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板式塔操作中的雾沫夹带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以筛板塔和浮阀塔的雾沫夹带为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3.
板式塔的雾沫夹带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板式塔操作中的雾沫夹带现象进行了讨论。并以筛板塔和浮阀塔的雾沫夹带为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空气/水为物质,对筛板上泡沫和喷射工种工况下的雾沫夹带进行了实验测量,依据喷射工况下雾沫夹带量随气液流量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喷射强度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发现喷射工况存在一般喷射和强烈喷射两种状态,并对一般喷射状态下的雾沫夹带进行了新法关联。  相似文献   

5.
以空气-水为实验物系,研究了P/T复合塔板的填料构成及构件间距对塔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由规整填料组成复合填料板的板压降远低于由散堆填料组成的复合填料塔板;且雾沫夹带量ev降低了80%以上.在由金属丝网填料组成的规整复合填料板中,BX500型复合填料板与CY700型复合填料板相比,由于其自身波纹距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射流夹带流的特性,建立了柱坐标系及控制体,并利用流体的连续性方程给出了夹带流沿母线的速度公式,同时给出了夹带流流量的理论解,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分析了理论解和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 Murphree 塔板效率计算式加以修正,提出了用板上液体浓度表示的有漏液存在时的塔板效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物理消泡型塔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易起泡物系的特点,设计具有物理消泡功能的4种复合型塔板结构.实验在200mm×70 mm的无降液管有机玻璃塔中进行,以空气-5%碳酸钾水溶液为实验研究物系,采用测量4次取平均的方法测定普通塔板和复合型塔板的泡沫层高度,并用毛细管光电测量仪测量气泡sauter直径.结果表明,复合型塔板能有效地抑制泡沫层高度和细化气泡直径,减少雾沫夹带,提高塔板效率.其中将填料置于距塔板一定高度的复合型塔板消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在Φ0.5m有机玻璃柱中进行。研究了当内部构件分别设在稀相区和浓相区时,夹带速率的轴向分布随表观气速、自由空域内的高度及内部构件的类型、尺寸、放置位置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的流化床输送中,稀相区内部构件的影响比在浓相区内部构件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与塔板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传质区域在塔板空间,空间持液量对传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实验表明,新型垂直筛板塔的一次提升效率随塔板空间持液量的增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影响新型垂直筛板塔空间持液量的主要因素是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板孔气速。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板孔气速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Y型交叉口的交通流特点,分析了Y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交通渠化的一般性原则和常用的渠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用某交叉口的改造实例验证了Y型交叉口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2.
Y型交叉口的交通渠化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Y型交叉口的交通流特点,分析了Y型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交通渠化的一般性原则和常用的渠化措施及其实施步骤,用某交叉口的改造实例验证了Y型交叉口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气流量对超空泡外形特征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气超空泡技术是提高水下航行体速度的一种重要方式,生成稳定的空泡形态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在高速水洞实验室中进行了超空泡的生成和形态稳定性实验研究,获得了大量通气超空泡的记录。通过对空泡的外形进行量化处理,获得了通气流量以及空化数对细长体超空泡长度和直径等几何特征量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证实了通气流量率是影响超空泡尺度的最重要因素,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拟合并与同类文献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实现超空泡外形调控的通气规律。  相似文献   

14.
高水头泄水建筑物的掺气减蚀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模型试验,对某高水头泄水建筑物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提出采用掺气减蚀方案,并为该工程选择了合理型式、尺寸的掺气坎,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自由下落微粒羽流的运动特征,对微粒羽流自由下落过程中卷吸空气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应用Tomom i给出的混合微粒模型及Ogata给出的单微粒模型与环境空气卷吸量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微粒模型对环境空气卷吸量的模拟值与实验值有较好的吻合性,而Ogata给出的单微粒模型预测值低于实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环境空气卷吸量随着微粒羽流下降高度的延伸而增加,随着微粒流中微粒的密度及粒径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型立体传质塔板-CTST的空间持液量以及影响空间持液量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和液体提升量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规律,并作出理论分析,结果表明,CTST的空间持液量随板上清液层高度增加而增加,随板孔动能因子的增加而减少,随液体提升量的增加而增大,把板孔动能因子,板上清液层高度对空间持液量的影响进行关联,用关联结果可以根据操作条件估算实际塔板的空间持液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