泛洪一样高的广播覆盖率的同时大大减少冗余转播,具有较小的端到端时延,并能够有效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